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高校餐飲工作直接關系到師生的身體健康和學校的穩定發展。結合云南省某高校餐飲發展狀況的分析可知,目前高校餐飲工作現場管理水平不高,員工素質普遍偏低,部分食堂硬件設施配置不符合食品加工流程的要求,庫房管理不規范,食堂衛生狀況堪憂,要提高高校餐飲工作現場的管理水平,需創新餐飲管理方法,6T實務管理的引入是實現高校餐飲現場管理精細化的有效途徑,通過實施6T實務管理,使得高校餐飲工作效率得以提升,成本有效降低,員工素質普遍提高,食堂環境優美、衛生整潔,食品安全得到保障,服務質量不斷提高。
Abstract: College catering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physical health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the stable development of the college. With the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a university in Yunnan Province,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current level of catering management is not high, the staff quality is generally low, some canteen hardware facilities configuration does not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food processing process, warehouse management is not standardized, and canteen health condition is worrying.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management of university catering work, it is necessary to innovate catering methods. 6T practice management is an effective way to realize fine management of university catering. Thr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6T practice management, the college catering work efficiency has been improved, cost reduced, and the quality of staff generally improved. The canteen environment becomes beautiful, clean and tidy, food safety is guaranteed, and the service quality has been continuously improved.
關鍵詞: 高校餐飲;“6T”實務管理;食品安全
Key words: college catering;"6T" practice management;food safety
中圖分類號:G647;TS20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7)09-0021-03
0 引言
高校的改革發展使得高校餐飲行業發展迅速,高校餐飲的服務對象特殊、用餐規模大、供餐時間集中、社會影響深而有別于社會餐飲企業,高校餐飲的管理水平直接影響到餐飲質量、辦伙食成本和食品安全,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校師生對學校的餐飲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的管理理念和措施已不能滿足當前高校餐飲發展的需要,因此,正確審視目前高校餐飲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引入新的管理理念、改進餐飲管理模式、提高餐飲管理水平是確保高校餐飲質量、降低辦伙食成本和提高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對于保證高校師生身體健康,維護高校和諧與穩定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 高校餐飲現場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1.1 員工流動性大、整體素質不高
