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祥軍++陳奮超
摘要 在介紹樂東縣芒果主要病蟲害種類的基礎上,總結芒果果實套袋護理技術,并分析套袋效果,以供當地芒果栽培戶參考。
關鍵詞 芒果;套袋;護理技術;效果;海南樂東
中圖分類號 S667.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24-0094-01
樂東縣地處海南省西南部,屬于熱帶季風性氣候。截至2015年,樂東全縣芒果種植面積達1.03萬hm2,投產面積達8 966.67 hm2,總產量11.45萬t。芒果產業是樂東縣大宗熱帶水果產業之一,也是樂東縣農民增收的幾大支柱產業之一。目前,樂東縣種植的芒果品種主要有臺農1號、紅貴妃、金煌、紅芒6號、小象牙、凱特芒、奧芒、鳳凰芒、新世紀等。芒果采收期在2—6月,此時,空氣濕度增大,病蟲害繁殖迅速,每年因病蟲害造成的損失占水果總產量的20%左右。因此,掌握好芒果套袋新技術,減少有毒農藥的使用,是芒果綠色防控的一項物理措施,是芒果提質增量的前提[1]。
1 樂東縣芒果主要病蟲害種類
主要病害有芒果炭疽病、芒果白粉病、芒果細菌性角斑病、黑斑病、芒果枝干流膠病、芒果煤煙病、芒果葉枯病等。主要蟲害有芒果葉癭蚊、芒果切葉象甲、芒果潛皮細蛾、芒果蛺蝶、橫線尾夜蛾、芒果扁喙葉嬋、白蛾蠟嬋等。
2 芒果果實套袋護理技術
芒果套袋是近年來的研究重點,一般在芒果謝花后的幼果期進行套袋,可減少雌蟲在果實上的產卵機會。
2.1 不同品種套袋材料選擇
目前,套袋材料主要有2類,一類是外黃內黑雙層袋,另一類是白色單層袋。
研究結果表明,青皮類品種(臺農1號和粵西1號)采用外黃內黑雙層袋套袋,其葉綠素、類胡蘿卜素含量最低,花青苷含量最高;在常溫貯藏過程中,果皮亮度、色彩濃度顯著高于其他處理,色相角度顯著低于其他處理,使果皮在青熟時呈淺黃色,轉黃指數最高,完熟時呈金黃色,爛果率最低,貯藏性最好,果實外觀品質最佳[2]。
紅皮類品種(Keitt、紅芒6號)采用白色單層袋套袋,其可以表現出品種固有的顏色,果面光潔,果粉較多,在青熟時呈綠色帶紅暈,完熟時呈黃色帶紅暈;果實外觀較好,著色均勻,青熟時呈淺黃色,完熟時呈橙黃色。常溫自然貯藏后,果實的轉黃指數較高,爛果率最低,失重率也較低,提高了果實的耐貯性,貯藏效果最好。果皮葉綠素含量較低,花青苷含量較高,著色較好,果皮亮度、色彩濃度較高,色相角度較高,在青熟時呈紫紅色,而完熟時呈桃紅色,可溶性固形物和含糖量最高或較高,果實內在品質最佳。
綜上所述,一般青皮類品種采用外黃內黑雙層袋,紅皮類品種采用白色單層袋,但也根據市場需要,采用外黃內黑雙層袋來套紅皮類芒果品種。
2.2 套袋時期選擇
與未套袋相比,青皮類品種(臺農1號)不同時期套袋均可明顯降低果實病蟲果率,改善果實外觀,果面光潔,著色均勻,斑點少,青熟時呈淺黃色,完熟時呈橙黃色,降低果皮的葉綠素、類胡蘿卜素含量,提高果實的花青苷含量。不同套袋時期的果皮亮度和色度角顯著高于未套袋果,色彩濃度低于未套袋果,果實的蔗糖、葡萄糖和果糖含量低于未套袋果[3]。
與未套袋相比,紅皮類品種(Keitt、紅芒6號)不同套袋時期在青熟時呈現黃色略帶紅暈,著色均勻,果面光潔,但套袋越晚,果面較粗糙,易發生果銹,與未套袋果無顯著差異。
建議在芒果第2次生理落果后,盡量早套袋,以使果面光潔,盡量減少農藥殘留和病蟲危害。
2.3 除袋時期選擇
