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西民
摘 要:教師的職責是教書育人,教書教給學生文化知識,育人便是教給學生做人的道理。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行為習慣與品德的形成有著重大的影響。高中階段的體育教學相對來說要弱勢,因為要面對高考,很多地區和學校在高二的時候已經取消了體育課,為學生的高考做準備,因此體育教學課時緊、任務重,體育教師要想辦法在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品德。
關鍵詞:高中 體育 德育
一、引言
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對學生的培養目標提供了更加清晰明確指向,也對教師的教學提出了更多要求,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不斷創新教育教學的方式方法。一直以來,體育與其他學科相比,受到的重視并不多,這導致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重體育技能的教授,卻忽視了德育內容的滲透。其實,在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內容,可讓學生在體驗運動帶來的樂趣的同時,實現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在高中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的任務是全面的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促進學生生理平衡發展,同時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合作意識和堅強的毅力也是體育教師的重要職責。
我們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品德,要把全面培養學生的素質作為教學工作中的重點,尤其是要注重德育教育。教師要在教學中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體育活動中,在體育活動的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團隊合作精神等等,在身體與精神上面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將德育教育自然滲透到體育教學中。
二、高中體育教學滲透德育教育的途徑
1、結合高中體育教學內容和特點進行德育教育。高中體育教學的內容劃分已經很明確,田徑、體操、武術、球類等項目,按照教學要求所有的課時內容都是要進行教授的,但是限于學校條件,一些項目如體操沒有辦法進行實際教學,而武術教學限于師資條件業也無法教學。但是在實際教學的內容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是實際情況,有的放矢的進行德育教育。比如在教學田徑教學內容時可以提高學生的競爭意識與注意力;在球類運動中,可以組織雙方對抗比賽,鍛煉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也培養學生積極進取、不服輸的精神。在教學中要掌握學生的興趣點所在,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教學中有效的實施德育教育。
2、結合學生的行為與興趣進行德育教育。學生的行為是學生思想活動和內心情感的表現,因此高中體育教師要注意觀察學生的行為表現,把握學生得心理狀態。在集體活動如體育游戲中,有的學生不愿參與,置身事外,教師應該與學生進行一個簡單的談話,了解學生為什么不愿意參加集體活動,有的學生是因為害羞,有的學生是因為自卑,教師在了解情況后根據學生的原因或者鼓勵或者耐心引導,鼓勵學生融入集體活動中,也可以安排一些學生一起陪他,以小組的形式教學,培養學生集體意識與團結力。
3、結合發生的事件進行德育教育。高中生學習任務繁重,體育課也是學生唯一能在運動中放松自己,快樂自己的課程。學生年級小,正處在活力四射的年級,有的時候難免會激情過度,學生之間會發生一些矛盾,尤其是男生在籃球、足球或者其他群體性的、競爭性的游戲比賽中,總會出現一些意外的情況。在這個時候,體育教師要及時妥善的處理,不能簡單的將雙方各打五十大板之后不聞不問。體育運動本身對抗性也是體育的魅力所在,發生沖突或者意外也是在所難免,教師要在事情發生之后,對雙方情況調查清楚,并且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在解決問題的同時提高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達到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的目的。
三、高中體育教學滲透德育教育的方法
1、培養學生終生體育的意識。體育教學在我們的教育體系中一直都處在缺失的狀態下,現在我國大學生的身體素質已經下降了很多,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學生沒有終生體育的意識,當他意識到想要去鍛煉的時候,大多數也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使得他們的身體素質越來越差,比如肥胖比如體質弱。高中是學生進入大學、進入社會前的一個重要階段,很多行為習慣都是在高中時候養成的,體育教師要重視對學生體育意識的培養。體育教師要用自己積極的態度、昂揚的斗志去激發學生頑強拼搏客服困難的意志。德育教育不僅僅是道德品行的培養,也是學生意志、意識的培養。要讓學生正確認識到身體是一切行動的大前提,要重視體育鍛煉,這樣才能在體育的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
2、教學中磨練學生的意志品質。體育課的實踐性很強,體育運動又有很強的對抗性和競爭性,在體育運動中要磨練學生的意志品質。例如長跑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心肺功能還能夠培養學生的意志力,堅持就是勝利;比如在比賽對抗中,要盡一切可能去拼搏,去贏得比賽,培養學生的冠軍意識與拼搏精神,如果比賽輸了也要讓學生保持高昂的斗志,讓學生經受住失敗的考研,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在田徑運動中感受到競爭力與壓力,激發自己的潛力,要讓學生明白規則的力量,對學生進行紀律教育法制教育,增強紀律觀與法制觀念。體育教師要根據教學的特點有目的的實施德育教育,使學生在實踐中磨練意志,增強紀律觀念,培養良好的精神品質。
3、讓學生正確認識自己。人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自己的懶惰、自己的精神松懈等等都是學生成長道路上的敵人,網絡的發展推動了信息的傳播同時也對學生增加了誘惑,如何在新的形勢下讓學生正確認識自己是一個難點。高中階段的學生自尊心很強,不服輸,有拼勁兒,但同時也容易被打擊,經不起挫折,體育教師要把握學生的特點,因勢利導進行德育教育。在體育課中表現良好的學生及時表揚,對不文明的行為要及時適當的批評,注意維護學生的自尊心。在重大體育賽事上如奧運會、亞運會等等,對祖國運動健兒的表現進行點評,以運動員為榜樣,加強愛國主義教育與正確體育觀的培養。
結語
高中階段的學生可塑性很強,是學生形成正確的行為習慣、道德品質的關鍵時期,體育課因其趣味性與運動性深受學生喜愛,每位體育教師應該積極挖掘課程教學中的德育素材,結合教學內容,及時恰當的進行德育教育,把德育教育融入整個體育教學過程中。
參考文獻:
[1]張濤.高中體育教學中的德育滲透再思考[J].內蒙古教育:職教版,2012(12):60-61.
[2].龐印福.如何在高中體育教學中對學生滲透德育教育[J].學周刊,2016,20(7):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