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于鑒+楊雨航+黃競萱+劉侃+田晨佳+龍馳騁
摘 要 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傳統的圖文可視化手段對數據新聞的推動力較弱,新型可視化手段的出現,是數據新聞發展的新契機。《奔跑在“一帶一路”的男神》是第二屆中國數據新聞大賽的優秀作品之一,本文試圖對此數據新聞中用到的新型可視化手段進行研究,分析新型可視化工具的特點、優勢,分析新型可視化手段作用于數據新聞的積極作用,探究兩者之間究竟產生了哪些“化學反應”。
關鍵詞 數據新聞;可視化手段;HTML5;MG動畫;扁平化數據圖表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7)180-0044-02
何為數據新聞?關于數據新聞的概念尚未有個完善的解答,但單從字面上理解,可以看出,數據新聞是“以數據為依據的新聞報道”。數據新聞是基于數據的抓取、挖掘、統計、分析和可視化呈現的新型新聞報道方式[1],是可視化手段和數據分析技術對傳統新聞滲透后的結果。
筆者總結出數據新聞的生產過程大多從關鍵字數據提煉、數據挖掘開始,然后通過數據過濾方式,從海量數據中篩選出有價值的數據信息,再通過可視化手段進行數據新聞視覺化,最后整合包裝,以一個故事為主線生產加工成完整的數據新聞作品。
1 數據新聞可視化手段
以第二屆中國數據新聞大賽優秀作品《奔跑在“一帶一路”的男神》為例,主要結合2015年初至2016年初習近平總書記就“一帶一路”戰略建設出訪歐亞非各國歷程,展示習主席出訪各國所帶來的戰略合作成果,通過數據分析圖表的形式表現“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和發展。
在表現形式上,一是選取的可視化工具是如今流行的H5(HTML5),其優點是可以融合多種可視化形式于一體,同時可以與信息受眾達成交互式體驗,受眾可以得到更高的新聞還原度。二是利用MG動畫形式,展現數據圖表分析結果,動畫比文字或普通視頻更易于得到受眾的注意,MG動畫從視覺上更容易讓人接受。
在內容上,內容不單單是簡單的文字數據,而是將文字轉化為原創手繪插圖和扁平化的圖表,從美觀和閱讀性上高于文字,同時也更能引起受眾的閱讀興趣。不僅如此,此數據新聞采用“習大大出訪歷程”為一個故事主線,采用故事劇情的發展,使整個新聞更加具有可讀性和趣味性。
2 對可視化工具的解讀
何為可視化?可視化(Visualization)是利用計算機圖形學和圖像處理技術,將數據轉換成圖形或圖像在屏幕上顯示出來,并進行交互處理的理論、方法和技術[2]。簡單來說,可視化就是將抽象或者難以直觀反映的數據通過圖形、文字、圖像等方式呈現在移動設備端或PC端。我們正是通過一系列可視化工具,才能得以直觀地從數據新聞中獲取信息。
以《奔跑在“一帶一路”的男神》作品為例,整個作品采用H5作為展示平臺,運用MG動畫和扁平化圖表作為數據展現形式。通過對數據的提煉、篩選、分析,再用以上可視化工具進行加工,最終得出適用于新媒體傳播的數據新聞。
2.1 MG動畫
作為現今十分流行的視頻形式,MG是動畫設計與平面設計相結合的產物。簡單的動畫能夠更直接的表現數據動態變化,動態的可視化方式更易使讀者愿意主動接受信息。MG動畫在數據新聞領域使用十分常見,如新華網在對一些經濟類新聞進行報道時,僅有一些數據文稿,而未采集相應視頻,就會采用MG動畫的形式,既彌補了真實影像的不足,又帶來了生動形象的動畫畫面。在作品《奔跑在“一帶一路”的男神》中,運用MG動畫對習主席出訪的成果進行總結性的數據分析,比文字更加直觀的傳遞給受眾。
2.2 扁平化
扁平化設計的核心概念是去除冗余、厚重和繁雜的裝飾效果。它已經被廣泛運用于數據新聞當中,如人民日報微博常采用九圖的形式,運用扁平化圖表解讀數據新聞。扁平化圖表為數據新聞帶來的直接好處是信息直觀簡潔,真正做到人人看得懂的數據新聞。
2.3 HTML5
HTML5,簡稱H5,這里的H5更多的含義是可視化手段,而不是技術語言。H5作為一種交互式場景應用,最大的特點就是交互能力。簡單的一個鏈接,可能在微信朋友圈形成成千上萬的轉發分享。在H5建立的場景應用當中,通過讀者的指尖滑動、觸動或者搖一搖,即可實現頁面變化或者圖文切換,并且H5常配以背景音樂或視頻,目的是運用更多的媒介來傳達信息,增加內容豐富性。H5這樣一個媒介平臺,其實是圖、文、音頻、視頻的融合體。在《奔跑在“一帶一路”的男神》作品中,只需指尖的滑動翻頁,便能“重溫”習主席出訪之路。
3 可視化手段與數據新聞產生的“化學反應”
3.1 更易接受的閱讀習慣
新媒體的迅速崛起,為數據新聞可視化方式的革新打開了契機。傳統數據新聞的可視化一般是數字信息或者是看起來專業而又復雜的數據圖表。利用H5、MG動畫以及扁平化圖表可以提煉數據,將復雜的數據信息轉換成普通讀者都看得懂的圖文或者動畫視頻。在新媒體時代,碎片化的閱讀習慣已經深入人們生活。當大量的數據信息向讀者“轟炸”過來時,也許只有順應時代發展的可視化手段才能幫助數據新聞找準“目標”。
3.2 更易讀懂的輕量級數據分析
數據新聞既然作為新聞,其目的除了要傳達數據信息以外,自然也要像新聞一樣讓大多數人讀懂。復雜數據分析結果如果不具備專業能力,一般讀者難以看懂。可視化手段是原始數據分析的“包裝紙”,通過對原始數據的篩選、提煉,再用可視化手段進行美化,便能得到較為簡單、普通受眾能夠接受的輕量級數據分析。可以說,如果沒有可視化的過程,復雜而專業的數據分析根本不可能作為新聞讓普通受眾看到。
3.3 更具創造力的新聞作品
可以想象,沒有通過可視化的數據新聞會是什么模樣。滿篇都是數字,一段文字中會出現無數個百分號,沒有圖形來表述數據的變化,只有“增加”和“減少”的字眼。這樣的一篇新聞,別說是讀者,就連作者本人可能在寫稿時也會被繞暈。但可視化數據新聞的出現改變了現狀,如MG動畫、H5、扁平化圖表等可視化手段讓原本冗雜的數據文本變成了人們更易接受的動畫、交互場景應用、美觀的圖表信息。作者通過可視化手段實現了將“枯燥”轉化為“有趣”。
4 結論
有人說,現在的新聞還是注重內容為王,也有人說新聞也要順應時代發展,以技術為先。但在新媒體迅速崛起的今天,數據新聞的發展和可視化技術手段息息相關,新型可視化手段的出現也決定著數據新聞的發展趨勢。因此重視可視化手段與數據新聞的結合,是數據新聞發展過程中必不可少的,諸如MG動畫、H5、扁平化圖表設計等可視化手段對數據新聞的推動效果也是不言而喻的。更合理更創新地將可視化手段應用于數據新聞,相信會產生更佳的“化學反應”。
參考文獻
[1]方潔,顏冬.全球視野下的“數據新聞”:理念與實踐[J].國際新聞界,2013(6):73-83.
[2]劉杰.數據新聞可視化敘事初探[J].科技傳播,2013(16):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