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遠飛
摘要: 近年來,高速鐵路由于其自身優勢在我國鐵路建設中開始崛起,截至2015年底,我國高速鐵路總運營里程達1.9萬公里,占鐵路運輸總里程15.7%,這無疑會對沿線地區的經濟發展產生重要影響。文章選取貴陽市作為研究對象,從可達性、旅行時間價值和空間引力三方面進行測度分析,就貴陽市開通高鐵前后這三方面的變化來分析高鐵對貴陽市經濟發展的影響,最后得出相關結論。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high-speed railway began to rise in Chinese railway construction due to its own advantages. By the end of 2015, Chinese high-speed rail total operating mileage is 19000 kilometers, accounting for 15.7% of the total mileage of railway transportation. So the high-speed rail can have an important impact on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areas along it. The article chooses Guiyang cit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o analyze high-speed impact on its economic development by measuring the change of accessibility, the travel time value and space gravity before and after the high-speed, and finally draws the conclusion.
關鍵詞: 高鐵;貴陽市;可達性;經濟發展
Key words: high-speed railway;Guiyang city;accessibility;economic development
中圖分類號:F530;F1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7)09-0051-03
0 引言
2014年12月26日,貴陽市迎來了第一條高速鐵路貴廣高鐵的通車運營。貴廣高鐵自貴陽北站起,經黔南州、黔東南州、廣西柳州、桂林、賀州、廣東肇慶、佛山,終至廣州南站,全長857公里,工程投資900多億元,運行速度每小時250公里,從貴陽到廣州全程時間約為4小時,打通了“泛珠三角”區域的重要交通動脈,是中國西北、西南地區南下出海的快捷通道。此外,2015年6月18日,滬昆高速鐵路貴陽以東方向開通運營,滬昆高鐵屬于“四縱四橫”中的連接東西向的一條重要橫線,線路全長2266公里,途經上海等1個直轄市和浙江、江西、湖南、貴州、云南等5個省份。貴陽市是貴州省省會,貴州省的政治、經濟、文化和金融中心,高鐵的開通無疑會對貴陽市及周邊地區居民的出行方式、區位選擇和要素流動等方面產生影響,最終對貴陽市經濟發展產生重要影響。因為高鐵縮短了區域間運輸時間,從而改善了區域可達性,由此引發了時空收縮。時空收縮可以降低運輸成本和交易成本,相當于改善了沿線城市的區位條件。區位條件的改善表現在生產方面,可以加快人才、資金、信息、技術、原材料等生產要素在區域間的流動速度和頻率,從而實現區域間資源共享;表現在在市場方面又可以加快最終產品的交易速度和頻率[1][5]。這樣就大大增強了區域間的相互作用,非常有利于區域經濟空間結構的優化重組和擴大區域市場規模,從而影響沿線城市的經濟發展,文章選取貴陽市作為研究對象,從可達性、旅行時間價值和空間引力三方面構建相關模型進行測度分析,就貴陽市開通高鐵前后這三方面的變化來分析高鐵對貴陽市經濟發展的影響,最后得出相關結論。
1 構建模型
1.1 可達性測度模型構建
文章對可達性的測度將考慮高鐵帶來的旅行時間節省改善可達性和票價的提高減弱可達性來綜合分析高鐵對貴陽市區域可達性的影響,因此按照以下研究方法逐步構建模型:
式中:Ai表示加權平均旅行時間;Tij表示乘坐某種交通工具從i到j城市的平均旅行時間;Mj表示j城市的社會經濟要素流量值,取市區人口(萬人)與GDP(億元)作為要素流量的平均值;Si表示加權平均物質成本;Cij表示乘坐某種交通工具從i到j城市的旅行所需花費的平均物質成本,取交通工具的平均票價。
1.1.2 構建可達性指數模型
Pih=(Si高-Si普)/(Ai高-Ai普)(3)
Wih=人均GDP/人均年工作小時數(4)
