■繆革兵
(福建省交通規劃設計院,福州 350004)
淺析差旅費審核中關鍵點的識別
■繆革兵
(福建省交通規劃設計院,福州 350004)
差旅費管理辦法的多次修訂,適應了經濟的發展,從根本上減少差旅費的浪費,同時遏制差旅費上的腐敗。財務人員從關鍵點的準確識別,可以達到差旅費的審核效率大幅度提高,同時對加強政策引導,加大監督力度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
差旅費 管理辦法 關鍵點
差旅費是指職工因公出差期間而發生的住宿費、交通費、伙食費和公雜費等各項費用,是一項頻繁發生的常規支出。從90年代至今,財政部根據經濟發展水平、市場價格和消費水平變動情況,分別于1992年5月、1996年1月、2006年11月、2013年12月、2016年1月,5次適時調整并發布了差旅費管理辦法,從實際出發,從根本入手,不但利于規范財務管理,更有效遏止了因標準過低而出現的各種管理亂象的行為。
各單位為加強和規范差旅費的管理,貫徹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依規建立了適合實際工作需要的本地區、本單位差旅費管理辦法,規范了差旅費報銷標準和報銷流程。但在實際工作中,尤其是日常差旅費支付過程中,會計人員仍然要用大量的時間審核該業務的真實性、合規性、合法性,使會計人員在工作中經常處于較為尷尬的局面。黨的十八大以來,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案例仍時有發生,有少數出差人員存在借道旅游、公款報銷的情況;而有些單位慣性地將單位負責人的權力凌駕于制度之上,對于超標準的差旅費往往經單位負責人“特批”后便按票據金額全額報銷,單位制訂的制度形同虛設——此類違規行為不但給單位造成損失,個人也將受到處分。
種種現象的出現,讓我們認識到嚴格差旅費審核正是差旅費管理中的重中之重,而如何快速識別審核要點,切實把握好差旅費報銷的支出關?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考慮,希望為單位差旅費報銷制度的完善及財務人員的工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幫助。
實行事前控制,“出差審批單”不可少。它既是對出差人的約束,也是會計人員審核的好幫手。管理辦法明確規定:出差審批單必須經有審批權限人員批準;出差主要任務明確;往返乘坐交通工具、出差地點、時間明晰;如遇會議、培訓需附有關文件通知。
在實際的違規案例中,曾發現有少數職工利用出差的機會順便在當地游覽,而為了達到私費公報的目的,出差人通過虛增出差天數等方式變向報銷相關費用。
為了避免此類事件的發生,對于會計人員來說,審核的關鍵點:核對出差取得票據發生的時間、內容與出差審批單的審批事項是否一致。特別是出發地、中轉地、到達地、搭乘交通工具、住宿飯店名稱、出差的天數等關鍵點,由此可以發現是否不按規定行程線路而繞路游玩,可以較準確的判斷出差事項的真實性。在實際工作中,若出現出差票據無法連接,行程無法閉合,任務變化、改變行程、增加時間等現象,會計人員審核時可要求審批單進行補充審批,同時補充實際情況的說明,進一步明確加以判斷。
管理辦法規定:出差人員應當按規定內容等級乘坐交通工具,分三個級別,四類交通工具;未按規定等級乘坐交通工具的,超支部分由個人自理;省級及相當職務人員出差,因工作需要,隨行一人可乘坐同等級交通工具。
審核的關鍵點:出差人員是否按照規定的等級乘坐相應交通工具,同時遵循“就低不就高”原則。在實際工作中,財務人員在審核時要對照標準,若遇出差人員乘坐標準為飛機經濟艙、高鐵二等座、輪船二等艙,因各種原因購票為頭等艙、高鐵一等座、輪船一等艙,則報銷時超支部分費用由個人自理;乘坐飛機的,民航發展基金、燃油附加費及一份交通意外保險(單位已統一購買,不再重復購買)是可以報銷的,經批準發生的簽轉或退票費、交通意外保險費可以報銷。
管理辦法規定:各省財政廳分地區制定了省內出差住宿費限額標準;財政部發布省外出差住宿費限額標準;部分季節變化明顯的城市,在旺季住宿費限額標準可以適當上浮一定比例,如有些省份暫定六城市,大連、哈爾濱、青島、海口、拉薩、西寧。
