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眾多有關于現代性問題的理論中,安東尼·吉登斯為我們提供了全新的理論視角,他的“斷裂理論”和“盛期現代性”理論等都為有關現代性問題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和價值。本文力圖以其代表性的著作《現代性的后果》為例解讀其現代性理論。
關鍵詞 現代性 后果 全球化
作者簡介:高晨,黑龍江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中圖分類號:B5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3.425
在《現代性的后果》一書中吉登斯圍繞“現代性還是后現代性?”、“什么是現代性?”、“現代性有哪些后果并且應如何解決?”三個問題而展開,為讀者對現代性認識的深入提供了重要的材料。
一、以斷裂理論為出發點的現代性理論
(一)前提:斷裂理論與“盛期現代期”
斷裂理論是吉登斯現代性理論的出發點也是其理論前提,其后他所有關于現代性理論的闡述都是從這個理論前提開始的。吉登斯強調,他的“斷裂”一詞的涵義同歷史唯物主義無關,這種“斷裂”僅僅只是要強調與現代時期有關的一種特殊的斷裂,這種斷裂是指“現代的社會制度在某些方面是獨一無二的,其在形式上異于所有類型的傳統秩序” 。從現代性的外延即全球化的特征以及內涵即對個人日常生活的重要影響兩個方面都可以說明存在斷裂。關于斷裂理論,吉登斯最后闡述了其三方面的主要表現:現代性時代到來的絕對速度、變遷范圍和現代制度的固有特性。
除了斷裂理論,吉登斯還提出了他的一個基本的論點就是“盛期現代期”,他認為“我們實際上并沒有邁進一個所謂的后現代性時期,而是正在進入這一個階段,在其中現代性的后果比從前任何一個時期都更加劇烈化更加普遍化” 。
正是通過這兩種基本觀點的闡述吉登斯表明他認為人類社會正處于現代性時期,這個現代性時期不僅具有明顯的斷裂性特質,而且也正處于前所未有的繁盛時期,因此所帶來的問題和后果也是前所未有的。
(二)現代性的雙重特性
吉登斯認為現代性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其所具有的雙重特性,這種雙重特性就是:安全與危險、信任與風險。現代性的雙重特性不僅是造成現代性嚴重后果的一個重要原因,更重要的是提醒我們想要解決問題必須要正視現代性的雙重特性,對其雙重特性做出制度性的分析。
在這里,吉登斯強調了社會學理論對于認識現代性的后果及解決現代性所帶來的問題具有重要作用。社會學家所提出的生產力告訴發展所帶來的生態惡化問題、極權主義問題以及軍備競賽等問題都是現代性的雙重特性及其后果的典型表現。除此之外,要做出制度性分析解決現有問題必須進一步完善和發展社會學理論。
(三)現代性的動力
吉登斯提出了現代性的四個特征,同時這四個特征也是現代性的動力機制。這四個特征也是動力要素指:時空分離、脫域、信任、反思性。時空分離的主要表現有兩個:第一,日歷在全世界范圍內的標準化;第二,跨地區時間的標準化。時間與空間的分離是辯證的,而時空分離反映在社會變遷上就是脫域。脫域的定義是“社會關系從彼此互動的地域性關聯中,從通過對不確定時間的無限穿越而被重構的關聯中‘脫離出來” ,而脫域機制的基礎在于信任。信任包含了對個人和系統和信心。反思性則是指人在反思性的運用知識的過程中構建了現代性。這四個現代性的特征在相互作用的過程中構成現代性的動力機制。這個機制就是指時空分離、脫域和信任都在其中發揮作用,時空分離使脫域成為可能,脫域中又蘊含信任,信任又對時空分離產生作用,而知識的反思性反作用于時空分離與脫域。在動力機制的不斷作用與發展過程中,現代性也在不斷地演進與發展。
(四)現代性的表現
1.現代性的四個制度性維度:
吉登斯將資本主義、工業主義、監督機器、和對暴力工具的控制作為現代性的四個制度性維度。這四種制度性維度之間也相互影響和發生作用。通過四個維度可能清晰明了的現代性狀態下人類社會是如何組織、運作和發展的,同時也表現出現代性情境下經濟、政治、軍事方面的特征。這里想要特殊說明的是資本主義是根本性的影響因素,資本主義迫使勞動力商品化從而催生工業主義,而資本主義和工業主義又產生暴力手段以維護其統治地位。這里吉登斯也揭示了現代性下資本主義社會的本質。
2.全球化的四個維度:
這里吉登斯通過對現代性情境下全球化問題的剖析深入分析現代性的重要表現。全球化的四個維度是與現代性的制度性維度相對應的,分別是:世界資本主義經濟、國際勞動分工、民族國家體系和世界軍事秩序。可以說全球化的四個維度是現代性四個制度性維度理論的現實表現。這里吉登斯表述了全球化具有辯證性,這種辯證性體現在一方面民族國家體系具有權利及整合傾向;但是另一方面單一的國家所具有的維護其主權統治的需求。另外,文化全球化為現代性制度的全球性擴張提供了重要保障。
二、現代性的后果及解決現代性問題的嘗試
(一)現代性的后果
通過對現代性相關問題的闡釋吉登斯提出現代性所帶了嚴重后果,這在開篇中吉登斯作為理論前提就已提出過。那么“現代性的后果究竟是什么呢?”吉登斯認為核心是信任問題。這種信任問題的來源不僅是現代性的雙重特性造成的,更是脫域機制造成的。脫域機制的產生使信任問題日益突出。從理論層面來看,信任問題的來源是脫域機制,影響因素是體系與個人心理的關系,在這里吉登斯通過對“再嵌入”、“當面承諾”、“非當面承諾”等概念的解釋表明個體之間、個體與組織之間信任關系是如何形成的,最后通過前現代與現代情況的對比表明,在現代性情境下信任問題尤為嚴重,這種信任問題不僅僅表現在個體與外部環境和其他個體之間,更表現在個體自身之中。
從現實層面來看,一方面,從前現代到現代,親密關系發生的變化體現了信任問題;另一方面,在現代社會中個體面對風險的態度,其受風險的影響以及個體面對風險所作出的適應性反映要對體現出信任問題的嚴峻性。從信任問題可以折射出現代性所帶來的各方面的后果,比如吉登斯提到的經濟增長機制的崩潰、生態破壞和災難、極權的增長以及核沖突和大規模戰爭。
從宏觀上講,全球化的擴展帶來辯證性的影響,社會組織如何繼續健康運行面臨考驗;從微觀上講,個體如何在高速發展的社會中獲得安全感,人類對更好生活的追求是否只能止步于物質需求的極大滿足層面?
