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春梅

明明白白用藥包含5個方面:藥名、療效、服用方法、服藥時間、用藥注意事項。一般情況下,藥品的這些信息都印在外包裝或藥品說明書中,只要仔細閱讀就會了解。
如果您年紀比較大,記憶力不那么好了,不妨利用小紙條,將自己所用藥物的名稱、成分含量、服用方法、服用劑量等詳細記錄下來,它將是醫生用藥的參考。如果對所服藥物還有疑慮,可以咨詢相關臨床藥師或執業藥師。
很多人尤其是高血壓患者,常常會有這樣的疑問:“最近病情好多了,能否減少藥量?”或者“覺得最近血壓控制得很好,可否劑量減半?”事實上,除非醫師有特別的指示,否則答案是否定的。慢性病患者長期服用的藥物,不應該因為病情穩定而擅自停藥,這是因為病情的控制是這些藥物長期作用所累積出來的成效,若自行停止服用,也許短期內不會使病情產生波動,卻可能在無法預期的情況下突然發作而造成再一次的更深的傷害。所以耐心持續地服用醫生開的藥,才能持續穩定地控制慢性病病情。
一般來說,如果剛錯過服藥時間,應該盡快補服;但若想起來時已經非常接近下次服藥時間,就不需要補服,只要在下次服藥時間按時服用一次劑量即可,千萬不可改吃兩倍的量來彌補。當然這是指一般補服藥物的通則,但也有某些藥品(如類固醇類)有特殊的補服方式,還是直接咨詢藥師比較好。
穩定的血壓可能因為情緒起伏而產生變化,穩定的血糖可能因為飲食失當而產生波動,諸如此類。即使穩定持續地服用藥物,病癥也仍會受到影響,嚴重時會造成身體不適。所以長期用藥時,必須依病癥忠實地記錄血壓、血糖、不適的情形、忘記服藥的時間等,在復診時可以直接提供給醫生,這是醫生判斷病情的重要參考資料。如果發生病癥變化導致身體不適,建議盡早就醫,千萬不要自行調整用藥的時間與劑量。
藥物存放不當,可能會導致藥效減低,間接影響治療效果。到底要如何保存藥物呢?首要原則就是避光、避熱及防潮。某些特殊的藥物,如某些激素類制劑、栓劑、抗菌藥等,需要冷藏在2~8℃的冰箱中。一般散裝的藥粒建議放在可密閉的玻璃瓶中,能防潮;非必要的情況下,并不建議將鋁箔包裝的藥物全數擠出。家中如有孩子,最好利用可以上鎖或幼兒不易開啟的抽屜或箱子來存放藥物。
藥物與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問題,一直以來是被很多人忽視的問題。兩種以上藥物共同進入人體內可能各司其職相安無事,卻也有起沖突的情形。
除此之外,幾種藥物同時服用,不僅可能增加藥物不良反應,還有可能導致重復用藥的問題。因為重復使用了相同作用的藥物,可能導致無法預期的藥理反應,徒增用藥的不安全性。為了避免藥物相互作用,在更換醫生時,一定要讓醫生了解自己目前正在服用的具體藥物。

運動 漫畫/郝延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