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強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提升與發展,推動了我國城市朝著更好的方向前進,同時也對城市配網規劃、建設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及更高的標準。在我國,傳統的城市建設過程中對于城市配網的建設與發展的重視程度較低,但是隨著人們日常生產生活的不斷推進與發展,在城市規劃與建設的過程中需要加強對于電網的規劃與建設,從而更好地推進與提升人們的日常生活、生產的水平與質量。
關鍵詞:城市配網;規劃;建設;問題
中圖分類號:TM715 文獻標識碼:A
城市配網的規劃與建設是城市化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同時也是人們日常生活生產需求的重要保障。當前,在人們的生產生活過程中已經離不開電力的支持,電力已經成為提升我國綜合國力以及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基本保障。基于此,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城市電網的分布面積也隨之不斷擴大,這就需要我國有關部門加強城市配電網的規劃與建設。但是在實際的規劃與建設的過程中,仍舊存在著很多的問題,例如:電網結構設計的不合理性,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長致使房屋密度的增加,從而對整個城市配電網的規劃與建設提出了更多的挑戰,等等。因此,需要針對其中出現的問題進行進一步的提升,由此來推進城市配電網的規劃與建設。
一、城市配電網規劃、建設的重要性
在我國電力行業是一種特殊的、肩負著一定社會責任的行業。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與提升,電力行業也在隨之進行改革與深化,同時也在對自身在發展過程中的定位進行合理地調整。電力企業在改革、發展的過程中,一直秉承著服務于社會的宗旨。此外,電力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還肩負著城市穩定供電、維持城市正常的生活秩序等責任。基于此,城市配電網的規劃與建設與城市各方面的發展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但是在城市建設與發展的過程中,其配電網所能夠提供的電量與城市化建設中所需求的電量無法匹配,進而導致城市化進程的速度在不斷地降低。由此可知,城市配電網的規劃與建設,對于城市建設與發展來說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城市配電網規劃與建設中的主要問題
(一)缺少合理的網絡構架
在城市配電網的規劃與建設過程中,通過采用科學、合理的網絡構架能夠有效降低電網的容量、減少系統中的損耗,同時還能夠減少人工建設的成本,進而有效地提升用電安全。目前,我國城市中所使用的配電網是以110kV為主要接入方式。從智能網絡建設與發展的角度來說,需要構建起一個與配電網相匹配的信息網絡,由此就能夠促使整個城市配網信息網絡形成信息交互總線。因此,在進行網絡構架建設的時候,可以依據當地實際的發展情況,采用ICE 61968/619701標準,與當地營銷管理系統、生產管理系統以及自動化系統相結合,由此來實現自動化的管理。
基于此,在配電網信息構架中應該包括信息交互總線、以及配電自動化系統這兩個部分,進而才能夠實現信息、流程、應用集成,進而才能夠實現EMS系統,配電GIS系統等與配電網相關的系統應用集成,由此來滿足整個配網對運行的要求及標準。此外,在構架整個系統的總線結構時,需要向其中添加一些新的應用類型,預留出總線結構。由此才能夠確保整個信息的安全性,在系統中設立安全區域、防火墻等系統安全構架。在配電網信息系統中,不同的應用層承擔著不同的功能。例如:EMS系統可以分成幾個不同的層次,進而對配電網進行實施數據、歷史數據、電源信息等進行傳輸。就110kV配電網來說,其目標連接方式包括了輻射型連接、鏈接式連接、T型連接等多種形式的連接。其中的每一種連接模式與方法都有各自的優劣,需要進行綜合性的評測來選取更高效益的連接方式。而在進行評測的時候一般可以通過進行主觀測評、客觀測評等方式來對每一種連接的屬性進行測評。其中的一級指標包括了可靠性、經濟性、靈活性、可實施性;二級指標包括了平均用電效度、平均停電持續時間、單位負荷年費率、需投資費用、改造費用、占地費用等等多個評價的指標。
(二)負荷預測
在進行城市配電網的規劃與建設過程中,進行負荷預測是其中所需要解決的一項十分重要的問題。通過對配電網的負荷預測,能夠提升整個規劃建設的效率,減少相關資源的浪費,由此來提升整個工程的經濟效益。在進行負荷預測時,未來經濟形勢、社會發展、氣候條件、氣象因素、國家相關政策等都是影響負荷預測的重要因素?;诖?,就目前我國發展現狀來說,可以按照時間來進行劃分,將負荷預測劃分為短期預測、中期預測、長期預測,分別對應為1~5年、5~10年以及10~20年。其中的短期預測可以對配電網的內容進行調整,中期預測則可以對電力系統的發輸配項目進行規劃與建設,而長期預測也是對整個配電網進行戰略性的規劃與設計。
同時,在進行負荷預測時,可以采用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相互校核等多種方法進行預測。其中自下而上的預測方法就是通過電力企業市場部來收集當地的大用戶報裝信息,同時在進行負荷預測時,還需要通過對全市區的最大負荷,采用回歸分析、線型回歸模型等相關的分析方法,依據市場的變化以及經濟政策等作為參考,從而建立預測模型。例如:在未來兩年某一個企業增加了一條用電量在8.0MVA的生產線,通過預測其增速度來獲取詮釋最大電荷的預測結果。其中對于電量預測可以通過采用平均增長率法、電力彈性系數法、產值單耗法、自適應性指數、回歸分析預測等等多種方法。平均增長率預測這種方法最簡單、計算量最小,但是所預測的結果準確性較低。目前我國普遍使用的都是產值單耗法,不僅符合我國傳統的GDP產值管理理念,同時對其長遠的規劃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
(三)規劃技術應用
在配電網規劃與建設的過程中,配網規劃理論基本成熟,其技術包括了配網規劃、通道規劃以及運行這三類技術。同時,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新技術也在不斷地推出與增加。此外,在配網結構中,還需要不斷地對配網構架進行完善,由此來提升其在運行過程中的靈活、便捷以及可靠性。從近幾年的發展中可以看出,中壓電纜網采用電纜雙環網的穩定性較高。
在配網的組成方面,在進行城市配電線路的改造過程中,需要依據相關的供電模式、功能來進行設計與規劃。同時,從長遠的角度出發來進行考慮。在普通民眾中,可以采用“小容量、多布點”的原則進行配置,將小型的單相變壓器安置在居民社區的周圍,能夠有效地提升整個社區的電能利用效果。同時還可采用雙向負荷開關,以此來實現主備電源之間的自動切換。
而在電纜鋪設時,一般都采用地下通道的方式來進行。同時,還需要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對安裝方式、電纜類型、路徑道路結構等進行適當的選擇。電纜在鋪設的時候需要進行預留或者是預埋電纜通道。此外,對于架空的路徑,需要通過進行大量的研究、通過對道路交通、施工等情況進行全面性的考慮,以此來規劃設計并進行配網的建設。
結語
就目前城市配網的規劃與建設現狀來說,其整體的發展狀況較好,但是在細節方面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在國民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電力的發展已經成為影響社會發展的重大因素之一。因此,在配網的規劃與建設中,需要依據當地的實際情況,綜合其中所遇到的問題進行有效的設計與規劃,以此來提升我國城市配網運行的安全性及穩定性。
參考文獻
[1]高春霞.對于城市配網建設的問題以及規劃的若干問題的探討[J].科技資訊,2012(33):137.
[2]楊躍進,皇甫武軍.配網規劃工程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通信世界,2015(17):195-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