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明
摘 要:隨著當前高校體育的不斷改革和創新,情緒調節法成為了游泳教學中發展的必然結果。情緒調節符合當前體育課程的教學目標,游泳教學具備環境的獨特性,更會引起學生的緊張心理,因此情緒調節的作用也就進一步明顯化。該文對于情緒調節教學的重要性進行闡述,并提出其在游泳教學中實施的可行性。
關鍵詞:情緒調節教學法 游泳教學 價值研究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6)12(a)-0152-02
游泳教學與常規的體育教學存在著一些差別,需要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保持冷靜并放松心情,尤其對于專業的游泳運動員來說,情緒調節直接對于其綜合成績有所影響。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升,人們對于游泳項目的關注以及參與程度越來越高,因此游泳成為了學生的必修課之一。但根據調查顯示,在運用傳統方式對學生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不易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的提升,由此可見在教學方法上進行改革是十分必要的。
1 情緒調節教學模式相關分析
在高校的體育教學過程中,融入情緒調節的教學方式有助于將學生的主體地位進一步提升,從而使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克服心理障礙和恐懼,提升對于游泳學習的積極性。情緒調節的教學模式將目標設計作為先導,來對學生的生理特征進行調節。在情緒調節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對情景進行創設,也可以設定一些目標,并在其間加強教師的引導,從而使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將自身的特點與情緒進行良好的結合,以保證學生在心理健康情緒正常的情況下,增強他們對于專業技能的掌握。
當前情緒調節教學法仍處于初步發展階段,尚不完善,因此還需要在今后的發展中對于其中存在的問題逐步進行完善。存在的問題主要如下:第一,情緒調節的標準無法界定,情緒的調節受到學生主觀情緒的影響十分明顯,因此每個學生對于情緒調節的能力以及標準不同,教師在這一過程中無法進行準確的界定。第二,由于當前情緒調節教學法仍不夠完善,因此可以對其進行支持的理論較少,并沒有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我國的學生具備其自身的特點,這就要求在今后對于情緒調節教學法進行發展的過程中要結合大學生的現狀,從而進一步提升其合理性。
2 情緒調節教學在游泳教學中實踐的必要性與可行性
當前游泳成為了學生的必修課之一,但其發展中存在著一些弊端,即課時較少且學生的興趣較低。因此為了使以上問題得到改觀,就需要人們重視情緒調節教學法的應用。
2.1 情緒調節教學符合體育課程新目標的要求
在新課標的要求下,游泳教學的過程中要致力于對學生的終身體育觀念進行培養。鑒于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需要對學生游泳的技巧進行提升,還需要對學生的運動興趣進行提升。由此可見情緒調節法與體育綜合目標相吻合,在今后的發展過程中二者應相輔相成、共同促進。因此在今后的游泳教學中應將情緒與體育目標相結合,在游泳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對學生有用的技巧進行提升,幫助學生克服恐懼,還要培養出良好的水下運動情緒,從而幫助學生對游泳的動作進行良好的發揮。體育教學的新目標是隨著人們對于體育認識不斷發展的必然結果,高校體育的教學不單單是對于學生體育項目技能的提升,還是對于學生終身體育觀的培養,由此可見采用情緒調節教學方法是十分必要的,應在今后的發展過程中積極推廣。
2.2 情緒調節教學滿足高校游泳課程教學特點
游泳對于學生肢體上的協調程度要求較高,在游泳的過程中學生主要借助于肢體實現在水中前進,與陸上運動存在著較大的差異,這就要求學生能夠良好地對于肢體的水下運動進行適應。而部分學生對水存在著恐懼心理,這就為水下運動造成了相關的心理障礙,從而制約了學生對于水下肢體運動的適應。通過調查顯示,我國將近三成的學生在游泳課中對水會產生恐懼心理,而造成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就是學生對于游泳的認識不全面,并且存在著自卑心理。在我國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已經受到了廣泛的關注,教師在這一過程中不斷地進行努力,從而對學生的心理健康進行調整,但是效果不是很顯著。因此在游泳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不斷地將情緒調節融入教學,幫助學生克服內心的恐懼,從而使學生學習的綜合效果得以提升。只有不斷地幫助學生克服對水的恐懼心理,才能夠使學生更好地對相關的技巧進行學習和應用。由此可見,情緒調節教學是十分必要的,也是高校在進行游泳教學的過程中所必需應用的教學方法之一。
游泳不僅能夠對于學生的身體素質有所提升,還能促進學生意志以及品格的提升,對于學生今后的學習以及生活都有著良好的促進作用,因此教師更要對游泳教學予以重視。在傳統教學方法中,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很少對于學生的情緒變化進行觀察,教師的一味講解和學生的一味接受成為了課堂中主要的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教師在基本技能的教學過程中,由于示范較少,學生的實踐機會也較少,因此會產生層次感,學生難以良好地進行掌握,這會進一步增強學生對于下水的恐懼感。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首先對于學生的情緒進行調整,再對相關的技巧進行分解以及示范,并且加強學生的實踐,從而使學生對于動作有所理解,而不是一味地模仿。總之,游泳教學過程中融入情緒調節,有助于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促進學生情緒的調節,加強技巧的掌握,并且真正體會到游泳過程中存在的積極意義。
3 結語
通過文章的分析可見,情緒調節法對于游泳教學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克服內心的恐懼,還有助于學生對于游泳技巧的掌握以及意志力的提升。這一教學方法的提出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各大高校都對其進行了應用,但如何在應用過程中提升教師對于學生情緒的針對性調節,以及如何調節等相關標準進行統一制定還需要在今后的發展過程中不斷進行完善。
參考文獻
[1] 廖婷,袁麗丹.高校普修游泳教學中運用情緒調節教學模式的可行性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2,2(24):39-40.
[2] 劉潤良.情緒調節教學模式在游泳訓練中的應用探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5,5(20):37-38.
[3] 廖婷.情緒調節教學模式在游泳教學中的實驗研究[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4(5):66-70.
[4] 劉一珩.情緒調節教學模式在高校游泳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6(16):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