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琳+閆丹宇
摘 要 公安機關作為執法部門,其肩負著打擊違法犯罪行為、維護社會穩定與保障人民人身財產安全的重要的社會責任。依法治國是我國重要的決策,在當前社會矛盾多元化,信息化高度發展的今天,作為國家政權的重要組成部分,公安機關能否執法為民,公正、文明、理性與高效的執法成為重要的議題。隨著我國法治化進程的加快,我國的社會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公安機關的執法環境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公安機關執法過程中存在執法方式簡單粗暴、濫用職權、執法不公、適用法律不當等行為嚴重損害公安機關在人民群眾心中的形象。因此,在當前的法治環境的背景下,本文對公安機關執法環境的轉變進行分析,總結歸納當前公安機關執法為民法治化建設存在的問題,從而提出具體的完善對策,為公安機關執法活動的法治化建設提供建議。
關鍵詞 公安機關 執法為民 法治化
作者簡介:賈琳、閆丹宇,哈爾濱師范大學法學院。
中圖分類號:D63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3.392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國行政機關工作的根本宗旨,公安機關作為行政執法部門,執法為民是其工作的基本準則。公安機關執法為民法治化建設是公安機關在法律法規的框架內,采用標準化與程序化而執行職務,保障執法活動的公正、嚴格、公開。執法為民建設一直以來是公安機關強調的,執法的法治化建設是保障公安機關依法執法、嚴格公正執法的關鍵,公安機關執法法治化建設能夠推進中國社會法治化的進程,幫助公安機關樹立公信力,從而促進社會的發展。
一、公安機關執法為民法治化概述
(一)公安機關執法為民法治化的內涵
公安機關執法為民是公安機關工作的根本宗旨,作為行政機關的組成部分,公安機關是維護社會治安與政治穩定的重要力量,公安機關執法涉及的對象廣,在執法的過程中能否堅持依法執行公務,能否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成為衡量公安機關職能的重要指標。公安機關執法為民法治化中包含三個獨立的概念,即公安機關、執法為民、法治化,這幾個概念有著自身特定的內涵,法治化是我國一直追求的社會狀態,法治要求國家行政機關的設立、職權的行使都必須要服從法律。法治要求任何的機關、個人都不享有法律規定之外的特權,法治化是一個動態的概念,各項行為的法治化是依法治國追求的目的。執法為民是“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的體現,執法為民是政府行政執法的立足點與落腳點,要將維護好、實現好最廣大人民的利益為根本,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做好本職工作。
公安機關執法為民法治化建設是公安機關發展的必然趨勢,作為公共權力的行使者,公安機關執法是否能夠體現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否在法治的軌道中直接影響公安機關執法的效果。因此,公安機關執法為民法治化建設是指公安機關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宗旨,在執法工作的過程中堅持以人為本,并且按照法律法規的要求行使本職職能,切實維護好、實現好人民的利益。
(二)公安機關執法為民法治化建設的重要性
公安機關是國家行政機關的組成部分,公安機關的職責是維護社會政治穩定、人民的安全,為社會經濟發展營造一個平穩的社會環境。長期以來公安機關是處于與敵對勢力、社會惡勢力斗爭的第一線,同時公安機關也處理人民群眾內部的小糾紛,共同促進和諧社會的發展。公安機關的執法工作直接關系著公安機關的工作效率,我國的法治化建設要求國家行政機關的行為、國家公職人員的活動必須在法治化的軌道中,公安機關擁有社會事務管理的職權,其權力的行使需要有法律的監督,需要在法治的框架內行使,才能防止權力的濫用,防止出現野蠻執法的情況。
二、公安機關執法為民法治化建設存在的阻礙
(一)執法思想認識滯后
隨著法治化的不斷推進,我國公安機關的執法工作也獲得較大的進步,特別是執法規范化建設以及執法能力、執法水平上有著巨大的進步,但是在執法的工作中依然存在諸多的問題。依法治國是我國的根本國策,依法治國要求公安機關在執法過程中要提升自身的認識,要堅持將執法為民的思想融入到實際的工作中,但是當前部分地區的公安機關執法人員在行使職責的過程中出現暴力執法、野蠻執法的現象,如2015年北方某市的交警支隊在查處車輛雙號限行的執法過程中存在執法方式不當的現象,交警采用巡邏車喇叭與圍觀的車主群眾對罵,視頻曝光后引起民眾的強烈反響。在交警執法的過程中,司機違章應當受到處罰,但是交警采用喇叭的方式與車主進行對罵,嚴重背離執法為民的理念。
(二)執法方式存在簡單粗暴的現象
在公安機關的執法工作中,由于部分的民警工作量大,存在一定的特權思想,對群眾思想工作不重視,在執法的過程中存在盲目追求結果,采用的方式存在變相體罰或者是精神折磨的現象。2015年微博曝光了上海公安的2名干警在未亮明身份的情況下強行進入上海的酒店的房間,導致女住客身體的多處損傷。雖然事后的調查是因為2名干警正在追擊犯罪嫌疑人才對酒店的住房進行核查,但是干警并未對住客出示證件,導致住客的身體受傷,說明干警在執法的過程中并未將群眾的權利放在首位,執法的實體與程序上都出現重大的問題。
(三)執法適用法律不恰當
