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慶雯
體育鍛煉是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既可以充實業余文化生活,又可增強身體素質。冬天天氣寒冷,大家怕冷,不愿意出門運動。到了春天,很多老人就喜歡出門鍛煉身體了。您進行春季健身需要注意以下三點:
一、循序漸進:量身選擇運動方案
春天氣溫開始回升,但在乍暖還寒的初春時節,老年人運動要循序漸進,不宜運動量過大。建議多參加增強心肺功能的鍛煉,比較適宜的運動首先推薦步行。走步可以使老年人的經絡得到疏通和暢通。每次鍛煉以30至60分鐘為宜,但應量力而行,循序漸進,根據自己身體的情況來確定步行的速度和時間。在鍛煉身體之前,要先進行10分鐘左右的準備活動。走路時,您可以擺臂,這樣一是可以提高平衡性,二是可以增加活動量。無論選擇哪項運動,其運動幅度和運動量都要根據身體條件自行調控。鍛煉要有計劃,掌握好分寸,根據個人的體質,增減運動量,切忌運動過于劇烈。鍛煉之后,應做5~10分鐘的整理活動或自我按摩,以防肌肉僵化。天氣好的時候,多在室外進行運動,可以享受陽光,促進鈣質吸收,對預防老年人常見的骨質疏松很有裨益。
二、注意保暖:春捂秋凍須謹記
春季鍛煉有個問題需要強調:春季氣溫回升,大量致病菌開始繁殖,且早晚溫差較大。而隨著年齡增長,老年人的各項生理機能也在逐漸減退,對氣候變化的適應能力較差。這時刻意的“春捂”就顯得尤為重要。在運動過程中,老年人衣著要盡量松軟輕便,貼身保暖,可根據自身體質,結合溫差,隨時增減衣物。鍛煉后,微微出汗即可,避免大汗淋漓,還要注意不可在風口處著涼,預防感冒。
春季也是慢性疾病特別是心腦血管病的復發、高發季節,鍛煉過程中尤其要注意強度,切不可做劇烈運動,不要猛蹲猛起,時刻注意防滑,避免突然摔倒。如果老年人患有諸如心臟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或者身體肥胖;或有吸煙的習慣,請在制訂運動計劃之前咨詢醫生。
三、講求科學:鍛煉時間和地點有講究
老年人春季戶外運動增加,鍛煉身體時要選擇合適的時間和地點。進行戶外運動時要留意周圍環境,注意交通安全、天氣變化、路面是否平整以及是否有可疑的陌生人。切勿到過于偏僻的地方進行鍛煉,宜選擇離家較近且有良好通訊、交通條件的地方,以便有突發情況時能及時求助或報警。霧霾嚴重時應盡量減少戶外運動。在市區生活的老年人,應避免過早晨練,建議鍛煉時間為早9點以后。
春季適合老年人做運動健身。您在參加體育鍛煉時,要根據身體狀況做好防護,避免運動造成的不必要傷害。抓住春天這個美好的季節,積極鍛煉,增強體質。
[貼心提示1]如何在運動中避免受傷?
剛剛開始運動時,請從低強度開始,并緩慢增加強度;飽食后至少等2個小時再開始做強度較大的運動;請穿著合適并舒適的鞋子和寬松的服裝,但不要太寬松,以免刮住其他物體導致受傷;每次運動前務必做一些低強度的熱身運動;每次運動前、運動中和運動后都要適當飲水。
[貼心提示2]如遇以下情況,請立即停止運動及時處理或就醫:
胸部、頸部、肩部或手臂等任何部位出現疼痛或壓力;感到頭暈或惡心;肌肉痙攣;關節、腳、腳踝或者腿部出現劇烈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