在計劃經濟時代,高校餐飲從業人員基本上是事業編制內員工,人員比較固定,長期在食堂工作,經歷過多次食品安全衛生、規章制度、操作流程培訓,具有一定的操作技能和食品安全加工知識,積累了一定的管理和服務經驗。隨著后勤社會化改革的深入,后勤“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事業編制內員工只退不進的人事政策,事業編制人員逐年退休,高校餐飲從業人員以事業編制人員為主的用工模式被徹底改變,目前高校餐飲從業人員大多數是非事業編制外員工,非事業編制人員已成為高校餐飲業的主力軍,由于高校餐飲人員工作時間長,勞動強度大,工作環境差,食堂經營者為了降低生產成本,員工的薪資待遇較低,非事業編制員工“五險一金”的社會保障待遇落實不到位,導致非事業編制員工沒有歸宿感,有臨時工作的思想,隊伍不穩定,員工流動性強,人員變化較頻繁,大部分員工受教育程度低,參與食品安全培訓次數少,員工缺乏衛生安全知識和意識,對食品安全重視程度不夠,整體素質較差[1]。
1.2 庫房管理不規范導致辦伙食成本增加和食品安全隱患
庫房是高校餐飲存儲和保管食堂原材料的重要場所,是食品供應鏈管理中的一個基礎環節,餐飲原材料具有種類眾多、保質期短、過期不能使用的特點,因此,規范、適用的庫房管理是降低辦伙食成本,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2]。有的高校餐飲管理部門對庫房管理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庫房管理混亂;有的高校餐飲部門雖然引入了先進的管理辦法,但由于管理方法繁瑣,對餐飲庫房管理的針對性不強,制度難以落實到位。原材料隨意堆放,取用無序,責任不明,容器大小與食堂的用量不匹配,存儲時間過長,原材料采購過多,庫存量很大,保質期內難以用完,造成原材料大量浪費,盤庫工作量較大,增加辦伙食成本,過期原材料容易被誤用,造成食品安全隱患。
1.3 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使食堂臟亂差現象嚴重
高校相對于社會而言,消費群體比較固定,少則幾千,多則上萬師生員工生活在校園,每天都有一個巨大的就餐群體,高校餐飲基本上是壟斷經營。食堂經營者沒有競爭壓力,對食堂現場管理缺乏有效的措施,忽視食堂的衛生,食堂操作間設施無標識、標牌,物品隨意擺放,地面積水現象嚴重,冰箱、墻壁、頂棚、抽油煙管道污漬長期不進行清理,高校食堂由于抽油煙管道著火引發的火災時有發生;海鮮、肉類、蔬菜清洗池混用,生熟混放,加工分區不明確,容易造成食品污染;有的食堂從業人員無“健康證”,食堂員工沒有良好的衛生意識和個人衛生習慣,安全衛生意識淡薄[3];當食品安全衛生和經營者的利益發生沖突時,經營者往往把自己的經濟利益放在首位,沒有規范的操作流程來確保食堂食品衛生安全,存在嚴重的衛生安全隱患,食堂工作場地臟、亂、差現象嚴重。
1.4 部分高校食堂硬件設施配置不合理不符合食品加工流程
隨著高校的改革發展,許多高校食堂的硬件條件得到較大改善,特別是一些高校新建校區的食堂硬件設施配置較好,食堂后廚分區合理、流程規范,但高校的部分學生食堂由于建設時間較早,使用年代較長,是按照當時的辦學規模、發展規劃、國民經濟發展狀況、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衛生條件來設計和建造的,設施殘缺現象不同程度存在,沒有按現在的衛生量化管理的要求劃分倉儲、粗加工、清洗、切配、烹飪、消毒和售賣等功能分區,防鼠、防蠅、防塵設施不全[4],衛生措施不到位,不符合食品加工流程,存在食品安全隱患。
2 “6T”實務管理在云南省某高校餐飲現場管理中的應用分析
2.1 “6T”實務管理的概念
