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捷

編者按:建立“用數據說話、用數據決策、用數據管理、用數據創新”的機制,用好“云上貴州”系統平臺,提高政府決策、管理和服務的水平。貴州如何深入挖掘大數據政用價值?本期特辟“‘聚通用攻堅戰”欄目,以饗讀者。
既有國際視野、又有中國眼光,既有制度創新、又有技術創新。圍繞數據“聚通用”,貴州的大數據探索之路走得踏實而堅定。
“十三五”時期是貴州奮力后發趕超、實現同步小康的關鍵時期,政府治理能力的不斷提升,是貴州實現發展目標的重要保障。
貴州將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列為發展大數據的三個目標之首。堅持以應用為先、以應用帶產業,從抓政府數據資源共享開放入手,一方面加快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另一方面帶動社會數據資源共享開放,旨在營造良好的大數據應用發展生態,有效帶動貧困人口按時脫貧、貧困鄉鎮按時脫帽,產業結構不斷升級、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高,民生福祉不斷提升、百姓生活更加便利。
2016年8月以來,貴州打響了一場政府數據“聚通用”攻堅會戰。貴州省委副書記、省長、省大數據發展領導小組組長孫志剛要求,全省上下“要全力以赴推動政府系統數據聚集融通應用,為打贏大數據搶先機突圍戰提供堅強保障”。
聚——讓數據在“云上貴州”相遇
發展大數據,首先要讓數據“緊緊相擁”,以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三大電信運營商等數據中心為引領,一批國家級、行業級數據在這里匯集。
2016年5月,工信部授予“貴州中國南方數據中心示范基地”,12個數據中心列為國家綠色數據中心試點單位,占全國七分之一。目前,貴州數據中心服務器承載能力已超過30萬臺,越來越多的數據資源“聚”在貴州。
在政府數據領域,貴州也早早開始布局謀劃。
2014年10月,貴州建成了全國第一個省級政府數據集聚、共享、開放的云服務平臺——“云上貴州”系統平臺,實現了一個平臺服務全省。
“集聚是必須,不集聚是例外。”貴州明確規定:除有特殊需求外,所有省級政務部門將不再自行購買服務器、交換機、存儲等硬件設備,不再自建機房,政府數據統一存到“云上貴州”系統平臺。
2014年底,貴州在阿里云開發者大會西南峰會上宣布,交通、環保、食藥、工業、電子政務、旅游、電商這首批7朵云的41個業務系統成功上“云”。
目前,該平臺日均訪問量超過10億次。含省直單位382個應用系統和9市州及貴安新區共103個應用系統在內的485個應用系統已順利接入“云上貴州”。同時,貴州法人單位、人口、空間地理、宏觀經濟“四大基礎云”如期建成,貴州成為全國首個把四大基礎庫放在一個云平臺上全面共享的省份。
“云上貴州”系統平臺還實現了政府數據成本的大幅降低。數據顯示,首批7個部門遷“云”后第一個半年即節約建設和運營費用45%,隨著應用范圍不斷擴大,成本還在進一步降低。
除了省級政府數據,貴州還在積極布局國家級政府數據資源向黔匯聚。通過實施數據資源匯聚工程,教育部、公安部、國家旅游局等11個國家部委和中科院等科研機構的數據資源相繼在貴州“安家”,更多的資源正向貴州匯集。政府數據資源在貴州的這個“家”,將不斷壯大。
通——讓數據流動暢通無阻
數據匯集之后,還要實現融通,讓數據“活”起來。
為有效引導政府數據資源共享和開放,貴州專門制定出臺了《貴州省大數據發展應用促進條例》和《貴州省政務數據資源管理暫行辦法》,以制度保障為大數據發展保駕護航。
同時,貴州省還制定了《政府數據:數據分類分級指南》《政府數據:數據脫敏工作指南》《政府數據資源目錄第1部分:元數據描述規范》《政府數據資源目錄第2部分:編制工作指南》等地方標準,規范全省政務數據資源管理工作,搶占大數據領域話語權。
據了解,“云上貴州”已完成353個數據資源目錄的梳理和170個數據集上“云”,發布共享數據集118個,108家網站與省政府門戶網站實現數據交換。
2016年9月,貴州省政府數據開放平臺上線運行,并在全國率先開放了省級政府可機讀活數據集,各部門數據資源在云端整合共享,努力打破“信息孤島”,實現政府部門數據無縫交換,讓一塊塊孤立的政府數據資源徹底“活”起來。同時,“云上貴州”共享平臺試用近1年,達到了全國領先水平,并在2016年12月30日正式上線運行。
