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美慧
摘 要 以JCR2015收錄的90種光學期刊為研究對象,利用ESI數據庫得到入選期刊的學科領域及排名、總引文、高被引論文、熱點論文的相關數據,同時得到未入選ESI期刊的高被引論文數據,按國家進行統計分析,指出各國在光學領域的科技期刊競爭力差異,以為期刊工作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 ESI;JCR;光學期刊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7)180-0018-03
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期刊引證報告,簡稱JCR)[1]是一個提供基于引文數據的統計信息的多學科期刊評價工具,其中期刊的相關數據主要包括影響因子和文章發表后被引用的快速程度指標立即指數,以及有關引用模式和一般源數據的信息。JCR分為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兩個版本,分別涵蓋了83和52個國家或地區以及176和56個學科領域。目前,直接利用JCR對期刊進行分學科[2-4]、分地區[5-6]的研究已廣泛展開。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SM(基本科學指標,簡稱ESI)[7]基于Web of ScienceTM核心合集中期刊論文的發表數量和引文數據,可以提供22個學科領域中被引頻次排在全球前50%的國家或期刊、前1%的作者和機構的排名、論文產出、總被引頻次、高被引論文、熱點論文等信息。由于其數據來源是最近十多年的滾動統計結果,并且每兩個月更新一次,所以ESI可以實時評價國家、期刊、作者、機構在所屬學科的競爭力[8-10]。但是,Web of Science與ESI對于學科領域的劃分有很大差異,前者更為精細,因而在專業科研人員中廣泛使用。利用ESI對JCR中基于Web of Science分類的某一學科期刊分國家進行數據計量分析,可以深入了解不同國家在該精細化分學科的期刊入選ESI情況,從而評估其科研績效和實力排名,但目前尚未見相關報道。本文以JCR2015收錄的光學期刊為例,利用ESI對比分析各國在光學領域的科技期刊競爭力差異。
1 數據來源及方法
以JCR2015自然科學版本中的光學期刊為研究對象,即“Category Schema”選擇“Web of Science”,“Select Categories”選擇“OPTICS”,共計90種期刊,分別得到期刊所屬國家及影響因子。在ESI(更新日期為2016.7.14,數據周期為2006.1.1—2016.4.30)中,以期刊名稱為篩選條件分別檢索90種期刊,可以得到入選ESI期刊的學科領域及排名、總引文量、總被引頻次、篇均被引頻次、高被引論文量、高被引論文總被引頻次、高被引論文篇均被引頻次、熱點論文量、熱點論文總被引頻次、熱點論文篇均被引頻次,還可以得到未入選ESI期刊的高被引論文量、高被引論文總被引頻次、高被引論文篇均被引頻次。將以上數據錄入EXCEL中,按國家分別進行統計與分析。
2 結果分析
1)90種光學期刊入選ESI的總體情況。JCR2015收錄的90種光學期刊共來自13個國家,從期刊數量看,美國以39種排在第一位,隨后分別是英國(13種)和荷蘭(12種),中國僅有4種,與俄羅斯并列排在第5位,而埃及、韓國、烏克蘭僅有一種期刊被收錄;從影響因子看,英國的Nature Photonics以31.167遙遙領先,中國的Light-Science&Applications以13.6緊隨其后,第三位是美國的Advances in Optics and Photonics(12.368),我國的另外3個收錄期刊Photonics Research(3.179)、Chinese Optics Letters(1.899)和Journal of Infrared and Millimeter Waves(0.266)分別排在第13、32和86位;從所屬的ESI學科領域看,期刊數量從多到少依次為物理(44)、工程(30)、材料科學(6)、計算機科學(4)、生物學與生化學(3)、化學(2)、臨床醫學(1)。
從表1看出,入選ESI期刊數量最多的是美國,高達25種,排在第二、三位的分別是英國(11種)和荷蘭(8種),我國僅有Chinese Optics Letters入選,而埃及、俄羅斯、韓國、日本、烏克蘭、新加坡均沒有期刊入選。在影響因子方面表現出色的Light-Science &Applications未能入選,主要是因為創刊較晚,而ESI排名是基于近10年的總被引頻次數據得到的。此外,入選ESI期刊的平均影響因子與JCR收錄期刊的平均影響因子互有高低,并無必然規律可循。
2)90種光學期刊中入選ESI期刊的總引文、高被引論文、熱點論文情況由表2可見,在入選ESI期刊的總引文量方面,美國以139 280篇高居榜首,荷蘭以29 342篇排在第二位,排在最后的是波蘭(484篇)。篇均被引頻次最高的是英國(10.45),其次是美國(8.86),其余各國均低于平均水平(8.13)。波蘭和羅馬尼亞均無高被引論文,中國僅有一篇,其被引頻次為33,美國和英國的高被引論文分別高達483篇和419篇,同時也僅有美國和英國有熱點論文,分別為3篇和16篇。由此可見,在入選ESI的光學期刊中,美、英兩國實力最強,所發表文章的參考價值遠超其他各國,并且是光學領域科研熱點的風向標。
3)90種光學期刊中未入選ESI期刊的被引情況。在90種光學期刊中有37種未入選ESI,但其發表的文章中也有引用頻次很高的,例如:中國的Light-Science &Applications共有26篇高被引論文,美國的Advances in Optics and Photonics共有9篇高被引論文;從高被引論文的篇均被引頻次看,最高的是荷蘭的Photonics and Nanostructures-Fundamentals and Applications(374)和Journal of X-Ray Science and Technology(266),其次是美國的Advances in Optics and Photonics(212)和Journal of Laser Applications(115)。這些期刊雖尚未入選ESI,但所刊登的文章中仍有不少極具影響力的,值得關注。
3 結論
當前,基于Web of Science、ESI和InCites數據庫的引文分析工作已在出版領域廣泛展開,這為國內外高校及科研部門研究學科建設、科技論文水平、科研評估等提供了定量數據。本文著眼于JCR2015收錄的90種光學期刊,利用ESI從多個方面對比分析了各國在光學領域的競爭力,將有助于期刊工作者更為深入地了解我國光學期刊存在的不足及今后的努力方向。
參考文獻
[1]湯森路透.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EB/OL].http:// ip-science.thomsonreuters.com.cn/productsservices/ jcr/.
[2]朱紫陽,張艷,潘魏偉.2003—2012年JCR大氣科學(氣象學)源期刊學術影響力的研究[J].氣象科技進展,2014(5):66-69.
[3]王曉峰,華力為,丁潔,等.JCR 2011收錄光學期刊分析及關于我國光學期刊發展的思考[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3(3):437-440.
[4]楊露.傳播學SSCI期刊的文獻計量學分析——基于JCR(2014)的研究[J].新聞界,2015(23):30-33.
[5]方紅玲.基于JCR的中、日、印、韓SCI期刊引文指標對比研究[J].情報探索,2016(2):63-70.
[6]張芳英,劉志強.2009——2013年我國55種SCI收錄的英文期刊JCR指標分析[J].學報編輯論叢,2014:317-320.
[7]湯森路透.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EB/ OL]. http://ip-science.thomsonreuters.com.cn/ productsservices/essentialscienceindicators/.
[8]顧東蕾,邱家學.基于ESI的中日俄韓科技期刊競爭力比較研究[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4(12):1504-1508.
[9]邱均平,楊瑞仙.基于ESI數據庫的材料科學領域文獻計量分析研究[J].情報科學,2010(8):1121-1126.
[10]郭雪梅,常紅.基于ESI天津地區“211工程”高校科技競爭力評價體系研究[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4(1):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