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祁東縣農機局 匡 文
祁東縣農機產業化發展專題調研
■ 祁東縣農機局 匡 文

幾年來,祁東縣農機局全面貫徹中央、省、市、縣農村工作及農機化工作等會議文件精神,在上級業務主管部門指導下,在縣委、政府領導支持下,祁東農機產業發展順利推進。到2016年末,祁東縣農業機械總動力發展到9.633萬kW。油菜生產綜合機械化率達55.1%,水稻生產機插率達32.1%、機耕率達96.6%、機收率達85.3%,農業生產機械化綜合水平達到73.5%。全縣農機合作社發展到46個,其中省級合作社34家,市級合作社7家。農機社會化服務明顯改善,不僅進一步優化了祁東縣農機產業裝備結構,保證了農業生產對機械化的需求,實現了節本增效,促進了全縣農民增收,而且還進一步促進了祁東縣農業產業發展和升級。
(1)資金匱乏。財政對農機化工作經費投入乏力,工作經費嚴重不足,機耕道建設薄弱,項目建設和農機合作社建設等配套資金不到位,造成農機新技術新機具推廣難以開展,嚴重影響各項農機工作順利推進,嚴重影響當前農業產業化發展。
(2)政府對農機化工作的重視力度不夠。基層工作骨干人員得不到晉升,技術人員嚴重斷層,尤其是局機關缺乏中青年干事人才。根據機構設定,祁東農機局參公定編40人,隨著近幾年到齡干部職工的退出,局機關現有干部職工只有32人(班子成員8人),空編8人,且職工年齡結構大部分在50歲以上,還有人體弱多病,祁東農機局借調借用幾年了的幾位人員至今還未能辦好解決待遇的手續問題,存后顧之憂,嚴重影響了干事擔當精神。
(3)農機工作人員待遇低。農機工作人員社會福利待遇與同類單位相比嚴重偏低,其中還有1997~2000年分配到農機系統差額和未撥款“學生”及原差額撥款的農機管理人員共為208人,占全系統58%,至今工資待遇問題還未全面解決;基層站房等基礎設施建設也嚴重滯后,造成上班人員無勁,人員流失,人才隊伍不穩定,嚴重制約農機化事業發展。
(1)加大扶持力度。建議各級政府財政加大對農機化經費的投入力度,切實解決農機工作經費嚴重不足問題,強化大農業融合,夯實機耕道建設,大力扶持農機項目和農機合作社建設,同時結合省農機“五區一園”建設,適時啟動祁東縣農機服務產業園建設,將農機辦公樓、安全監理、人員培訓、技術推廣服務、農機110、農機服務市場等農機社會化服務實行整體搬遷,鄉鎮農機站所危房改造,為農機新技術新機具全面推廣開展提供切實保障,確保農機化各項工作順利開展,全面提升農機化產業發展水平。
(2)足夠重視農機化工作。建議政府加大對農機化工作的重視力度,多舉措提升農機化工作社會地位,穩定基層農機人員隊伍,切實解決農機工作技術人員嚴重斷層問題,落實借調借用到局機關工作的基層工作人員待遇及調入手續問題。全面提升農機基層服務推廣體系建設,盡快想辦法解決1997~2000年分配到農機系統差額和未撥款“學生”及原有差額撥款農機管理人員的工資待遇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