“6T”實務是餐飲單位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一種現場精細化管理方法和理念。 “6T”實務管理是一項綜合化、人性化的管理方法,是根據餐飲業員工文化程度低、流動性大的特殊性,借鑒日本的5S(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和香港的5常法(常整理、常整頓、常清掃、常清潔、常自律)的管理模式而發展出來的餐飲業的科學、實用的餐飲管理方案,全稱為卓越現場管理[5]。一些高校在餐飲業引入了國際上流行的不同種類的企業管理系統,但都由于太過復雜或太過抽象,實施效果不理想而沒能堅持。“6T”實務管理是一種簡單易行、直觀的現場操作方法,使餐飲業的一線員工一看就明白自己應該做什么,怎么做,適合高校食堂的管理需求,幫助高校食堂整合資源、降低成本,塑造高校餐飲安全、衛生、效率、品質、形象,改變員工固化的思維方式,使員工養成良好的主動性和自律性。T代表天(tian)字拼音的第一個字母,“6T”是指6個天天都要做到:天天處理、天天整合、天天清掃、天天規范、天天檢查、天天改進。云南某高校通過引入“6T”實務管理,實現餐飲工作現場管理精細化。
2.2 引入“6T”管理的具體措施
①方案制定。
“6T”實務管理的實行必須與食品安全相關的法律法規相銜接,與高校餐飲加工工藝流程相結合,才能發揮“6T”實務管理在餐飲現場管理的先進性。以《食品安全法》為基礎,把食品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與6T實務管理的內容有機結合起來,制定適合本校校情的實施細則、檢查內容、評分辦法。
②完善硬件實施。
“6T”實務管理的目標是提高餐飲的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降低生產成本,實現食品衛生安全[6]。對殘缺的設施進行補充完善;對建設年代早,使用年限較長的食堂,投入專項經費進行改造,按照食品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的要求劃分倉儲、粗加工、清洗、切配、烹飪、消毒和售賣等功能分區;增加防鼠、防蠅、防塵設施,使后廚符合食品加工流程和食品衛生要求,為實施“6T”實務管理創造條件和基礎。
③開展員工培訓、使“6T”實務管理理念深入人心。
“6T”實務管理是一項科學、直觀、簡易、適用、操作性強的餐飲現場管理方法。只有全體員工都理解并掌握了“6T”實務管理的執行要領,才能使“6T”管理發揮其先進的作用。云南省某高校為成功推進“6T”實務管理,邀請專家進校對全體餐飲員工集中進行理論培訓,從思想上重視施行“6T”實務管理的必要性,理解掌握“6T”實務管理的內涵和具體內容;組織餐飲負責人、管理人員、員工骨干到實施“6T”實務管理先進的高校餐飲部門參觀學習,進一步理解和學習“6T”實務管理具體的操作方法,現場感受“6T”實務管理的實施效果。
④示范引領、 分步實施、 穩步推進。
引入新的管理模式,要有合適的辦法去推進,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7]。云南省某高校為成功推進“6T”實務管理,結合學校餐飲管理的實際情況,采取示范引領、分步實施、穩步推進的方法,充分尊重食堂主任和職工的意愿,在食堂主任自愿報名的基礎上,選擇一個整體條件較好的食堂先行試點,建設“6T”實務管理示范食堂,給予人力、物力和資金的支持,保證這項工作的順利推進。在實施的過程中,管理人員帶頭推進,通過管理人員的以身作則來帶動一線員工;劃分責任區域,對食堂的設施、設備和責任區明確責任人,粘貼標簽,設施設備定期保養、長期不用或多余的物品清除現場、設施設備和物品按標識規范擺放,物品使用后及時歸位,實現“6T”實務管理的天天清理和天天整頓的要求;下班前對責任區、工作臺、油煙機等設施設備進行衛生清理,達到天天清掃的要求;員工自查、相互檢查、班組長和管理層檢查,達到要求才下班,養成天天檢查的習慣;通過視覺管理、看板管理、顏色管理等,形成規范化、標準化、制度化的一目了然的現場管理方法,每個員工都明白自己的工作責任,全天保持地面無水跡、無垃圾、物品擺放整齊、食品加工符合食品衛生制度要求,工作過程天天規范;6T實務管理的核心是讓管理者和一線員工全程參與,共同發現操作流程中的問題并尋找可行性措施,對“6T”實務管理內容進行及時修改和完善,不斷提高“6T”實務管理運行的效率和效果,通過天天改進,不斷提升食堂的管理水平[8]。在示范食堂取得成功后,在全校所有食堂全面推行6T實務管理工作,示范食堂深深的影響著其他食堂的管理者和員工并產生激勵效應,使其他食堂的管理者和員工學有榜樣,趕有標尺,行有方向;引導員工學會分析工作現場狀況、工作現場物品分類,思考科學的原材料儲存方法;激勵廣大員工向標桿看齊,形成以點帶面的工作格局,推動“6T”實務管理不斷創新發展。
⑤建立科學的績效考核評價體系,促進“6T”實務管理常態化。
