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海琴
摘 要:電腦的普及使計算機已成為一項重要的教學基礎科目。本文從轉變觀念激發興趣、優化教學策略激發熱情和采用項目激勵鼓勵創新三個方面著手,談談如何提高職高計算機課堂教學
關鍵詞:轉變觀念;激發興趣;優化教學策略
隨著電腦的普及,計算機已成為一項重要的教學基礎科目,它對今后的學習和工作都有極其重大意義。因此,讓職高學生掌握終生受益的技能,培養為社會服務的特長,全面提高素質,是當前職業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標之一。如何上好職業高中計算機課呢?職業高中計算機課堂教學提高有很多手段和方法,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做到有效、實用。本文從轉變觀念激發興趣、優化教學策略激發熱情和采用項目激勵鼓勵創新三個方面著手,淺談如何提高職高計算機課堂教學。
一、轉變觀念,積極引導學生的學習興趣
由于職業高中學生構成的復雜性,使得學生的素質參差不齊。其中大部分學生在計算機課方面的學習,存在學習基礎較差、學習積極性不高、學習習慣不太好等問題。很多同學對于計算機都有些了解,然而都只知道些皮毛,不少人都覺得計算機就是打打字,做做表格,上上網,打打游戲。然而,職業高中計算機課的學習遠非如此。
職業中學的計算機基礎課教學,在推廣、普及計算機基礎知識和操作技能,培養新型勞動者和初、中級計算機應用型人才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中等職業教育培養的是既能動腦又能動手,既有理論知識又有實踐技能,既有學歷證書又有職業資格證書的實踐型人才、操作型人才。因此,在職業中學計算機課教學中,必須強調始終實踐的原則,培養操作的職業能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成績的好壞與學習興趣的高低有著明顯的關系,學習興趣高則學習動力大,取得優異成績的可能性就大。對于一名職高計算機教師來說,創設愉快寬松的教學氛圍,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就顯得尤為重要。興趣越濃厚,注意力也就越集中,反應也就越積極,思維、記憶等多種智力活動才更有成效。利用計算機制作的多媒體課件具有圖、文、聲、像同步,三維動畫演示、模擬實物形成過程等特點,把多媒體課件應用于課堂教學,可以渲染教學氣氛、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優化教學策略
(一)分層教學。針對計算機知識水平和應用能力是不平衡的。計算機基礎課教學應從學生實際出發,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個別差異,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不能局限于班級授課制、大班教學。只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中下等學生學不懂而“消化不良”,才能避免優生因“炒剩飯”而“吃不飽”,才能加強教學的針對性,擺正學生是主體、教師是客體這一對教與學的雙邊關系,更好完成教學計劃和任務,實現教學目標。
(二)精講多練,強化操作。職業高中的學生,多數基礎差、理解能力差、自學能力差、自我克制能力差。因此,更應做到精講多練,強化操作。精講,就是講透基本概念。概念不理解就不能深入學習內容,有些甚至會影響相關內容的學習。掌握基本概念是學生電腦入門的關鍵,也是教學成敗的前提,教學中的基本概念一定要讓學生弄通,使學生做到舉一反三,明明白白,為進一步學習打好基礎。
強化操作,加強實踐教學環節,需要合理分配課時,處理好講解和實踐的關系。在教學過程中,既不能只上機,不講解,又不能只講解不上機。目的就是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掌握知識,讓教學與實踐緊密聯系起來。
可以通過“操作+應用”教學模式得到落實。強化基本操作,還需要從簡到繁循序漸進。計算機操作很多都是由基本操作組合而成的,越是復雜的操作其操作方法越多,有些學生記不住這些操作就是因為其基本操作不熟練,從而覺得電腦很難學。教學時注意基本操作要從簡到繁逐項過關,多設置相應練習或模擬操作課件練習,讓學生在練習中摸索技巧,最后達到能自如地操作為止。
(三)任務驅動。職校學生的學習自覺性較差,尤其是操作課,學生可以支配的時間相對比較自由,很容易憑自己的興趣、愛好各自為政,甚至玩游戲。因此,任務驅動,尤顯重要。所謂“任務”,就是學生按照教師的設計、要求去完成某項工作。教師備課時,要統籌安排教學內容,巧妙設計教學任務。例如,學習WORD字處理軟件時,可以給學生展示樣文并布置排版任務。任務驅動策略激發了學生的創作欲,調動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當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被充分調動起來的時候,他們所爆發的學習熱忱和潛在能力是教師事先無法預料的。
三、采用項目激勵,鼓勵創新
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更新很快,要讓學生掌握更多更新的知識就要教會學生自己獲取信息,必須培養他們的自學能力。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項目教學法是師生通過共同實施一個完整的“項目”工作而進行的教學活動。在項目教學中,學習過程成為一個人人參與的創造性的實踐活動,它注重的不是最終的結果,而是完成項目的過程,教師成為組織者、引導者,學生成為真正意義的學習主體。
在完成了若干基本任務后,教師可安排自由設計任務,這既是鼓勵學生進行創新活動的環節,又是讓能力較強的學生充分發揮。很多學生都有創作的欲望,要給學生機會去設計、創造,同時展示其才能,讓他們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在課后作業任務中,可讓學生進行知識的整合創造。如用word制作班級電子版報,用Frontpage制作個人網站;用Excel分析班級成績。同時鼓勵學生自學,使學生從自學中獲得成就感,獲得自信心。
總之,教師一定要想方設法,讓學生想學、樂學、愛學,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我相信,作為計算機教師只要重視和關注每一位學生,結合教學實際、靈活運用教學方法,便一定能找到適合自身實際教學的最佳模式,以真正激發學生的興趣,達到切實提高計算機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的目的,讓學生掌握計算機這一現代工具使之終身受益。
參考文獻:
[1]李曉文,王瑩.教學策略[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