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平縣廣播電視事業局 潘崇峻
論新平縣的多路微波系統
新平縣廣播電視事業局 潘崇峻
一九九七年,有線電視的聯網成為各級廣播電視部門關注的熱點,從縣到鄉(鎮)、村的聯網是整個廣播電視網絡最基礎的部分。縣至鄉(鎮)、村的聯網采用什么方式最快最適宜,主要還是要從本縣的實際出發,從當地的自然環境、經濟條件、文化現狀出發。本文重點介紹新平廣播電視全縣聯網方案的選擇、網絡規模、建設、遇到的問題及出路。
全縣聯網;多路微波;困難;出路
新平彝族傣族自治縣位于云南省中部偏西南,北緯23°38′15″-24°26′05″,東經101°16′30″-102°16′50″,處于哀牢山中段東麓,四周分別與峨山、石屏、元江、墨江、鎮源、雙柏六縣接壤。縣城桂山鎮距昆明180公里,玉溪90公里。境內群巒疊峰、河流縱橫、峰高谷深,最高海拔3165.9米,最低海拔422米,最大縱距88.2公里,最大橫距102公里。總面積4223平方公里,其中山區面積4139.6平方公里,占98%,壩區面積83.4平方公里,占2%。全縣共轄6鄉6鎮,118個村(居)委員會,1450個村(居)民小組,總人口265336人,少數民族人口183882人,占總人口的69.3%,人口密度為63人/平方公里。由于歷史和自然原因,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相對落后,處于玉溪市八縣一區之末,是一個山區地域廣闊、民族眾多、居住分散、經濟落后、文化不發達的山區農業大縣。1997年地方財政收入6125萬元,財政支出2147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561元。
多路微波分配系統(MMDS),又可稱為無線電纜電視,它最先在美國、加拿大興起,后在西歐、中南美洲及亞洲一些國家被采用,已成為國際上發展最快的多頻道電視節目的傳送系統。它與CATV系統相比具有信嗓比高、圖像質量好、投資省、施工期短、見效快、維護費用低等突出優點,因而受到世界各個國家的青睞。
2.1 投資省:MMDS一個最大的優點是用最少的投資取得最大的覆蓋面積,因它是利用微波通過空中把信號直接傳輸入戶,可以節省大量桿線、干線放大器、分配器等設備及施工費用。因此覆蓋新平十個鄉(鎮)、76個村(居)民委員會、595個村(居)民小組、近3萬戶用戶的MMDS系統(第一期工程)所需的投資僅為一千萬元,若采用光纜實施全縣聯網,僅傳輸至各鄉(鎮)集鎮就需資金五千萬元,僅覆蓋八千戶左右的用戶。
2.2 建網速度快:MMDS是利用微波在空中傳送信號,不像光纜網需要挖溝架線等繁重復雜的基礎工程,尤其在穿越江河時,施工工程量就更大。
2.3 組網靈活:MMDS不僅可以完成替代CATV網從點到面的將電視節目傳送到千家萬戶,而且可以代替主干線從點到點的信號傳輸,利用MMDS中繼發射站覆蓋另一地區,或通過接收點把現有的有線網納入整體網,建成小型分配。
2.4 維護工作量小:不管是電纜網或光纜網都存在大量桿線及干線放大器、分配放大器等設備需要日常維護工作,而MMDS則是利用微波在空中傳播,可以直接入戶或通過小片電纜網入戶,因此基本上不存在網絡維護工作量。
2.5 抗自然災害能力強:從縣到鄉(鎮)到村的有線網架設的桿路設備無法承受水災、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災害的損害。而MMDS是為空中直傳,基本不受或僅局部受到自然災害的影響。
2.6 可靠性高:光纜、電纜等有線網中使用大量放大器、連接器,從用戶端來看,一個小片地區停止,使部分干線放大器停止工作,造成一個或幾個大片地區用戶無法收看。而且中間環節多,故障率也高,給日常維護工作帶來很大困難。MMDS是直接傳輸到戶或通過小型網分配到戶,只要本村不停電,就能正常收看,基本上不存在網路的維護工作,可節省大量開支。