科學的績效考核評價體系是促進“6T”實務管理常態化的關鍵。云南省某高校按照“6T”實務管理責任清、制度實、效率高、持續性的要求,將“6T”實務管理的內容進行量化,形成量化考核工具,根據不同的崗位類別,建立科學的績效考核評價體系,客觀公正評價員工的能力、行為、工作狀況和適應性,對員工進行定期的、有組織的實事求是的業績評價,將員工的個人工作表現狀況與“6T”實務管理的目標緊密結合起來,使員工清楚所從事崗位的職責、標準、應達到的要求和完成時間,達到目標可以得到什么獎勵,達不到目標會受到什么處罰,讓每個員工都自覺執行“6T”實務管理的要求,培養員工參與感與責任心,激勵員工提升自身素質和工作效率,形成有序的工作環境,促使員工自律地、持續地執行規范標準,實現“6T”實務管理常態化。
2.3 “6T”管理取得的成效
云南省某高校在餐飲現場管理中,通過推行“6T”實務管理,餐飲部門員工隊伍穩定、素質普遍提高,衛生狀況、生產效率有了較大提高,成本支出減少,食品安全得到保障。表1為云南省某高校執行“6T”實務管理前后效果對比。
①員工隊伍穩定、素質普遍提高。
推行“6T”實務管理,為所有非事業編制員工購買“五險”,員工激勵機制的落實,增強了員工的凝聚力和歸屬感,員工的流動率由執行“6T”實務管理前的40%降低到執行后的5%;開展全員培訓、組織參觀示范食堂等方式讓員工認識推行“6T”實務管理的必要性,通過“6T”實務管理執行前后的現場圖片效果對比來增進員工對“6T”實務管理成效的認識;員工通過反復執行正確的操作而形成良好的行為規范,講次序、愛清潔、負責任、遵守規章制度已成為員工的自覺行為,員工素質普遍提高。
②效率提高、成本降低。
“6T”實務管理將現場所有設施和物品粘貼標簽,“有名有家”,采用視覺和顏色管理,所有物品“一目了然”,員工在極短的時間內就能找到需要的物品,在設備上表明操作流程,故障P牌,即使是新員工也能準確操作,管理者和員工的工作效率大為提高[9];原材料先進先出(先采購的先使用),杜絕了由于一時找不到物品而重復采購和原材料過期造成浪費的現象,原材料采購成本降低;由于“6T”實務管理工作責任到人,實現“事事有人管”,燈光按照明需求開啟,地面沖洗次數減少,水電費支出由執行“6T”實務管理前的占營業額的3%降低到執行后的1.8%,成本支出降低。
③食堂衛生整潔、食品安全得到保障。
“6T”實務管理將現場長期無用的物品清除或歸到倉庫,就餐場所和工作現場全天保持無垃圾、無污垢,工作臺面隨時清理,所有物品定位擺放,使現場規范有序、井井有條、干凈明亮,臟亂差的現象得到徹底改變;各種功能水池標簽明確、互不混用,物品存放規范有序、生熟分放,庫房規范管理保證了食材在保質期內使用,食品在原材料儲存、清洗、加工、烹飪、留樣、售賣等環節都按標準操作,防止不合格產品的出現,食品安全得到保障。
3 結語
引入新的管理理念,創新高校餐飲現場管理,是高校餐飲可持續發展的內在動力,也是高校餐飲食品安全的需要[10]。“6T”實務管理是高校提高餐飲管理水平,實現從粗放型、經驗型管理邁入規范化、精細化管理的有效途徑。“6T”實務管理在高校餐飲業的實施,使高校餐飲工作管理有程序、行為有規范、工作有標準,食堂環境優美、衛生整潔,服務質量不斷提高,食品安全得到保障,師生員工對餐飲工作的滿意度越來越高。
參考文獻:
[1]張志新,楊玉宇,劉家強.高等學校陽光食堂體系標準化管理研究[J].昆明理工大學學報,2016(4):122-133.
[2]李佳,胡江華.論高校食堂食品衛生安全管理與對策[J].南華大學學報,2010(6):56-58.
[3]裴雙成,趙雄偉.高校食堂飲食衛生安全問題初探[J].學理論,2012(33):221-222.
[4]饒燕平.加強與完善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的探討[J].科技信息,2012(20):467-468.
[5]楊豐.關于食品安全與餐飲管理[J].科技致富向導,2013(15):160,192.
[6]何新剛,韓宏偉.“六T”實務管理引領高校餐飲走向規范化[J].黑龍江教育,2016(5):72-73.
[7]王斌,高校食堂實施“6T”管理初探[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19):92.
[8]張云娣,許強強.常州高校食堂“6T實務管理”的實踐成效及思考[J].職業與健康,2010(20):2382-2384.
[9]于小毛,鄭國文.HACCP與六T實務管理結合模式在學校食堂食品安全中的應用[J].中國當代醫藥,2015(30):140-143.
[10]張志新.高校后勤保障體系管理創新探討[J].昆明理工大學學報,2016(3):7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