對于青皮類芒果品種,采前10 d除袋,果面略帶斑點,果實外觀以未除袋處理果面最光潔,無斑點,呈淺黃色,完熟時,果面呈金黃色。果實內在品質,以采前10 d果實內在品質最佳。不同處理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都很高,均達到18%以上。未除袋對果實品質的影響不大。因此,建議對青皮類芒果可不進行除袋處理,以減少因除袋引起的工作量大、費時費工等問題。
對于紅皮類芒果品種(Keitt、紅芒6號),采前15 d和采前10 d除袋處理的果皮外觀最好,果皮在青熟時呈紫紅色,著色面積達到40%~60%,但有輕微的日灼,完熟時呈黃色帶紅暈;紅芒6號芒果的花青苷和類黃酮含量均以早除袋處理顯著高于晚除袋和未除袋處理。果皮亮度以晚除袋處理的顯著高于早除袋處理,但色相角度顯著低于早除袋處理。拆袋時間越早,紅芒6號果皮顏色著色面積越大。采前10~15 d果實的內在品質最優。綜合來說,紅芒6號芒果品種在采前10~15 d拆袋果實著色最好,果實品質最佳。建議紅皮類芒果品種在采前10 d除袋[4]。
3 套袋效果評估
3.1 對果實著色的影響
對于臺農1號來說,套袋尤其是外黃內黑復合紙果袋處理可明顯降低其果實生長發育過程中果皮葉綠素含量、類胡蘿卜素和類黃酮含量,對花青苷的效果不明顯。白色單層袋的各種色素含量略低于未套袋果。白色單層袋處理的果皮亮度與色彩深度略低于未套袋果,外黃內黑復合紙果袋的果皮亮度顯著高于未套袋果,色彩濃度顯著低于未套袋果。未套袋果的色度角與白色單層袋處理差異不顯著,果實生長發育前期,外黃內黑復合紙果袋的色彩濃度低于未套袋果,后期略高于未套袋果。白色單層袋、未套袋果與外黃內黑復合紙袋的果皮葉綠素均與類胡蘿卜素呈極顯著正相關,類胡蘿卜素與類黃酮均呈顯著正相關;外黃內黑復合紙袋的葉綠素與果皮亮度和色彩濃度均呈顯著負相關[5]。
對于愛文芒來說,外黃內黑復合紙果袋明顯降低了其果實生長發育過程中果皮葉綠素含量、類胡蘿卜素、花青苷和類黃酮含量。白色單層袋的各種色素含量略低于未套袋果。應用外黃內黑復合紙果袋的果皮亮度顯著高于未套袋果,色彩濃度顯著低于未套袋果,白色單層袋處理的果皮亮度略高于未套袋果,但色彩深度略低于未套袋果;不同處理的色度角差異不明顯。白色單層袋、未套袋果的果皮葉綠素與類胡蘿卜素呈極顯著正相關,但外黃內黑復合紙袋處理的葉綠素與花青苷和類胡蘿卜素呈極顯著正相關;白色單層袋、未套袋果的果皮花青苷與色彩濃度呈顯著正相關,類黃酮與色彩濃度呈顯著負相關,但外黃內黑復合紙袋處理的花青苷與類黃酮呈極顯著正相關[6]。
3.2 對果實微環境的影響
白色單層袋是透光袋,其透光率達到62%,外黃內黑復合紙袋是遮光袋,其透光率僅為0.7%。果實套袋后,白色單層袋和外黃內黑復合紙袋的袋內溫度高于未套袋處理果,夜晚不同處理溫度相同。白天,白色單層袋和外黃內黑復合紙袋的袋內濕度低于未套袋果,中午左右,濕度以白色單層袋最低,外黃內黑復合紙袋濕度最高,未套袋果居中。
4 參考文獻
[1] 朱敏,高愛平,陳業淵,等.我國芒果套袋技術研究進展[J].亞熱帶農業研究,2007(2):104-107.
[2] 黃國弟,李日旺,莫永龍.芒果套袋綜合比較試驗[J].中國熱帶農業,2007(3):44-45.
[3] 李端奇,李國,左雪冬.廣西百色地區凱特芒果套袋技術應用[J].中國熱帶農業,2012(4):76-78.
[4] 任惠,朱建華,歐世金,等.臺農1號芒果套袋試驗[J].中國熱帶農業,2006(4):38-39.
[5] 吳健華,羅照西,王成,等.攀枝花凱特芒果套袋栽培技術[J].熱帶農業科技,2015(3):17-19.
[6] 陳興龍.芒果套袋護果技術[J].農技服務,2015(1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