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星宇
摘要:介紹了規模豬場生豬疾病預防的難點及預防措施。
關鍵詞:規模豬場;生豬疾病;預防;控制
中圖分類號:S858.2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273X(2016)12-0035-01
當養豬業的發展模式由原來的散養型逐步向規模化過渡,對于生豬疾病也是由以往的發現疾病然后治療,轉變成了發生疾病前的預防。豬的品種、投入品價格、生豬銷售價格、飼養管理、疾病防控等都能影響一個養豬企業效益的好壞,其中疾病防控是被廣大養殖戶認為最重要的一個因素。
1 規模豬場生豬疾病防治難點
1.1 糞便污染
如果豬圈不經常清理,豬的糞便會一直堆積,滋生細菌,生豬的生活環境臟亂差,這些病原菌也可能會導致豬疾病的發生。
1.2 激素喂養
一些養殖戶沒有養殖知識,對法律法規也沒有明確的認識,通常為了讓豬長得更快、壯,而進行激素喂養,這會使生豬的免疫力快速下降,從而感染疾病的幾率就會升高。
1.3 交叉感染
很多豬是在外地進行銷售的,并且很多小豬也是在外地采購的,因此在購買的過程中一定需要注意疾病的檢疫。另外,在養殖的過程中還要做到定期消毒。
1.4 用藥不當
在為生豬治療或預防疾病的操作中,一些工作人員由于缺乏對藥物的深入了解,常常會在不對的時間進行用藥,或者是對藥物進行隨意搭配,藥量也會出現過多或過少的現象,這不僅不能防止疾病,反而會更加傷害生豬的身體健康,損害養殖利益。同時在疾病診斷過程中也很容易出現誤診的情況,從而導致疾病加重。
在生豬給藥方式方面也常常出現不恰當的行為。給藥方式是治療效果的重要因素。不同的疾病給藥的方式肯定是不一樣的。目前在治療的過程中,基本上是采用注射的方法,在注射的過程中應該減少豬的應激反應。
2 防治豬疾病的措施
2.1 養殖場的科學選址
相關法律規定,養殖場要距離居民區、工業用地1 000 m以上,因為首先豬場應該保持良好的環境,其次是生豬如果感染了疾病很可能會傳染給人類,所以豬場的地址要進行合理的選擇,并實時保持豬場的清潔[1]。
2.2 養殖場四周最好建立圍墻
在進行大規模養殖的過程中,最好要搭建院墻,老鼠以及人類都是動物疾病的攜帶原,所以要限制人員的出入,做好定期消毒檢查。
2.3 保持規模小的養殖群
在豬養殖的過程中,很多養殖戶沒有一定的理論作為依據,在建立養殖場的時候,數量多的一批豬進行統一養殖,這樣,一方面因為競爭導致豬生長受到了影響,另一方面,疾病也會傳染,因此需要保持較小的規模進行養殖。
2.4 盡量減少養殖場動物的種源
目前,在很多地方都會將豬和其他動物進行混養,其實這是一個錯誤的養殖方式,因為畜牧的養殖和水產養殖還是有很大的區別的,占用的空間都是接觸路面,所以在引進新動物作為養殖對象的時候,一定要進行嚴格的檢驗檢疫,防止新的病原侵入[2]。
2.5 免疫程序
2.5.1 種豬 種豬生長到3、4月的時候,要在蚊蟲出現之前注射乙腦疫苗,2頭份/頭;每年注射兩次口蹄疫、豬瘟疫苗,4頭份/頭;每年注射3次藍耳疫苗活苗,4頭份/頭;細小病毒和偽狂犬疫苗根據情況可以選擇性進行。
2.5.2 乳豬 乳豬出生7 d,要注射氣喘疫苗,1頭份/頭;20日齡時注射豬瘟疫苗,2頭份/頭;28日齡注射藍耳疫苗,2頭份/頭;40~45日齡注射口蹄疫苗,1頭份/頭。根據實際情況可適當調整次數,并做好記錄。
3 小結
綜上所述,生豬養殖不僅能夠為人們提供營養的食物,還能促進國家經濟的增長,所以,其健康生長應該得到更多的關注,在養殖過程中要進行合理的疫苗注射,并保證生活環境的干凈、衛生,總之要做好全方位的疾病防控。
參考文獻:
[1] 羅鵬飛.豬場生豬疾病的預防與控制措施分析[J].農技服務,2016(10):115.
[2] 田 原.規模豬場生豬疾病的預防與控制[J].畜牧獸醫科技信息,2015(9):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