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穎

貴州正以運用“互聯網+”手段,加快解決城鄉居民“看病難、看病貴、看病遠”等問題。
邁向全面小康,貧困是繞不過去的障礙,疾病是擋住路程的頑石。
“互聯網+”發力 防控慢病危害
“大數據時代的來臨,改變了以往關于慢性病百分比籠統的統計方式。如今,貴州省糖尿病防控信息中心通過篩查、醫療資源整合、數據收集等方式,便可以清楚地知道貴州某市某轄區糖尿病患者有少多人。”貴州省糖尿病防控信息中心主管嚴媛說。
記者了解到,伴隨工業化、城鎮化、老齡化進程加快,慢性病發病人數呈爆發性增長。單對慢病患者的醫療服務,往往存在發現難、治療難,而有了“互聯網+”的助力,慢病醫療的效率大幅提高。
2015年5月,貴州省衛計委、騰訊、貴州百靈共同簽署《貴州互聯網+慢性病醫療服務戰略合作協議》,并選取糖尿病作為切入口,制定《貴州省慢性病防控計劃之糖尿病防控計劃》,推出糖尿病防控大數據健康管理云平臺。
目前,貴州省參與“互聯網+慢病管理”患者近萬人。省衛計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糖尿病患者分布廣、治療周期長,互聯網技術能提升慢病管理效率,為患者提供個性化管理方案。該模式探索積累的慢病管理經驗,或將為乙肝、心腦血管等慢病管理,提供一套高效、精準、可復制的參考模式。
數據上傳 云端診治
“坐在電腦前,戴上耳機,在貴陽互聯網醫院的網站上掛號,通過電腦前的高清攝像頭,還能和醫生進行一對一的遠程視頻語音問診。”在體驗了遠程問診的便捷后,市民李先生如是說。
因嗓子發炎,李先生來到貴陽市噴水池和平大藥房內的“互聯網醫院”咨詢在相隔千里的醫生建議下,房做了免費的血壓檢測,醫生根據數據給出治療建議。同時,李先生的血壓等檢測結果上傳到云端,成為以后的診治參考。
2016年2月,貴州省正式列入國家首批遠程醫療政策試點工作省份。隨著試點推進,患者或許不用排隊,通過在線視頻診療就能享受優質醫療資源。
據了解,貴州省將投資2.27億元,建立遠程醫療信息技術體系,構建統一的遠程醫療管理與服務信息平臺,實現與國家遠程醫療監管中心、國家級和發達地區醫院互聯互通,保障遠程醫療業務監管、醫療服務的安全穩定運行。
多種問診 分級診療
在不少基層醫院,由于條件限制,首診醫生往往因“患者病情復雜,難以把握”,建議轉診上級醫院。
大數據以“互聯網+醫院”的形式讓患者就醫更加便捷。2016年7月9日,貴陽朗瑪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建立“39互聯網醫院”,為患者構建了一個疑難重癥二次診斷平臺,在一定程度上優化了就診程序,減少了患者轉診率。
39互聯網醫院執行院長龐成林向記者介紹,39互聯網醫院采用基于疑難重癥的二次診斷模式,確保首診醫生、專家醫生、患者通過最簡化的執行流程提高效率,避免重復勞動,通過遠程問診、視頻問診、三方會診方式,讓小病在基層醫院就能得到有效治療,從而分擔大型醫院問診壓力。
目前,該平臺已接收大量病例,覆蓋近20個省份,涉及30多個科室的不同病種,90%以上的患者在專家的指導會診下可以維持原地治療,這一模式也將為貴州深化醫療改革探索經驗。(責任編輯/閔 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