(二)解決現代性問題的嘗試
在解決方法方面,吉登斯提出了三點理論性的建議:
第一點是“烏托邦的現實主義”,他根據現代性的四種制度性維度設計出烏托邦現實主義的四種維度:即地方的政治化、解放的政治、生活的政治和全球的政治化。
第二點是發揮社會運動的作用,吉登斯認為“社會運動為未來可能出現的轉變提供了重要指針” ,社會運動的類型可以分為勞工運動、生態運動、言論自由或民主運動、和平運動四種。
第三點就是后現代性,吉登斯認為后現代性是對于現代性的制度性超越,后現代性的實現將從根本上解決現代性存在的問題。吉登斯設計出了對應現代性的四個維度的后現代秩序輪廓,即超越匱乏型體系、技術的人道化、多層次的民主參與和非軍事化。
吉登斯在《現代性的后果》中對于現代性的后果做了詳實的闡述,從理論和現實雙重層面為讀者展現了現代性所帶了的危機,在解決方法上面,以現代性的四種維度為核心,提出了相應的解決辦法。
三、對吉登斯現代性理論的評價
吉登斯首先論述了其研究現代性的出發點及其個人獨具特色的理論前提,即現代性的研究要認識其制度性內涵,與傳統社會或前現代社會相比其存在斷裂性的發展特征,同時現代性具有雙重特性,正是這種雙重特性才引發現代性的信任問題。其后,吉登斯論述了現代性的動力機制,即由時空分離、脫域機制、信任和反思性機制四個要素構成的,正是四要素的相互作用形成的動力機制才使現代性得以存在和發展。
再次,吉登斯論述了現代性的四個制度性維度以及其在現實中的典型特征,借此引出現代性的全球化特征并表明全球化也是現代性的重要后果。隨后,吉登斯在深入闡釋了現代性后果,著重論述了現代性的后果,這種后果是以信任問題為核心的,信任問題來源于脫域機制同時又對脫域機制產生作用,這是在理論層面;在現實層面,吉登斯提出了諸如個體安全感、經濟危機、集權主義、生態危機、核戰爭等現代性后果的具體體現。
最后,吉登斯提出了解決現代性問題的構想,理論層面提出了烏托邦的現實主義,操作層面提出了社會運動,制度化層面提出了后現代性實現的暢想。
全書以《現代性的后果》為題名,現代性的后果最簡明的表達究竟是什么呢?可以說最直觀最重要的表現是全球化,全球化的辯證內涵導致了風險的產生,全球化也成為全書論述內容的紐帶。與其說作者希望指出現代性的后果,不如說作者希望提出更好的社會發展模式和人類生活方式。
吉登斯的現代性理論最具特色的就是他結合了新時代新變化下的社會現實狀況,與其他經典理論不同,他的理論更貼近現時代的社會生活,為人們了解現代性提供了更加詳實具體的理論參考。還有一個重要的特征就是他提出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更加具體和具有操作性,而不僅僅只是停留在理論研究層面。當然,正如吉登斯所說的解決現代性問題具有不可預知性和知識反思性這樣的障礙一樣,他的理論受制于當時所處的特殊歷史環境以及他自身的知識閱歷,不可避免的會存在缺點與問題。但是我們之所以對每一個學術研究者充滿敬意,也正是因為他們并不畏懼變化與缺陷,勇敢的為人類更好生活的追求貢獻自己的力量。
注釋:
[英]安東尼·吉登斯著.田禾譯.現代性的后果.南京:譯林出版社.2011.3,18,139.
參考文獻:
[1]喬瑞金,等.英國的新馬克思主義.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2][德]哈爾馬斯.現代性的哲學話語.南京:譯林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