3.1 覆蓋范圍:可覆蓋新平縣十個鄉(鎮)、76個村(居)民委員會、595個村(居)民小組、近3萬用戶、15萬人口的一個網絡。
3.2 頻率配置;新平多路微波系統采用兩個工作頻段,一是2.3-2.5GHZ,用作各個站點到點的傳輸;另一是2.5-2.7 GHZ,用作各個站點進行本地覆蓋。
3.3 網絡結構:新平多路微波系統共設九個站點:縣城照壁山、揚武魯奎山、費賈光頭山、新化、漠沙和平、戛灑躍南、水塘舊哈、者竜茶山、老廠射峨尖山。分五條鏈路:
照壁山-魯奎山
照壁山-光頭山-新化
照壁山-和平
照壁山-躍南-----舊哈-茶山
躍南-射峨尖山
3.4 新平多路微波系統路由圖。
3.5 設備造型:從經濟條件等各方面考慮,機器設備選用EMCEE公司產品,本地覆蓋天線選用Katherin產品,電纜選用ANDREW產品,點——點的天線選用國產設備。
3.6 設備配置。
九七年十一月建設合同簽訂后,我縣即著手進行基礎建設和設備訂購。九八年三月,完成全縣九個主站的鐵塔、防雷及供電等基礎建設。九八年四月底,機器設備到新平,在設計施工公司的指導下,五月至八月完成設備的安裝調試,因設計、技術、設備等因素,收測達不到技術指標,且有十余臺次設備出現故障。九八年九月省廣電廳總工辦專家一行四人及市廣電局專家一行五人,到新平就多路微波系統機器設備質量等問題進行檢測,認為新平多路微波工程建設屬質量問題,存在天線設計、點到點干擾等問題,并提出更換機器設備、改造方案,與施工方進行談判等建議。十二月將九個主站的所有設備訴回檢查,并重新訂購傳輸天線。九九年三月傳輸天線運到新平,四月初前完成安裝;四月至七月,由設計施工公司組織的施工隊到新平,進行設備的安裝調試工作,但最后躍南、新化還是存在問題待解決。至此,全縣安裝用戶6035戶。八月初,躍南、費賈兩站遭雷擊,設備損壞,造成系統運行不正常,2000年2月最后一個站者竜茶山站開通,至此,全縣九個主站設備均已工作。但從收視效果觀查,只有照壁山中心發射站周圍收視效果還基本滿足要求,其余各站都經過點到點的傳輸,收視干擾嚴重。
新平多路微波聯網工程的實施,受到各級領導和社會各屆的廣泛關注,由于持續時間長、資金缺口大、用戶發展少、信號質量不盡如人意,其最終的出路何在,我認為,對系統改造勢在必行。
5.1 停播的兩個鄉鎮改用光纖覆蓋,其拆下來的機器用作運行臺站的備份;其他鄉鎮有條件用光纖覆蓋的用光纖覆蓋,盡是少用多路微波信號。
5.2 新化、老廠、揚武等人口相對分散的農村地區,仍用多路微波覆蓋。我們并沒有因多路微波有困難而停止管理、維護等工作,在反復試驗的基礎上,對多路微波系統進行了改造,采用光纖信號作為發射機輸入信號,變多級傳輸為單給傳輸,極大地改善了微波用戶的收視效果,圖象質量達3.5級以上。這樣,全縣一個系統變為單個的小系統,但并沒有削弱系統的功能,反而因節目套多、質量好而受群眾歡迎。
5.3 加強管理及技術維護工作,對不合理的設備安裝進行更改,才能保證群眾的正常收看,收取收視維護費。
多路微波是一種適合農村山區情況的有線電視覆蓋手段,在多路微波系統建設中,要尊重科學,因地制宜,綜合考慮,山區建設多路微波系統才能收到較為理想的覆蓋效果,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1]彭明全.有線電視技術大全[M].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1997.10.
[2]《新平年鑒》,1998年、2000年.
[3]《廣播與電視技術》,1998年第1、2期.
[4]《西部廣播電視》,1998年第4、12期,1999年第6期,2000年第12期.
[5]《廣播電視網絡技術》,1999年第6期.
[6]新平縣廣播電視事業局有關文件材料.
[7]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準GY/T132-1998多路微波分配系統技術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