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尿酸高,前段時間在網上看到有人說喝蘇打水可以防尿酸高,尤其適合吃海鮮比較多或者有高尿酸血癥、痛風的人。請問這種說法是否靠譜?
廣東 錢先生
答:這種說法有一定的道理。蘇打水實際上是稀釋后的碳酸氫鈉溶液,經常飲用蘇打水確實可以促進尿酸的排出,從而降低血尿酸水平。
痛風是指尿酸析出后沉積在關節或腎臟等部位,引起疼痛發作的一種病癥。痛風患者應用碳酸氫鈉片的主要目的是堿化尿液,使尿酸排出,防止腎結石的形成,減輕尿酸鹽對腎臟功能的損害。但是,把碳酸氫鈉片當做降尿酸藥物長期服用是不正確的,因為任何藥物都有應用范圍,只有下列情況才適合用碳酸氫鈉片:
急性關節炎發作 急性關節炎發病前常是血尿酸的高峰期,此時尿液中的尿酸也隨之增高。當急性關節炎發作時,由于關節的劇烈疼痛,反射性地引起腦垂體加速分泌促腎上腺皮質激素。所以急性關節炎期和關節炎后5~10天是尿液中尿酸濃度比較高的階段,在這期間用碳酸氫鈉片非常必要。
血尿酸水平顯著增高 在腎臟功能正?;?/p>
受損害不嚴重的情況下,尿酸的濃度常與血尿酸的水平和應用促進尿酸排泄藥的用量呈正相關。也就是說,血尿酸愈高,促排尿酸藥用量愈大,尿中尿酸的濃度愈高。所以當血尿酸增高,同時用促排尿酸藥時,用碳酸氫鈉片有利于堿化尿液,減少尿酸結晶析出,可以保護腎臟不受損害。
腎結石形成 有人做過統計,腎結石出現在痛風關節炎后和發生關節炎前之比為3∶2。尿路結石可以引起血尿、腎絞痛,也可以無任何癥狀。不論腎結石發生在何時和有無癥狀,只要伴有高尿酸血癥,適當用些碳酸氫鈉片是必要的。因為用碳酸氫鈉片能提高尿液的酸堿度,可以溶解尿酸石,也可防止新尿酸石的形成。
尿pH值降低 尿酸以游離和結合兩種形式存在于尿液中,尿酸兩種狀態的多少取決于尿液的pH值。正常人的尿呈微酸性,pH值為6左右。當尿的pH值在6.75時,90%以上的尿酸為游離狀態;pH值降至4.75時,90%以上的尿酸以結合形式出現在尿液中。這種結合形式的尿酸鹽,可以沉積在腎實質中,堵塞尿路,或形成結石,損害腎臟功能。
一般認為,當pH值降至5.5以下時,可以用碳酸氫鈉片,使pH值維持在6.2~6.8,其值不超過7.0,否則易發生鈣鹽結石。碳酸氫鈉片不適合心功能不全、腎功能不全和高血壓患者,因為鈉負荷過重會加重病情。由此可見,蘇打水可以預防痛風,但要注意臨床適應證,以及使用的劑量。最科學的辦法是定期監測尿pH值,這樣才能使蘇打水更合理有效地發揮它的抗痛風作用。
脾虛有什么表現?
我最近臉色發黃,有朋友說我是肝臟出了問題,有朋友說我是脾虛。我去查了肝功能,肝功是正常。如果是脾虛,還應有哪些表現?應如何調養?
黑龍江 周先生
答:脾胃負責運化水谷,人吃飯喝水以后,就是通過脾胃消化吸收里面的精華,轉變為氣血,所以說脾胃是“氣血生化之源”。脾一旦有毛病,身體就不能實現這種轉化,人吃進去的飯、喝進去的水,不能正常運化,無法供給五臟六腑營養,于是血液減少了,其結果就是臉色變白變黃。中醫認為,出現了病色的黃,首先要考慮是脾胃出了問題。
脾胃出了毛病,癥狀主要可概括成8個字:納呆、腹脹、腹瀉、便溏?!凹{呆”的意思就是不想吃飯,也吃不多、吃不香,這是脾胃功能減退最明顯的特征;腹脹的特點是不吃不脹,吃一點東西就發脹;腹瀉就是拉肚子,如果水和糞能分開叫“腹瀉”,水和糞均勻混合在一起但不成形叫做“便溏”。如果發現自己有這幾種情況,就該懷疑自己的脾胃是不是出了問題,盡快就醫。
脾胃一生都在辛辛苦苦為我們工作,輸送營養,生化氣血,所以飲食應當適量,多吃易于消化的食物,不暴飲暴食、忽冷忽熱,不偏食,注意調整情緒,這些都是保養脾胃的要訣。
出現脾虛,就要調養和治療。古人發明了很多易消化的食物,如藕粉,對于脾虛的人來說很適合,老年人更應該家中常備。另外,把面粉炒熟了沖水喝也有健脾的作用。治療氣虛的“四君子湯”,也能用來健脾益氣,用黨參或人參10~15克、炒白術10克、茯苓30克、甘草3~5克,熬在一起,補益脾胃的效果很好,且藥性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