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玉米是我國主要糧食作物之一,南北方都有廣泛種植,種植面積的增加可滿足我國對玉米的需求。但玉米在生長過程中特別易受病蟲害的侵害,導致玉米產量降低。因此在玉米生長過程中要注意病蟲害的防治,以保證玉米優質高產。
關鍵詞:玉米;病蟲害;防治
中圖分類號: S435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7.07.037
玉米是我國種植面積最大的糧食作物之一,其在食用的同時,也是工業原料及飼料加工原料。近年來,隨著地球環境的變化,玉米病蟲害的發生幾率也在增多,影響了玉米的產量和玉米產業的穩定發展。為了保證玉米優質高產,就要在玉米種植過程中加強對病蟲害的防治。
1玉米苗期病蟲害防治
苗期是指玉米從播種到拔節期,這一時期是玉米生長非常重要的階段。苗期因玉米苗較小,正處在生長階段,對病蟲害的抵抗能力較弱,容易發生病蟲害,發病后如果較嚴重會導致幼苗死亡或斷壟現象。玉米苗期是地下害蟲活躍的時期,此時對病蟲害的防治主要以綜合防治和化學防治為主。在進行病蟲害防治時,不僅要關注幼苗的強壯與否,還要及時清理田間雜草。苗期如果有植株葉面發生病變,就要及時將葉片摘除,或將整個玉米植株拔掉,以免感染整個玉米田。利用化學防治方式進行防治時,可在出苗后用煙嘧磺隆等藥劑將田里雜草清除掉,破壞病蟲害生存的環境。進行輪作也可以減少病蟲害的發生幾率。科學的田間管理、合理密植、灌溉和追肥等,都能促進玉米對營養的吸收,提高玉米根系的生長能力,增加玉米植株的抗病能力。在苗期防治蚜蟲主要選好品種,加強田間管理,增加玉米的抗逆性,發生蚜蟲蟲害后要及時用氧化樂果進行植株莖的涂抹。苗期防治地老虎時,可用甲胺磷和麩皮混合直接向田間潑灑。如果苗期病蟲害非常嚴重,就要用辛硫磷乳油進行植株灌溉,從根本上解決病蟲害。
2玉米穗期病蟲害防治
玉米穗期是指玉米從拔節到雄穗開花期,這一時期玉米營養需求量比較大,同時玉米生長比較快。在穗期玉米的抵抗能力比較強,所以患病幾率較低,這個時期容易患的病害主要有紋枯病、莖腐病、褐斑病。紋枯病和褐斑病主要是通過土壤傳染,防治有難度,所以要盡量選擇抗病能力強的品種。莖腐病是寄生菌引起的,病菌會隨著風或雨水到玉米的心葉或葉鞘上,當玉米出現傷口時就會侵蝕玉米。穗期比較常見的是玉米螟蟲害。玉米螟幼蟲會鉆到花里破壞雄花,導致雄花被折斷,當雄穗出現后玉米螟會鉆到穗中吸食花絲,并損壞玉米顆粒。玉米螟在高溫時發生的幾率比較大,嚴重會導致玉米植株枯死。對于玉米螟的防治主要采取生物防治,投放赤眼蜂,利用赤眼蜂寄生在玉米螟幼蟲蟲卵中,破壞玉米螟幼蟲的存活率,達到有效防治。穗期其他病蟲害的防治主要是做好農業防治,首先要做好田間管理,對患病植株及時清理,防止病癥傳染,化學防治對于玉米螟可以用氰戊菊酯灌芯,對于蚜蟲可以用吡蟲啉,對于紋枯病可以用井岡霉素,對于褐斑病可以用三唑酮等。
3玉米花粒期病蟲害防治
玉米花粒期主要是指抽雄到完全成熟,這個時期玉米已經完成植株生長過程,由營養需求生長向生殖生長過渡,這個時期是決定玉米籽粒飽滿的關鍵。在整個花粒期,根系和葉子經過營養吸收和光合作用已經為籽粒提供了充足的營養物質。這一時期玉米抵抗能力下降,容易感染多種病癥,主要有黑穗病和莖腐病等。這一時期主要注重田間管理,根據玉米生長需要及時補充營養,進行合理灌溉,田里有多余水分要及時排出,以保證田間通風能力和透光能力,提高玉米抵抗力。在收獲時,如果發現玉米病癥比較嚴重,要進行秸稈還田處理,將秸稈進行深埋,以減少病蟲害在第2年種植的發生幾率。
4玉米病蟲害綜合防治
4.1農業防治
農業防治主要是選取抗害能力強的品種。一是要及時清除田間殘留的秸稈及感染病癥的病源體,以減少第二年玉米種植病蟲害的發生幾率;二是在發病時要及時清理掉病葉,防止病害擴大面積;三是要進行輪作以及深耕,將病蟲害深埋于地底;四是要避免在玉米田間插種高粱或谷子。
4.2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最主要的方法是利用赤眼蜂對玉米螟進行防治。赤眼蜂可以寄生在玉米螟蟲卵中,降低玉米螟成蟲的存活幾率,從根本上解決玉米螟的危害。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是一種綠色環保、成本低、省時省工的防治方法,但是放蜂時間、放蜂數量等方面一定要嚴格按照科學方法來處理,以達到最佳滅螟效果。
5結語
玉米生長的各個時期均會發生病蟲害,對于不同生長時期的不同玉米病蟲害要有針對性地進行科學防治。雖然病蟲害很多,防治難度也很大,但只要選擇好品種,科學種植,做好田間管理,可以有效地對病蟲害進行防治,并提高玉米產量和質量。
參考文獻
[1]馬玉鎮.玉米病蟲害的發生與防治新技術研究[J].農業與技術,2016,(21).
[2]魏繼祥,李子波.常見玉米病蟲害的種類及防治策略[J].農業與技術,2014,(02).
作者簡介:王進,本科學歷,農藝師。研究方向:玉米推廣及農作物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