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麗+李助南
摘要:根據湖北省縣級畜產品安全監管工作的現狀,具體分析了基層畜產品安全監管工作存在的問題,提出了進一步完善相應工作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畜產品;安全監管;問題;建議
中圖分類號:S8-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273X(2017)02-0031-02
隨著畜牧養殖的迅速蓬勃發展,畜牧業中獸藥、飼料生產也隨之快速轉型,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任務也愈加嚴峻,相關畜產品安全監管的難度勢必進一步加大,這將嚴重影響和制約養殖業的健康有序發展,同時給社會公共衛生安全帶來嚴重隱患。目前,湖北省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由動物衛生監督部門承擔,在監管的合理性、科學性、持久性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依然存在一些問題,這將直接影響到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成效。分析基層畜產品安全監管現狀,提出相應的改革措施,建立一個完善、科學的管理機制便成為了當前要解決的首要問題。
1 湖北省縣級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防控工作存在的問題
(1)基層機構設置不合理,體制不順,身份不明。2005年,湖北省進行了基層機構深化改革,各鄉鎮均成立了畜牧獸醫技術服務中心,屬非企業中介服務組織,不具備執法管理職能,只承擔公益性技術推廣服務職能,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由縣動物衛生監督所派駐1~3名防疫監督員承擔相關業務的指導、管理、監督執法職能。改革后,原來的干部身份人員眾多,這些人要求上班卻沒有從事監督執法工作的身份和資格,又不能開除或解聘這些人員。
(2)監管面大、人員不足。以襄陽市南漳縣為例,全縣有資格持證從事檢疫監督執法的33人,承擔全縣11個鎮(區)的畜產品安全監管工作。主要靠執法人員上門入戶進行檢疫監管,需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每個鄉鎮只有1~3名防疫監督員負責全鎮的畜產品檢疫監管。以2015年為例,全縣豬、牛、羊、禽出欄(籠)分別達到100.5萬頭、10.3萬頭、28.43萬只、 661.9萬羽。負責全縣所有養殖場、獸藥店、飼料店的監督監管,全縣養殖場4 260家,獸藥店35個,飼料店50家。全年監管養殖場17 300場次以上、獸藥店400場次以上、飼料店460場次以上。全年人均檢疫畜禽22.3萬頭(只、羽),監管企業550家。如此大的工作量,靠現有人員很難完成。
(3)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設施、體系建設不到位。目前,湖北省畜產品檢疫監督的設施設備處于最基本最初級的階段,畜產品藥物殘留檢測、畜產品安全可追溯等縣級都無法完成。鄉鎮只有顯微鏡等最原始的檢疫設備,且這些最原始的器械設施設備都不完備,村級畜產品安全監管無專人負責,處于監管薄弱區域。
(4)經費有缺口,很難吸引人才。鄉鎮畜牧工作經費來自“以錢養事”,近年來農戶減少,“以錢養事”經費也隨之減少,而各類費用卻節節攀升,整個鄉鎮畜牧工作又沒有其他經濟來源,經費存在較大缺口。基層畜產品監管力量薄弱,尤其是鎮、村更加嚴重,基層待遇較低、工作環境艱苦、工作量大,很難吸引到年輕有能力的專業人才,致使基層畜產品安全監管隊伍難以提升。
(5)宣傳力度不夠,百姓畜產品安全意識薄弱。人們對畜產品安全的認識不足,從業人員素質較低。有的養殖戶并不是故意違法,而是源于他們對畜產品安全相關知識的缺乏。如前幾年的“瘦肉精”事件,有很多老百姓根本不知道其是有毒有害的物質。
2 湖北省縣級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防控工作建議
(1)加強基層執法隊伍建設。加強鎮、村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改革,關鍵是要加強鎮、村執法隊伍建設,一方面增加執法人員數量,責任劃分清楚,各司其職;另一方面提升執法人員素質,讓鄉鎮承擔起責任,保證畜產品質量安全,縣、市加強指導監管監督。
(2)加強基層檢疫監督設施建設,監督關口下移。近年來,食品安全問題越來越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重視,目前畜產品藥物殘留檢測主要依靠省、市兩級抽檢,檢測面和檢測量偏小,無法真正起到監管作用。因此加強縣、鎮級檢疫實驗室、相關設施設備建設,提升縣、鎮級畜產品安全檢測監管能力,從源頭把控畜產品質量安全,將極大地提升畜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3)強化執業獸醫隊伍建設。執業獸醫制度實施幾年了,但目前基層執業獸醫制度仍停留在啟動狀態。因此要規范畜產品質量安全,就應該按照國家要求,對飼料店、獸藥店、養殖場執業獸醫配備情況進行逐步完善,用執業獸醫來提升行業素質,同時加強行業的自律。
(4)實行分類監管。對養殖量達到一定比例的養殖大場(大戶),由縣級直接進行監管;普通規模養殖場由鎮(區)進行監管,散養戶由村級進行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