公安機關執法為民法治化建設需要建設一支高素質的執法工作隊伍,當前公安民警的法律素養高低直接關系著公安機關的法治化建設,在當前我國的公安機關的工作人員選聘上存在一定的問題,許多民警的法律知識并不高,由于缺乏法律專業的知識,對于行業內的培訓又存在敷衍的態度,不積極主動的學習法律法規,導致公安干警在適用法律上存在不恰當的現象。公安機關的干警處理的案件種類多,而且關系著當事人的切身利益,法律法規適用是否恰當,作出的行政處罰是否恰當直接影響行政相對人的利益。但是當前我國的基層民警隊伍中,部分民警缺乏法律知識,在作出具體的行政行為上容易出現適用法律錯誤的情況,導致當事人存在不滿,行政復議與行政訴訟的案件增多。
三、公安機關執法為民法治化建設的完善路徑
(一)執法工作中融入以人為本的執法理念
公安機關執法為民法治化建設需要堅持執法為民的理念,當前公安機關執法工作中存在野蠻執法、粗暴執法的現象,導致民眾對于公安機關的信任度下降,不利于公安機關公信力的提升。公安機關在執法的過程中要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要正確處理人權與職權的關系,在執法的過程中要準確的告知當事人的權利內讓,而且對于執法過程中涉及的證據、物品不得隨意的進行沒收。公安偵查機關的工作人員在刑事案件的偵辦過程中要注重犯罪嫌疑人權利的維護,要明確犯罪嫌疑人享有的權利內容,在訊問犯罪嫌疑人的過程中不得刑訊逼供,也不得進行誘供。
公安機關工作人員在執法的過程中要體現以人為本的執法理念,要樹立人民至上的觀念,在執法的過程中要堅定立場,并且要始終把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首位,在執法的過程中要傾聽人民群眾的心聲,而且要杜絕“走后門”、“找路子”的現象,要真正做到公正執法,為民執法。
(二)加強執法程序規范化建設
公安機關工作人員執法為民的法治化建設必須要求公安機關執法為民的工作在法律制度中運作,加強執法程序的法律化與規范化的建設必須要真正做到堅持法律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在公安機關的工作中堅持任何小事都要按照規章制度辦事,在工作中要制定嚴格的工作標準,在任何細小的環節中都要按照法律法規的程序辦事。在執法工作中要制定嚴明的執法紀律,要制定嚴格的執法工作標準,要明確執法人員的執法權限與執法的責任,在工作中要不斷的對執法工作進行研究,要及時的修訂與補充。公安機關執法為民法治化建設必須要及時的清理部分的法律法規與文件,真正的從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廢止一些與人民利益相背離的法律法規,并且可以通過打造執法品牌的方式宣傳執法程序,通過全國范圍內開展執法辦案的程序化案件的評選活動,從而提升執法隊伍的執法水平。
(三)健全公安機關執法監督機制
公安機關執法為民法治化建設的發展必須要建立完善的執法監督機制,是否真正做到執法為民,在執法的過程中不濫用職權,不以權謀私,必須要通過有效的監督機制來約束。公安機關的執法活動關系著人民的利益,執法監督機制的建立能夠有效的對公安機關的執法情況進行監督,促進公安機關執法工作的透明化與公開化,有效的維護人民的切身利益。公安機關的執法工作涉及的內容較廣泛,要將公安機關的執法工作置于社會監督之下,讓社會各主體能夠對公安機關的工作內容、工作職權、工作人員進行監督,能夠將暗箱操作變為“陽光作業”。
公安機關執法為民法治化建設必須要通過建立一套完善的監督機制,要通過各種渠道對公安機關執法工作進行監督,當前對于公安機關的工作監督除了黨委紀檢、檢察院、人大政協等機構進行監督,還可以通過微博、論壇等社交平臺進行監督,而實踐證明社會上對公安機關執法工作問題的曝光多數是依靠新媒體的監督。通過建立完善的監督機制,對濫用職權、非法執法行為進行監督,并且對非法執法的主體與活動進行曝光,有效的對公安機關工作人員的行為進行約束,促使公安機關的執法活動能夠客觀、公正。
(四)加強公安機關執法人員的法律素養
公安機關執法為民法治化建設必須要提升執法人員的法律素養,執法工作必須要堅持以人為本、堅持人民群眾的利益高于一切,要切實的提升公安機關執法的水平,必須要對公安機關工作人員進行培訓,加強法律知識的教育與培訓,提升執法水平。通過對公安機關執法人員進行法律知識的培訓,能夠提升執法水平的同時提高公安機關工作人員的辦案能力。公安機關的日常執法過程中都需要運用到法律知識,而當前部分的基層干警中存在法律素養低的現象,導致在執法的過程中存在野蠻、粗暴執法的情況。因此要注重對執法人員法律素養的培養,公安機關要采用“學、考、評”的方式提升公安機關工作人員的法律素養,通過培訓以及主動學習的方式,鼓勵干警不斷的學習法律知識,而且由法制部門進行組織,定期進行培訓,提升法律素養。公安機關必須要對執法人員進行考核與測評,要對執法的民警進行定期的考核,并且針對民警考核的成績進行培訓,不斷的提升民警的法律水平。通過開展法律知識的學習活動,在工作的過程中進行普法考試,并且要對不合格的執法人員進行離崗培訓,切實提升執法隊伍的法律水平。
參考文獻:
[1]李曉臨、張震宇、趙俊強、徐輝.論公安機關執法為民的法治化建設.科技經濟導刊.2016(1).
[2]鄭茹心.交警系統服務型警務模式構建研究.山東師范大學.2015.
[3]秦立強、張明、張增新.公安機關堅持執法為民的幾點思考.北京人民警察學院學報.2006(1).
[4]張彩鳳、劉洋.公安執法規范化的法理邏輯.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5).
[5]孫紅軍.中國地方政府法治化:目標與路徑研究.蘇州大學.2016.
[6]李磊.堅持執法為民理念 搞好執法為民服務.森林公安.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