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葉飛

銅仁市在未來五年的奮斗目標是:筑牢大數據產業發展基礎,以大數據引領經濟轉型升級,推進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推進大數據應用示范市建設。
大數據時代來臨,如何以“大數據”這一新興的“藍海”作為突破口,由點及面帶動經濟社會創新發展,銅仁市以接二連三的實踐活動做出了精彩的闡釋,既呈現了智慧和思想的激蕩,又勾勒出銅仁市大數據產業的未來布局和美好遠景。
自2013年以來,銅仁市為緊跟全省大數據產業發展步伐,盡快融入“云上貴州”戰略體系,緊緊圍繞“集聚、融通、應用”三大關鍵,堅持以大數據衍生產業為先導、關聯產業為支撐、核心產業為保障,加速互聯網創新成果與經濟社會各領域深度融合,促進產業集聚、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將大數據信息產業發展成為重要的戰略支柱產業。
在2016年12月22日召開的中共銅仁市第二次代表大會上,銅仁市委書記陳昌旭明確提出“深入實施大數據戰略行動,做大做強數字經濟。以大數據為引領的數字經濟既是經濟提質增效的新增量,也是加快經濟轉型的新變量。要主動擁抱大數據,以信息化培育新動能、推動新發展”,銅仁市在未來五年奮斗目標是,筑牢大數據產業發展基礎,以大數據引領經濟轉型升級,推進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推進大數據應用示范市建設。
強力推進
大數據基礎設施建設風生水起
點開“銅仁精準扶貧云”,大到全市的貧困現狀,小到一個村的地形地貌、產業分布,乃至一戶貧困戶的住房、人口、收入等情況,圖文并茂,一目了然。借力“大數據”,助推“大扶貧”,銅仁市通過扶貧云的建設,以及大力發展農村電商,讓脫貧攻堅事半功倍。
這是銅仁市奮力推進大數據基礎設施建設的縮影。
近年來,銅仁市大力發展大數據產業,著力打造梵云平臺、大數據備份中心、大數據創新應用展示中心、大數據呼叫中心、扶貧云、全國征信平臺、大數據產業孵化工程、“銅貨出山”等十大工程,奮力打造大數據產業和電商扶貧先行示范區。
踏著全省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三年會戰的鼓點,銅仁市將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三年會戰與“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小康訊同安排、同部署,全面完善基礎寬帶網絡。同時,抓住打造首批國家智慧城市試點、阿里巴巴農村淘寶國內首個試點城市、國家級電子商務示范基地的契機,持續向信息基礎設施發力。
2016年,銅仁市在城鎮以及鐵路、高鐵、公路沿線等區域實施“無限網絡·滿格銅仁”信息網絡全覆蓋工程,確保年底各區縣建成區、鄉鎮盲點盲區和弱覆蓋區實現無線通訊信號全覆蓋,高速公路、高速鐵路實現無線通訊信號全覆蓋,力爭實現全市城鎮無盲點,“兩高”無盲區的活動目標。
多元并舉
大數據產業培育重點突破
“真沒想到,在這深山也能免費用上WIFI,且網速還不賴。”來自武漢市的游客張翠婷第一次來梵凈山旅游,由衷感慨這次旅游很舒心,門票和住宿網上訂,就連乘車也使用電招,方便快捷還劃算。
自2014年梵凈山生態旅游區啟動創建“智慧梵凈山”工作以來,目前,項目一期工程已投入試運營,景區初步實現全山視頻監控、IP廣播、無線WIFI和遠程求助報警等,游客在觀景的同時,也可享受信息化時代快捷、智能的特色服務。
這是銅仁市把培育壯大大數據產業、構建以大數據為引領的新型產業體系作為跨越發展的重要舉措的生動寫照。