審核的關鍵點:主要在關注報銷人員的實際報銷金額是否超標,是否存在“鋪張浪費”現象。例如針對開具1.5天住宿票據,判斷是否采取放大天數的方法;住高星級酒店而實際房費金額明顯偏低,則判斷是否存在只開具可報銷住宿費標準的部分,剩余部分轉嫁有關單位等等。同時可在相關規定的基礎上,考慮細化單位規范的住宿標準,以滿足正常出差需要及報銷審核的便利。
管理辦法規定:伙食補助費、市內交通費是指因公出差期間給予工作人員的伙食補貼及交通包干費用,二費用均按出差自然(日歷)天數計算;接待單位統一安排用餐的,應向接待單位交納伙食費;接待單位或者其他單位提供交通工具的,應向接待單位或者其他單位交納相關費用。由所在單位提供交通工具的,不再報銷市內交通費。
審核的關鍵點:在于關注出差人員是否由本單位提供了交通工具后,重復報銷市內交通費,以及未向接待單位交納用餐伙食費等現象。在日常差旅費報銷工作中,出差人員由接待單位安排用餐及用車的,普遍存在未交納費用情況。而探究其原因,是操作層面上有一定的難度,如交多少、如何交,交給誰,取得何種票據等,明確性及方便性不夠,為具體實施帶來了困難。目前有些單位已對此種狀況做出了相應的規定,例如交納伙食費按早餐20元、中餐40元、晚餐40元的標準交納;對接待單位安排用車的,按接送各半的標準交納,但不超過補貼標準;或者可采取若接待單位統一安排用餐的,回所在單位后如實申報,不再重復發放伙食補貼等等,都很值得借鑒。
現行的差旅費報銷是憑票據報銷制度,管理辦法規定:城市間交通費、住宿費,憑合法的發票在限額內報銷;伙食補助費按當天最后到達目的地的標準報銷;市內交通費按規定內容標準報銷;實際發生住宿而無住宿費發票的,不得報銷住宿費以及城市間交通費、伙食費和市內交通費,解釋對可以說明未發生住宿費原因的,如住家或父母家的,可以報銷城市間交通費,做了補充說明。
審核的關鍵點:主要集中在工作人員出差結束后,是否提供出差審批單、交通票據、住宿費發票等合法真實票據。在實際報銷工作中,往往會要求住宿發票后附上明細清單。明細清單上可以更清楚地列明,個人所需承擔的費用。例如目前有部分單位規定,取用酒店小冰箱里的飲料及其他食品,費用由個人承擔,其實施過程就需要通過明細清單。因此,對關鍵類別進行細化及說明是差旅費審核中一個很有必要的程序。財務部門和出差人員必須對支出內容的真實性負責,不能夾報與出差目的地不同的票據,避免用內容不真實的發票套取現金。
管理辦法規定: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差旅費報銷審批流程,一般的流程是差旅費報銷單由報支人申請、部門負責人審批,財會部門審核,如果符合報銷要求且在部門負責人審批范圍之內,則進入付款流程。如果還需更高權限審批人審批,再由該審批人簽批。
而實際報銷工作中,時有發現部分報銷人員直接把費用報銷單遞交到最高權限審批人處,簽字后再來找部門負責人及財會部門審核。若財會部門審核認為其中有的單據不符合報銷規定內容需要剔除,那勢必會造成返工且容易產生不必要的矛盾。因此按設定的審批流程即“按序進行”變得尤為重要,這不但是規范性的要求,還是堵塞財務漏洞,形成長效機制的前提。
除了以上六個審核的關鍵點,單位的差旅審批制度是否健全;是否向下級單位、企業或其他單位轉嫁差旅費;對違反差旅費管理辦法,是否依法依規追究相關人員責任,如虛報冒領差旅費、擅自擴大差旅費開支范圍和提高開支標準等,都是進一步加強差旅費管理需要重視的方面。
綜上所述,對于差旅費審核中關鍵點的把握不僅僅在于控制,更應關注“人性化”管理,從完善制度入手,堵疏排漏,形成長效機制,真正從根本上減少差旅費的浪費,同時堅決遏制差旅費上的腐敗。在面臨新情況、新問題時,要建立更加符合工作生活實際的差旅費管理辦法,不僅要分地區、分項目、分級別制定切合市場的標準,還要加強政策引導、經驗交流,強化信息透明、加大監督力度,如此不但有利于管理制度落到實處,杜絕差旅費管理中的亂象,更滿足了出差人員工作生活的基本需要,有利于提高辦事效率,安心工作,為單位的各項工作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