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濤+許陵

摘要:在衛星通信IP業務中,傳統的靜態路由在網絡結構或者鏈路流量發生變化時,無法自動地進行調整而需要人工干預。動態路由則可以適時交互路由信息,從而智能地調整路由路徑,因此動態路由技術能夠提供更佳的解決方案。
關鍵詞:衛星通信;動態路由協議;RIP
1.動態路由研究背景
傳統的衛星網中常使用靜態路由來實現IP業務通信。靜態路由需人工干預配置的路由信息。在網絡結構或者鏈路流量發生變化時,操作人員需重新配置相關路由器的路由信息。靜態路由的特點決定了它使用時會有局限性。
動態路由則由路由器動態更新路由表,能夠根據網絡運行情況的實際變化智能地進行調整。動態路由依靠路由器對路由表的維護及路由器之間適時的路由信息交換來動態獲得路由信息。因此動態路由技術在衛星通信IP業務中能夠提供更佳的解決方案。
2.RIP協議簡述和IP業務模型
RIP是基于距離矢量算法得出最佳路徑的動態理由協議。大部分廠商路由器都支持RIP動態路由協議,其配置簡單,適用于小型網絡(小于15跳)等特點。RIP有兩個版本:RIPvl和RIPv2。RIPvl不支持變長子網掩碼和無分類域間路由,RIPv2則都支持。
RIP通過UDP數據包對RIP分組信息進行接收和發送。RIP規定,網關以30s為間隔通過廣播方式發送一次報文。為了防止出現網絡擁塞,發送后續的分組時會增加隨機延時,如果在180s內未收到相鄰路由器RIP信息,則認為該路由器的路徑無效,會從路由表中刪除該路由器路由信息。
如圖1所示,IP業務模型,寬帶MODEM,IP加速器和以太網交換機在衛星通信IP業務中不具備IP報文的尋路工作,只做比特流的透傳和差錯控制??梢詫⒌孛嬲綢P業務模式進行簡化,簡化為通過兩個路由器wAN口冗余備份互聯的兩個網絡。IP雙鏈路互為備份,兩個鏈路正常工作,均衡分載IP數據流量。其中一個鏈路發生故障時,另外一個鏈路仍然有效,從而提高IP業務傳輸的可靠性。路由aWAN口之間依靠動態路由協議交互路由信息。
3.模型規劃和動態路由協議的應用
路由器的WAN口實現與對端路由器wAN口互聯,本地劃分多個vLAN,實現與本地面站IP業務互聯。這里劃分3個VLAN,VLAN100為video視頻網絡,VLAN200為IP話音網絡,VLAN300為IP數據的局域網。
如圖1所示,將模型劃分為兩個自治邏輯區域。兩個邏輯區域通過衛星通信鏈路進行連接。兩個邏輯區域自己的路由器均使用RIP協議。RIP協議使用V2版本,支持變長子網掩碼和無分類域間路由,使用組播uDP協議傳遞路由信息,能節約網絡資源。
衛星地球站A和衛星地球站B中對路由器RIP動態路由配置和路由表的顯示(以衛星地球站A為例)如下.
ROUTER 1路由配置和路由顯示
Router RIP(啟動RIP協議)version 2(運用RIP V2協議)
network201.201.1.0 network 201.201.2.0
(網絡互聯KIF0/0,F0/1的網段)
Network201.201.11.onetwork201.201.12.0network201.201.13.0
路由表中c代表本地直連的網段。Rf代表通過RIP獲得的網段,[120/1]表示路由管理距離為120,路由的度量數值即跳數是1,第四部分表示下一路由IP地址,第五部分表示經路由器wAN口的接口。
由此路由表可以得到,Routerl通過RIP動態路由協議得知了與Router2直連的3個網段,除此之外,還有5個直連網段。Router2與Routerl的路由表類似。衛星地面站A與B所連接IP網段都可以通過路由表找到相應的路由信息,從而實現IP業務的通信。
4.結語
在衛星地面站IP業務模型基礎上,通過衛星傳輸鏈路,應用RIP動態路由協議,管理者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形成不同的子網段,實現它們之間的互聯互通。各子網傳輸路徑由動態路由協議提供。所有子網的IP業務信息經由路由器進行匯聚,通過空間通信鏈路進行傳輸,根據動態路由協議生成路由表,從而實現衛星通信中多種IP業務的同時傳輸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