記者注意到,在《銅仁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2015-2020)暨“十三五”信息產業發展規劃》《銅仁市信息基礎設施建設規劃(2015-2017年)》中,銅仁將根據各園區功能定位布局大數據產業項目,以達到優勢互補、組團發展的目的。明確銅仁高新區做強電子商務與信息產業園,碧江重點發展食品、醫藥、農業及鐵路貨運物流大數據,大龍開發區和玉屏重點實施現代倉儲物流大數據項目,萬山轉型園區重點發展電子元器件制造、大數據配套端產品制造等產業,松桃工業園區加大陽極板等電子元器件的生產制造,德江城北工業園區重點發展呼叫與外包服務產業,江口、印江、石阡、思南、沿河等園區重點發展“五張名片”的電子商務應用。
銅仁積極搭建好發展大數據產業的平臺,把園區作為發展大數據產業的第一陣地,規劃建設智慧產業園區,重點發展智慧城市應用、農村電商服務、大數據應用等產業。把創業孵化作為培育大數據產業的重要著力點,全市建成運營創客空間3個,啟動建設2個。
同時,把電子商務提升工程作為大數據產業發展重要增長極,正著力打造智慧電商集聚區。設立了2000萬元專項扶持資金,建立了由長期從事電子商務研究和實踐的頂級專家組成的銅仁市電子商務專家顧問委員會,引進電商高端人才達49人。
目前,銅仁市正在探索“大數據+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旅游業”融合發展的農村電商模式,以電商促市場、以市場帶基地、以基地帶動農民脫貧致富,助力貧困農村產品買賣、就業創業、經濟轉型、精準脫貧,為貧困群眾創造就業和創業機會,幫助貧困群眾銷售農產品,暢通“銅”貨出山和網貨下鄉的雙向通道,使電商扶貧成為全市扶貧開發的新動力、新引擎。
“大數據+”為銅仁創新發展注入了新動力。
跨界融合
大數據應用利政惠民
日前,碧江區河西街道辦事處的一名社區網格員在日常巡查中,發現網格內一商戶拖欠電費2個月,他隨后在“社區治理網格化管理系統”手機APP上,將商鋪的欠費信息實時更新,使之得到及時處理。
這樣的事例在碧江區河西街道辦事處并不是新鮮事。該辦事處利用“互聯網+”功能,積極探索大數據管理,創新服務管理方式,提升社會服務水平,為社區居民提供便利、高效的社區服務管理。社區服務,網上辦理,河西利用大數據打造便捷高效的社會服務管理,是銅仁市借力大數據、打造便民網格的一個樣本。
近年來,銅仁市在實施大數據戰略行動中,始終注重深挖大數據的政用價值、商用價值、民用價值,用“互聯網+”的思維指導發展,以大數據推動電子政務云建設,建立了精準脫貧云、民政保障云、醫療健康云、智慧教育云。用“數據鐵籠”檢驗發展,用數據科技服務發展。
2016年以來, 銅仁市深入實施大數據戰略行動,積極推進社區網格化管理,為提升社會治安管理能力和平安建設現代化水平提供信息支撐。在信息統籌上將公安、計生、教育、民政、社保等多部門信息數據整合為一個統一的信息數據庫,實現資源共享共用,提高了社會管理的效能和服務質量。
同時,銅仁全面實施“大數據+地理”,目前已建成數字銅仁地理信息平臺,為相關部門、企業、民眾提供具有規范性、權威性、時效性的測繪地理信息基礎數據服務。
“利用高校、孵化基地、IBM大數據培訓中心、e創培訓基地、梵靈咖啡等,現已培訓電商創業者1500多人次,成功實現創業500余人,提供創業咨詢4000余次,孵化企業120余家。”銅仁市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總經濟師羅雷說。目前,全市規模以上大數據信息產業類企業29家,規模以下大數據信息產業類企業761家。
銅仁是首批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市,是武陵山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示范區。銅仁市將強化與武陵山片區其他五個中心城市——黔江、恩施、張家界、吉首、懷化的大數據跨界融合發展,促進優勢資源的整合,努力打造“武陵山大數據之巔”,用大數據引領武陵山區域經濟社會發展。
夯實根基,蓄力發展。大數據產業高速發展的銅仁,正在“蛻變”為武陵山片區大數據產業的前沿陣地。(責任編輯/王一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