在開放平臺上,省衛計委、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環境保護廳、省質監局、省統計局等13個省直部門超過1000萬條數據資源向公眾提供實時查詢服務,其中101項可供下載使用。公眾用戶下載數據后,利用API接口直接調用數據,對數據進行建模、挖掘等開發,這將大大促進政府數據在政用、民用和商用方面的探索和實踐。
2017年,貴州將完成政府數據“1155計劃”。即:省市兩級政府部門應用系統100%進入“云上貴州”體系,已遷入云上貴州應用系統數據資源目錄100%上架開放,省市兩級政府部門50%數據資源上架共享,省直部門綠色數據全部上架開放,可機讀數據達50%以上。
隨著數據共享交換能力不斷提升,四大基礎數據庫不斷完善,地方數據標準不斷健全,信息“孤島”變“熱島”,政府“活”數據在貴州將釋放更大的能量。
用——讓數據創造價值
數據要產生價值,關鍵在于應用。政府數據資源在推動公共服務、脫貧攻堅、醫療社保、社會信用、工商注冊、公安執法等各個領域都起著重要作用,其政用、民用、商用價值不斷提升。
在貴安新區,群眾可通過集政務公開、網上辦事、效能監察、互動交流、審批投訴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電子政務服務平臺,“足不出村”辦理審批服務事項。而貴州依托電子政務云建立起統一協同辦公平臺,網上辦事大廳已覆蓋省市縣鄉村五級,服務事項辦理時限平均壓縮一半以上,做到讓“群眾少跑腿,數據多跑路”。
通過實施“數據鐵籠”行動計劃,貴州有效加強了對公共資源、公共資金、公共權力和公職人員的管理,實現“人在干、數在轉、云在算、天在看”,把權力關進了制度的“籠子”。
國土資源云通過全省國土資源“一張圖”平臺,以云模式實現三維可視化管地、管礦、防地災;“東方祥云”能夠將洪澇災害預測期從傳統的20分鐘提高到72小時,實現“讓數據跑贏烏云”;“質監云”則能將維修人員到達電梯搶修地點的時間從國家規定的半小時降低到17分鐘,為安全增添砝碼。
國家基礎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落戶黔西南州,全州60%的中小學實現數字教育,教育資源不均衡的問題通過“互聯網+”得到了有效解決;扶貧云通過大數據精準甄別貧困對象,實施扶貧攻堅貧困人口監測,實現精準扶貧和精準脫貧;省衛計委則與騰訊公司和百靈集團合作開發了“互聯網+慢病管理”平臺,已為全省16000多名糖尿病患者建立了健康檔案,并形成了省縣鄉村四級慢病診療體系。
省公共信用信息平臺可提供包含企業、自然人、社團組織、機關事業單位等公共信用信息的集中查詢服務。
政法平安云“貴州交警”APP可在手機上為群眾辦理7大類26項交管業務;赤水市智慧旅游APP可提供最詳盡的赤水游、食、住、行攻略。
全國第一個大數據交易所——貴陽大數據交易所在成立后一年時間內交易額突破1億元,并在數據交易的制度和規范上進行了諸多有益探索……
2016年11月,貴州獲批建設全國首個國家大數據工程實驗室——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大數據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這是國家大數據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更對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意義重大。貴州再次擔起為國探路的重任。
下一步,貴州還將開展“政府大數據應用專項行動”,邀請全國政府治理大數據應用服務提供商,對省直部門和市(州)政府開展咨詢服務,提供解決方案,并于2017年實施50個示范項目;全新打造“云上貴州”APP平臺和全國領先政務民生APP,最終成為全國政府大數據一流品牌。
既有國際視野、又有中國眼光,既有制度創新、又有技術創新。圍繞數據“聚通用”,貴州的大數據探索之路走得踏實而堅定。(責任編輯/楊 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