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偉++馬晶晶



摘 要:2016年5月和7月對鹽城主要河流3個斷面進行底棲動物群落結構調查,共獲得6種底棲動物,全部為軟體動物,優勢種為角形環棱螺(Bellamya angularia),優勢種百分比為24.7%。鹽城市主要河流底棲動物多樣性值7月略高于5月,水質生物學評價均處于一般狀態。
關鍵詞:監測 底棲動物 評價
中圖分類號:X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6)12(b)-0082-02
底棲動物是指全部或大部分時間生活于水體底部,因遷移能力弱,被認為是很好的環境指示生物[1-2]。國外于20世紀初期,便開始底棲動物群落與水質狀況方面的研究,其中美國、歐盟等發達國家和地區在利用底棲動物進行水質評價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果[3-4]。我國學者任淑智[5]利用Shannon種類多樣性指數與底棲動物指示生物類群評價水質類別,發現其結果與水化學評價結果相一致。
鹽城市地處蘇北里下河水網地區,河網縱橫交錯,有“百河之城”的稱號。鹽城境內西起蟒蛇河,穿串場河、通榆河,經南洋岸、黃尖至新洋港閘入海,全長69.8 km,流域面積2 478 km2,河面寬度140~240 m,河底寬70~170 m。近年來,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大量污染物排入水體,造成水體污染日趨嚴重,對人類健康和動植物生存造成嚴重的威脅。因此,研究鹽城市區主要河流底棲動物群落結構對水資源的保護與合理利用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時為生物多樣性保護提供基礎的生物監測數據。
1 研究區域
對江蘇省鹽城市區3條主要河流3個斷面進行底棲動物群落結構調查。
2 研究方法
2016年5月和7月分別對鹽城市區3條主要河流3個斷面進行底棲動物群落結構調查(表1)。
2.1 底棲動物調查
使用1/16 m2的彼得遜采泥器定量采集底棲動物樣品,每個斷面采樣1~2次。采集的底泥樣品經40目的篩網現場分選,并用10%的福爾馬林固定,帶回實驗室后鑒定。置于白色解剖盤中挑選出底棲動物樣本,用顯微鏡將樣本鑒定至盡可能低的分類單元[6-7],并計數。
2.2 數據處理
用Excel進行底棲動物群落樣品密度和優勢度計算。底棲動物Shannon-Wiener多樣性指數(H`)評價方法和標準如下(表2):
log2
式中:s為樣品中的生物種類數(統計為生物學的種);ni為樣品中第i種生物的個體數;n為樣品中生物總個體數。
3 結果與討論
該研究,鹽城市區3條主要河流3個斷面共采集到底棲動物6種,全部為軟體動物,優勢種為角形環棱螺(Bellamya angularia),優勢種百分比為24.7%。鹽城市區3條主要河流5月和7月底棲動物群落調查結果見表3。
鹽城市區3條主要河流5月底棲動物密度和多樣性指數均值均低于7月,這表明研究區域內夏季比春季更適合底棲動物的生長;3條調查河流底棲動物群落優勢種均為環棱螺屬,雖然環棱螺屬于軟體動物類群,而王備新等[8]研究發現其屬于耐污值相對較高類群。同時,兩次調查3條河流水質生物學評價結果均為中度污染,這可能表明鹽城市主要河流水質污染狀況差異較小,且3條主要河流水質狀況和生境條件均不利于底棲動物的生長。因此,急需采取生態修復措施,用于改善河流生境條件,從而保護水生生物生長以及水生生物多樣性的提高。另外,建議政府有關部門進一步加強對鹽城市區主要河流污染防治工作,合理開發利用水資源,以期減少人為干擾對人類健康和生態環境服務功能造成的威脅。
4 結語
水生生物多樣性是反映水體綜合環境狀況的一個重要指標,目前鹽城市3條主要河流底棲動物群落結構簡單,多樣性較低,需加強對沿岸工業企業的監管力度,并加強對水生生物的監測。
參考文獻
[1] Gordon BR.The value of benthic infauna in marine pollution monitoring studies[J].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1987(18):581-585.
[2] Chainho P,Costa JL,Chaves ML,et al.Seasonal and spatial patterns of distribution of subtidal benthic invertebrate communities in the Mondego River,Portugal-a poikilohaline estuary[J].Hydrobiologia,2006(555):59-74.
[3] Growns JE,Chessman BC,Jackson JE,et al.Rapid assessment of Australian rivers using macroinvertebrates: cost and efficiency of 6methods of sample processing[J].J N Am Benthol Soc,1997,16(3):682-693.
[4] Hering D,Buffagni A,Moog O,et al.The development of a system to assess the ecological quality of streams based on macroinvertebrates design of the sampling programme within the AQEM Project[J].Intern -ational Review Hydrobiology,2003,88(3):345-361.
[5] 任淑智.京津及鄰近地區底棲動物群落特征與水質等級[J].生態學報,1991(3):262-268.
[6] 梁彥齡,王洪鑄.環節動物寡毛綱小蚓類[M]//尹文英等著.中國土壤動物檢索圖鑒.北京:科學出版社,1998:90-98,476-480.
[7] 陳義.中國動物圖譜,環節動物門多毛綱[M].科學出版社,1959:39-62.
[8] 王備新,楊蓮芳.我國東部底棲無脊椎動物主要分類單元耐污值[J].生態學報,2004,24(12):2768-2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