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薛士然
所有TI MCU都到SimpleLink MCU這只碗里來!
本刊記者 薛士然
來自于IHS的數字預測,到2020年物聯網設備數量將達到307億,5年后的2025年,這一數字有望攀升到754億。但是,再美好的前景也無法掩蓋產業本身現存的問題,比如:互聯互通的安全性如何保證;各種各樣的標準之間如何互聯互通;要求開發人員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聯網設備的功耗要非常低等。
為了掃除物聯網發展中這些棘手的問題,TI近日發布了全新的SimpleLink MCU 平臺,這是一個可以使用TI所有基于ARM MCU做開發的兼容并包的平臺,可以借用一句巧克力廣告詞來形容SimpleLink MCU平臺:所有TI 32位基于ARM的MCU,都到SimpleLink MCU這只碗里來!
所有器件100%代碼可移植
軟件在產品開發中的占比越來越大,如果為某個產品開發的軟件可以移植到另一個產品中,必然會大大減少開發工作量、降低成本、加快產品上市速度。據TI超低功耗MSP微控制器事業部總經理Miller Adair介紹,SimpleLink MCU平臺將一套穩健耐用的硬件、軟件和工具集成在單一開發環境中,大大縮短了產品的開發進程。工程師在SimpleLink MCU平臺上開發的軟件,代碼可以實現100%移植,無論你選用的是有線微控制器MSP432,還是無線微控制器CC2640R2F、CC1350、CC1310,總之,所有TI公司基于ARM的32位MCU,在這個平臺上軟件都是可以兼容共用的,因為SimpleLink MCU平臺上有統一的SDK。
物聯網中設備的需求是多種多樣的,有了這樣一個通用的開發平臺,客戶就可以在TI所有基于ARM的32位MCU中任意選擇,輕松應對隨時改變的設計和需求。
各種無線協議都在庫里!
物聯網設備的連接主要靠無線,面對RS-485、藍牙、WiFi、Sub-1 GHz、6LoWPAN、ZigBee、Thread、RF4CE和專有RF等各種無線方式,到底應該選擇哪一種呢?其實,這幾種無線協議有各自適合的應用,未來也會共同存在于物聯網應用中,所以SimpleLink MCU平臺將所有無線協議標準做到一個統一的庫中,客戶需要哪種協議標準,就選擇哪種。
Miller介紹,因為考慮到成本和無線協議之間的相互干擾問題,目前TI的MCU產品中并未集成所有的無線協議,但是所有工程師可能用到的無線協議,SimpleLink MCU平臺都有了,而且使用方便。
大多數的物聯網設備需要依靠電池供電,所以MCU的功耗要非常低。Miller表示,采用CC3120和CC3220做始終連接的應用,兩節5號電池可以使用超過1年,如果是間斷連接應用,可以使用超過3年,如果是收發器模式的應用,可以使用超過5年。
SimpleLink MCU平臺資源豐富
SimpleLink MCU平臺包含通用SDK、模塊化TI LaunchPad開發套件、免費的云工具、代碼示例及文檔,以及所有TI有線和無線的基于ARM的廣泛的MCU產品。
Miller表示,TI花費了2年時間做出了SimpleLink MCU這樣一個通用的SDK平臺,而這只是一個開始,未來還會有越來越多的MCU和資源不斷加入!在TI公司內部,無線部門和MCU部門已經合并為一個部門,未來產品會統一規劃,足以看出TI對物聯網應用前景非常看好。
SimpleLink MCU有了安全性更強的WiFi產品
與SimpleLink MCU平臺一起發布的還有TI新一代的WiFi芯片和模塊——CC3220無線MCU和CC3120無線網絡處理器。CC3220無線MCU基于新穎的架構開發,在單個芯片上擁有兩個物理上分離的執行環境。CC3220器件包含了安全存儲、克隆保護、安全啟動和網絡安全性等豐富的嵌入式安全特性,幫助客戶在無需使用外部安全MCU或元件的情況下保護IoT器件,避免知識產權、數據盜取和其他風險。
Miller介紹,在存儲、運行、傳輸三個環節中,CC3220均能保證應用的安全性,從而避免設備用戶的身份信息、秘鑰、數據或者軟件代碼被竊取,而且因為采用硬件加解密,可靠性更高且速度更快。用戶無需擔心自己家的門鎖被盜、家里的智能家居物品被控制,解決了物聯網應用中最棘手的安全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