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傳真
國際能源署(IEA)日前宣布,2016年全球經濟增長3.1%,同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為321億噸,連續三年持平,表明人類可以在不損害經濟增長的前提下,達到遏制碳排放的目的。
數據顯示,2016年,美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了3%,達到1992年以來的最低水平,經濟增長了1.6%;中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了1%,經濟增長了6.7%;歐洲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與此前持平。IEA調查給出的原因是,美國和中國的天然氣使用量在增加,煤炭消耗量在減少。此外,中國還擴大了水電、風電及核電的比例。
有外媒日前報道,一個由歐洲火箭科學家組成的團隊稱,他們已建好一款月球登陸艙和兩個漫游車,這些設備將于2018年搭載美國太空探索公司(SpaceX)的“獵鷹9號”火箭到達月球,有望實現首次私人登月。
登陸艙將在月球表面的陶拉斯—利特羅山谷登陸,這一地點距離“阿波羅17號”任務的登陸點非常近——“阿波羅17號”拍攝的圖片顯示這里地勢平坦,很少有石頭“作梗”,不會影響在此登陸的漫游車的速度。漫游車將追尋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月球探險車的足跡。
《自然·能源》雜志3月20日在線發表的一項重要研究成果,報告了首個光轉換效率突破26%的硅太陽能電池。經認證,這種電池實現了26.3%的轉換效率,表明硅太陽能電池的效率達到了歷史新高,更多效率更高的硅太陽能電池板也將在未來問世。
日本鐘化公司研究人員吉河訓太及其同事使用工業兼容的工藝來制造單晶硅太陽能電池,他們的設計能同時增加電池的陽光吸收和電流轉換。按照新方法,研究團隊打破了光轉換效率此前25.6%的最高紀錄,將其提高到26.3%。
英國劍橋大學科學家使用兩種干細胞和一個3D生物支架,首次在體外制造出人造老鼠胚胎。最新研究或將幫助揭示人類胚胎的發育過程,弄清楚不孕不育以及流產的原因等。
此次科學家們讓胚胎干細胞和滋養層干細胞分別發育,再將其混入特殊凝膠基質,兩種干細胞混合并開始一起發育成胚胎。此前的克隆技術雖不需要精子,但仍需要卵子細胞。
俄羅斯特種部隊創始人之一、俄羅斯軍工委員會部務委員會成員奧列格·馬爾季亞諾夫近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俄羅斯未來特種部隊隊員的防彈背心將具備幾種功能,不僅可以保護他們不受子彈的傷害,還能作為電瓶、面具和天線使用。”
目前,科研人員正在開展進一步的研究工作,把軍人的日視夜視系統、通訊系統、供電系統、個人防彈工具等所有系統聯合成統一的整體系統。
瑞士科學家通過納米科學研發了“詳觀”微芯片的全新方法——一種可生成高分辨率集成電路(計算機芯片)三維圖像的技術,而在試驗中,研究人員事先并不知道所涉及的集成電路的設計。該成果將為醫療和航空領域的關鍵芯片生產帶來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