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永良
摘 要:隨著經濟與社會的發展,大學生生活的環境發生了重大的變化,也使大學生的心理特點出現了復雜的變化,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巨大的挑戰。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對學生的發展有重要的意義,對今后的成人成才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各大高校要緊密結合外界可用的資源,不斷改善傳統的教育模式與活動內容,樹立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建立高效的教育體系,全面開創高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讓學生接受文化的熏陶與心靈的凈化,成為社會的棟梁之才。
關鍵字: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挑戰 對策
我國現代化建設的腳步不斷加快,也給學生的發展帶來了多元的機會,同時面對著良莠不齊的事物,對學生的身心健康有著重大的影響。面對新形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還不能很好地適應,還存在一些薄弱環節,因此加強和改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當前的形勢所要求的。廣大高校要認識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以及當前復雜的形勢給教學帶來的困難,具備一定的危機感,從實際來應對新時期的挑戰。那么我將針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淺談新時期面臨的挑戰與對策。
1、建設有效的課堂教學機制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有著實際的教學意義,因此,做好相關的思想政治工作,各大高校可以科學建設課堂教學的機制,比如在各大高校都有開設政治理論課和思想品德課,所以要抓住這“兩課”的有效教學,以課堂為基本陣地,做好思想政治教學。但是在過去的教學實踐中,往往因為課堂教學模式不夠靈活,使得教學作用大打折扣,同時壓抑了學生的積極性,也使學生出現了不夠重視這些課程的現象。這邊也是當前新形勢所要面對的挑戰,如何有效建設好“兩課”課堂,發揮教學作用是各大高校要思考的。我認為要建設好課堂教學的機制,首先要從教學內容入手,在實際教學中,教師不應刻板地規定教材與學習內容,“兩課”都是具有人文特征的課程,不能按照基礎文化學科的教學來發展,教師應該緊密結合社會熱點,運用有效的方法引導學生思考。比如在課堂上教師可以以演講的方式開展教學,要求學生針對時事熱點表達觀點,可以從“現代社會中的老人都是壞人變老了嗎?”或者是“消防員的舍生取義到底是一種怎樣的表現?”等課題入手,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上實際得到表現,切實提高思想政治觀念的覺悟。
2、積極組織社會實踐活動
開展有效的人文教育都不能放過有效的實踐活動,但是從當前的形勢出發,學生們的價值取向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對各個高校而言,如何開展具有實際可行性的實踐活動成為了一大挑戰。現代建設的過程中,涌現出了各種各樣的資源,擾亂了大學生的視野,進而在參與實踐活動的過程中帶來了不小的阻礙,為了實際開展科學的思想政治教育,高校要注重資源的整合與取舍,運用科學的策略積極組織社會實踐活動。比如,現在社會上總是出現著一種崇洋媚外的現象,大家都愿意過洋節,而忘記了本土的傳統文化。于是高校可以從這個點入手,引導學生參與實踐活動,提高對傳統文化的重視程度,能夠發現傳統文化的魅力。那么各大高校可以選擇傳統的節假日,開展送文化進社區的活動,在特定的節日背景下,學生針對節日編排與之適應的節目,深入到各大社區,為大家帶來精彩的表演,同時宣傳相關的節日習俗與傳統文化。在這個過程中,既是加強了自身對傳統文化的認知,也作為一個合格的傳播者,擴大傳統文化的魅力與影響力。
3、加強黨團組織建設
很多人說大學是青春療養院,進入大學之后沒有了教師和家長的監督,有的大學生就會忘記了自己的追求,自暴自棄,虛度光陰,正是這樣的情況為高效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難度。針對這樣的情況,各大高校要借助黨團組織對學生的監督與管理的權利,對學生的生活進行是適當地干涉,避免讓學生誤入歧途。并且黨團組織一直是人們的期望所托,借助他們的監督可以有效幫助大學生找準自己的定位,在一定的教育之下凈化心靈。那么各大高校要積極開展黨課、團課的組織與開設,不僅僅是針對黨員和團員,作為群眾身份的大學生也可以積極參與其中,接受共產主義的先進教學,提升個人的思想政治覺悟,并革新思想政治觀念。那么在開展形式的選擇上,組織者可以用演講的方式來推進活動,在每周選定特點的主題,根據學生的編號輪流進行演講。這樣的方式有助于借助特點的組織弘揚正能量,也使學生切實參與到活動中來,升華自己的見解,提升思想政治覺悟。
4、加強大學生社區思想政治建設工作
一個人的成長與生活的環境是有密切的關系,在當前復雜的社會中,紛亂的事物不斷誘惑著大學生,使得大學生的追求與價值觀念都出現了較大的變化,這也是各大高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挑戰。那么要應對這個挑戰最好的對策,就是加強大學生社區的思想政治建設工作,從根本上改善學生生活的環境,在生活中感受無處不在的正能量,達到塑造精神與凈化心靈的效果。那么在加強社區建設的過程中,各大高校要切實落實“三進”制度,第一“進”就是輔導員進入學生社區,對學生提供直接的引導,一方面是正能量的的指導,另一方面是當學生遇到實際問難時,能夠有專業人士提供有效的幫助,避免學生走進誤區;第二“進”就是學生自治管理組織進入學生社區,這樣的組織進入社區之后將要選拔一定的學生干部,以組織自制的形式開展活動,能夠有效地擴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力;第三“進”就是校園文化進入學生社區,校園文化作為社會文化的重要部分,對開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著積極的作用,以文化藝術的活動來開展,可以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做好精神文明建設,起到文化熏陶的作用。“三進”制度得以落實之后,將有效改善學生生活環境,讓學生的生活縈繞著正能量。
結語:
以上是本人的淺薄見解,總而言之,不斷改善和優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對學生的長遠發展有重要的意義,有助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以及塑造個人崇高的人格與高尚的情操,在將來的發展道路上乘風破浪。所以在當前的新形勢面前,各大高校要將思想政治教育作為一個系統的整體,從教育教學的形式、內容、體制出發,尋找具有針對性的開展模式,互相改進,相互配合、相互協調地共同發展,為提高大學生的思想政治覺悟助力。
參考文獻:
[1].李鳳珠,霍長權.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面對的挑戰及其應對 [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05(01).
[2].黃飛燕.新時期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探新 [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