式中:Pih表示旅行節省時間的小時價格,可以反映i城市旅客通過改變交通方式節省的在途時間一小時所需花費的物質成本,這個成本越低,則高鐵帶來的可達性指數越高。Si高和Si普分別表示i城市到站點其它城市乘坐高鐵和乘坐普鐵時的加權平均物質成本,Ai高和Ai普分別表示從i城市到站點其它城市乘坐高鐵和乘坐普鐵時的加權平均旅行時間。Cij高表示i城市到j城市的高鐵平均票價,Cij普表示i城市到j城市的普鐵平均票價,Tij高表示i城市到j城市的乘坐高鐵平均耗時,Tij普表示i城市到j城市乘坐普鐵平均耗時。Wih表示i城市的平均小時工資,用以衡量小時機會成本。當Pih 1.2 旅行時間價值測度模型構建
1.2.1 單位時間價值計算
文章將一個人一天的時間劃分為三部分:生活必須時間、工作時間、和閑暇時間;生活必須時間主要為睡眠時間,是人要維持正常的生命運轉所必須支出的時間,定為8小時,這部分時間不引入時間機會成本概念中。
式中:Ph表示單位時間價值,Pw表示單位工作時間價值,P1表示單位閑暇時間價值,k表示單位時間用于工作的占比,1-k表示單位時間用為閑暇的占比。由于閑暇時間價值更多層面上是一種個人主觀感受,這種感受因個人的收入水平、價值觀、興趣愛好、性格等多方面的差異性而不同,所以要將其進行量化是很復雜的一項工程,并且這種量化很大程度上屬于相對性的。所以為了節省篇幅,本文只提取單位時間價值中的的一部分kPw來體現高鐵所帶來的部分旅行時間價值,并根據勞動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8小時,將t0定為8,k=0.5。
1.2.2 疲勞恢復時間計算
式中:Zi表示乘坐交通工具的旅行時間價值;Ni表示改乘i交通工具的人數;R是個常數,表示工作時間和閑暇時間占一天總時間的比例,取值為2/3;tj和Gj分別表示乘坐j交通工具的旅行時間和疲勞恢復時間。
1.3 城市空間引力測度模型構建
經濟學中的引力模型起源于物理學中的著名定律-萬有引力,它的錐形最早由齊普夫創立,后來許多學者對它進行了推廣應用并進行了相關修正。
式中:Rij表示i、j兩地相互吸引力強度(本文引力值單位均為:千億元·百萬人/h2);Pi和Pj分別表示i、j兩地人口總數(單位:百萬人);Gi和Gj分別表示i、j兩地地區生產總值(單位:千億元);Tij表示i到j的時間距離;Ri表示i地對外總吸引力值;Fij表示j地占i地總對外引力
的度。
2 研究區域與模型計算結果
文章選取滬昆高鐵所經的5個中心城市(上海、杭州、南昌、長沙和貴陽)作為案例區域,相關經濟數據通過各中心城市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2015年統計公報整理計算而得,相關交通數據通過12306官方網站統計得出。
2.1 可達性測度結果
2.2 旅行時間價值測度結果
滬昆高鐵自2015年開通滿一年,貴陽北站通過滬昆高鐵發送旅客334萬人次[4];旅客來自全國,但人群整體屬于貴陽市、貴州省和滬昆高鐵沿線常住人口的概率最大,因此本文選取這三類區域的經濟數據取不同小時工資進行綜合分析,得出滬昆高鐵開通一年給貴陽出發的旅客帶來的旅行價值介于4.85億元至10.23億元之間。
2.3 城市空間引力測度結果
表1為普鐵交通條件下,各中心城市相互引力度和對外總引力值的統計結果;表2為高鐵條件下,各中心城市相互引力值和對外總引力值的統計結果。
3 結論
根據上述模型計算結果,文章得出以下結論:
①高鐵改善了貴陽市和沿線城市之間的可達性,提高了貴陽市居民去沿線城市的概率和頻率。另外,從長遠來考慮,我國鐵路服務的價格一般處于長期穩定狀態,但居民的工資水平一般隨經濟發展不斷提高,在這個過程中會越來越小,意味著隨著人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會更加趨向于選擇高鐵這類快速舒適的交通工具,所以預計高鐵在未來的運輸系統中的市場占有率會不斷提高。②高鐵給貴陽市旅客帶來了巨大的旅行時間價值,由于建設高鐵會消耗大量的社會資源,旅行時間價值可以作為高鐵項目評估的一項重要指標。③高鐵使貴陽市和沿線中心城市之間的空間引力值增加了數十倍,意味著貴陽市對外經濟資源的吸引力大大增強。但貴陽市相對于其它中心城市的對外總引力值最低,因此貴陽市想要利用高鐵這一機遇發展經濟還需要防備“虹吸效應”。
參考文獻:
[1]姚涵.高鐵沿線大都市帶的空間發展:基于國際經驗的探討[J].城市空間,2013(3):50-56.
[2]孟德友.高速鐵路對河南沿線城市可達性及經濟聯系的影響[J].地理科學,2011(05):537-543.
[3]丁金學.高鐵與民航的競爭博弈及其空間效應—以京滬高鐵為例[J].經濟地理,2013(05):104-110.
[4]涂敏.滬昆高鐵開通一年貴州發送旅客超572萬[EB/OL].人民網-貴州頻道,http://gz.people.com.cn/n2/2016/0618/c194827-28528957.html.
[5]張文嘗.交通經濟帶[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2.
[6]黃潔.基于高鐵網絡的中國省會城市經濟可達性[J].地理研究,2016(04):757-769.
[7]王云川.論閑暇時間及其價值[J].社會科學研究,1995(01):41-45.
[8]劉東坡.旅客旅行時間價值分析方法研究[J].華東經濟管理,2003(04):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