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超
【摘 要】鐵路建設項目時序是鐵路網規劃研究中的重要內容,同時也是政府決策中的關鍵性問題。本文以安順市“十三五”鐵路網規劃所涉項目為例,采用基于熵權的TOPSIS法對項目建設的時序進行測算,并對項目下一步的推進路線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鐵路建設;時序決策;熵權;TOPSIS
0 前言
安順市位于貴州省中西部,是貴州省黔中經濟區的重要極點城市,其北面有成渝經濟區和沿長江經濟帶,西臨滇中經濟區,南面有北部灣經濟區,東邊緊靠貴陽、貴安新區等黔中經濟區核心地區,通過鐵路建設,加強同周邊城市群聯系,加速融入周邊經濟區是安順未來發展的必由之路。根據《安順市“十三五”鐵路網規劃》,在研究年度,安順市境內共規劃了貴安快線、黃桶~百色鐵路、貴陽~興義鐵路、興義~郴州~贛州鐵路和滬昆鐵路安順市區段外遷工程共五個項目,所涉建設資金達315億元,因此合理利用資金,科學決策項目建設時序,確保重點項目優先實施具有重要意義。
1 分期實施原則
按照“圍繞中心、服從大局、加快發展、重點突破”的方針,以省際、省域和市域鐵路規劃布局為基礎,以適應和促進安順市社會經濟發展為目標,以運輸需求為依據,優先考慮對全市經濟增長具有重大推動作用的關鍵性工程,科學合理地安排待建項目。力爭通過20年左右的時間,建成通道順暢、有效覆蓋的鐵路網。在安排項目實施序列時。遵循以下基本原則:
1)通道優先、重點保障
服從和服務于國家發展戰略,重點保障列入國家區際運輸通道和貴州省對外通道中的重點項目。
2)統籌規劃、資源突破
根據鐵路建設投融資模式的新形勢,統籌規劃國家建設和地方主導的鐵路項目,服從貴州省提出“兩加一推(加速發展、加快轉型、推動跨越)”主基調,優先安排資源開發性鐵路項目。
3)效益優先、兼顧公平
全市不同區縣的社會經濟、運輸需求和建設條件差異較大,各項目的效益回報也有較大的區別,在注重項目經濟效益和可持續發展的同時,也要考慮鐵路在扶貧開發和產業布局的重大影響作用,兼顧財務效益和社會效益,全市人民公平平等的享用鐵路公共交通服務,共同構建和諧美麗的新安順。
4)適度超前、量力而行
建設要適度超前,以適應社會經濟和交通快速發展的需要,同時也要把握好實際需求及建設標準和時間,根據安順市財政收入和融資渠道量力而行。
2 分期建設時序
以各規劃項目在國民經濟和路網中的作用、意義為基礎,結合《中長期鐵路網規劃(2016~2025年)》、《貴州省鐵路網規劃》等,按照上節所述有關項目分期實施原則,運用基于熵權的TOPSIS法對規劃項目的建設時序進行排序。
2.1 決策模型
2.1.1 基于熵權的指標權重確定方法
2.2 熵權TOPSIS法
TOPSIS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是一種統計分析方法,通過構造決策問題的理想解和負理想解,以接近正理想解、遠離負理想解作為決策判據,對評價對象進行排序,最終做出決策。在該過程中引入熵的理論來確定指標權重,能夠有效減少決策過程中的主觀因素,提升決策結果的科學性。熵權TOPSIS法的排序決策步驟如下:
相對貼近度越小的項目亦優先實施。
5)根據Ci的大小對評價對象進行排序并做出決策。
2.3 路網規劃項目建設時序
2.3.1 評價指標
本研究選擇經濟效益、工程實施難度、政策導向、項目的可替代性以及社會效益五個指標(U1,U2,U3,U4,U5)作為評價項目建設時序的指標。
1)經濟效益(U1):鐵路項目自身的運輸收入與運營成本之差,通常具有較好經濟收益的項目宜先上馬。
2)工程實施難度[2](U2):區域內地質條件較為復雜,項目中控制工程較多,工程實施受技術條件限制。
3)政策導向[3](U3):與國家及省部級宏觀政策或規劃的符合度,我國鐵路建設項目大多都是由國家和當地政府共同出資興建,因此政策導向對鐵路建設的優先度具有重要影響。
4)項目的可替代性(U4):其它可替代鐵路的運輸方式的狀況,研究范圍內,公路與鐵路是一種既競爭、又協同的關系,共同完成區域運輸需求。
5)社會效益(U5):主要包括對沿線經濟的帶動,對土地的開發以及對就業的促進作用。
2.3.2 建設時序的確定
定義待排序項目集合A={A1,A2,A3,A4,A5},其中A1為黃桶~百色鐵路,A2為滬昆鐵路安順市區段外遷工程,A3為貴陽~興義鐵路,A4為興義~永州~贛州鐵路,A5為貴安快線。
定義評價指標集合U={U1,U2,U3,U4,U5},其中U1為經濟效益,U2為工程實施難度,U3為政策導向,U4項目的可替代性,U5為項目社會效益。對于定性指標,采用0~9進行量化標定,表示程度由弱至強。在指標集合中,U1、U3、U5為效益型指標,U2、U4為成本型指標。
鐵路網項目決策指標值如下表所示。
從上表計算結果可以看出E1 3 項目推進建議 1)黃桶~百色線路走向涉及跨省區縣,建議安順加強與貴州省鐵建辦的溝通,并積極同廣西區相關部門對接,共同推進項目進程。 2)既有滬昆鐵路外遷將極大地改善城區生活環境,同時可考慮利用外遷后廢棄的鐵路區段開行市郊列車,建議下階段開展具體研究。 3)鐵路建設需要大量的投資,目前國家正在逐步進行鐵路投融資改革,建議安順市借鑒國內其他地區投融資模式,建立投融資平臺和投融資政策,加快招商引資。 4)鐵路發展要與國家經濟和產業規劃相結合,在資源開發、農業開發、電廠和工礦企業建設的同時,圍繞鐵路形成一攬子項目群,集中資金,建設產運銷能力匹配的產業鏈。同時深化重點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報告,構建項目盈利模式包裝項目,舉辦項目推介會等形式招商引資。 5)優先安排前期的研究論證和設計工作,為盡快吸引投資創造技術條件。通過科學規劃,合理布局,靈活經營,大力吸引外資,可以進一步加快安順鐵路的發展,并通過鐵路的發展帶動產業和城市的優化布局,帶動就業的增長,提高人們生活和工作效率,實現安順社會經濟的跨越式發展。 【參考文獻】 [1]呂盼,喬怡,葛麗婷.基于熵權TOPSIS法的輸電網規劃綜合決策[J].華北電力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4). [2]丁為.華能大廈巖土工程項目技術風險評價及控制[D].吉林大學. [3]任風玲.中國鐵路投融資政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 [責任編輯:田吉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