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冰
摘 要 本文根據高校圖書館建設工作實際,提出了圖書館數字化發展的觀點,并提出數字化建設面臨的現狀問題,并說明實現高校圖書館數字化建設的措施,供高校借鑒。
關鍵詞 圖書館;數字化;數字資源;人力資源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7)180-0046-02
當今時代是計算機網絡迅速發展的時代,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平臺已經成為大眾的日常生活工具,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都發生了質的變化,在信息化、網絡化、數字化的時代下,數字圖書館應運而生,并已經成為高校圖書館發展的必然趨勢。高校圖書館如何完美實現轉型是擺在眼前亟須解決的課題。本文在對數字化圖書館發展的現狀下,進一步探討今后高校圖書館數字化建設的途徑,并探討相關有效性措施。
1 高校圖書館數字化建設現狀與特點
“數字圖書館”是用數字技術處理和存儲各種圖文并茂文獻的圖書館,該詞由英文Digital Library翻譯而來,實質上它是一種多媒體制作的分布式信息系統,把各種不同載體、不同地理位置的信息資源用數字技術存貯,以跨越區域面向對象的網絡查詢和傳播的一個大型信息系統。
數字化圖書館的特點主要有:一是資源共享化。高校圖書館的資源不僅要滿足學生學習的需要,也要滿足教師的教學研究需要,要實現快捷查閱,因此數字化圖書館要不斷拓展更新知識資源,確保能夠滿足學生和教師的需要。二是傳遞載體網絡化。數字化圖書館不僅靠紙質資源,而是通過計算機網絡實現信息傳遞。三是資源數字化。數字圖書館較傳統圖書館最大的區別就是把各種形式的信息通過數字信息的方式轉化。
目前,我國各大高校圖書館基本實現了借閱、索引數字化,一定程度上得到很大發展,但是也存在一些問題不可忽略。首先,是資金投入不足,硬件與軟件設備落后。其次,是重復建設導致資源浪費。數字化圖書館如果缺乏合理的協調規劃,沒有形成適合自己的特點,不能達到真正意義上的資源共享,會造成不同程度的資源浪費。在此,高校圖書館數字化建設大多是隨波逐流,未真正從內而外地形成數字化管理,缺乏專業高素質技術性人才和管理人員也是面臨的主要問題。
2 發展數字化圖書館的舉措
2.1 注重數據庫的建設和數字化資源的完善
數字化資源是數字化圖書館建設的基礎和前提條件,如果沒有完善的數字化資源,那么數字化圖書館的建設也只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所謂數字化資源指的是要做好兩方面的工作,一是館藏資源數字化,即將全部或者大部分的館藏資源通過數字資源的形式展現給學生和教師,實現目錄檢索、主題檢索和全文檢索,以達到資源利用最大化;二是社會資源館藏化,即不僅要滿足于已有的數字資源,還應根據本校實際,搜集更多能被利用的社會資源,還可根據教學和科研的需要,對相關的教學參考書、學術期刊作數字化技術處理,在此基礎上建立全方位搜索引擎,實現網上輕松閱讀和下載。
所謂個性數據庫,就是立足于學校的特點,如政法類院校要數據庫建設中要以政法資源為主,師范類院校以師范類資源為主,并廣泛吸納其他資源,從而形成包括學術學位論文數據庫、教師學術教學成果數據庫、院校館藏書目數據庫、學生檔案數據庫等內容的大型綜合數據庫。個性數據庫突出的是“人無我有,人有我全,人全我精”,一定是有特色的,有個性的,但是個性數據庫很難建立的原因主要有數據收集難、資料整理難、數據庫連續性強,正是因為這幾個原因,很多高校不愿意涉獵個性數據庫這一領域,高校要取得領先的科研成果,培養全面的人才,就要有強大的信息資源。要做好這一點,圖書館必須將收集普通出版與收集本校各種信息資料相結合,從而逐步建立自己的個性數據庫。
2.2 改善硬件條件
數字化圖書館發展,硬件先行,硬件設備建設要具有前瞻性,既要滿足當前圖書館發展的需要,又要留有足夠的發展空間,充分考慮到高校圖書館數據庫容量,最大限度地滿足師生訪問館藏資源、網上資源的需求。因此在選擇技術應用產品的時候要具有一定的先進性,在充分考慮到系統靈活性的同時,要避免單點故障,以保證系統的可靠和數據的安全,且便于維護。
2.2.1 加強多媒體閱覽室服務器和客戶端建設
運行數字圖書館的軟件系統、檢索數字資源和支持各項輔助功能。這臺服務器主要承擔數字資源數據檢索、查詢任務,因此所承受的數據量是非常大的,除了強大的數據處理功能外它還必須具有通暢的I/O通道和磁盤子系統。所有通過網絡連接服務器的計算機都可以作為數字圖書館的客戶端,通過服務器提供的數字圖書館服務來瀏覽圖書等信息。由于系統采用B/S結構,所以對客戶端的計算機要求非常低,普通個人PC機都可以正常使用。
2.2.2 建設高性能的網絡系統
目前,各地高校相繼建設校園局域網,建議網絡主干采用千兆以太網,同時配備高速以太模塊為主干的交換機和交換集成器,能基本滿足日后數字信息包括多媒體信息傳輸和交換的容量 之需。
2.2.3 書廳電子化建設
除了通過網絡和客戶端進行學校館藏資源的共享,還應加強借書廳、閱覽室的數字化建設。以往單一的印刷型載體書廳難以滿足讀者需要,如果書廳配備一定數量的聯網工作客戶端,那么書廳便兼顧紙質圖書借閱和電子圖書閱覽的雙重功能,實現印刷型、電子型文獻資源的共享和綜合查閱,使讀者在同一時間點便可以通過媒體網絡獲取最多的電子資源,滿足多方面的信息需求。
2.3 提高現代館員的素質和能力
在高校圖書館的數字化建設中,硬件設備基礎是重要因素之一,但能否取得良好的效果還要取決于圖書館員的素質,能否將這些設備充分發揮應有的作用,為讀者服務。傳統圖書館對館員的素質要求主要是以圖書理論的掌握熟練程度和對書目存放位置的熟悉程度為主,而數字化圖書館里的館員不僅僅只是以前單純的“借借還還”,需要掌握必備的計算機網絡技術知識,以及熟悉操作某些數字系統,成為信息資源管理者、信息分析者、信息提供和傳播者、信息導航者,因此對館員的能力和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建立數字化圖書館必須確立“以人為本”的發展要求,將傳統圖書館的“人書結合”模式轉換位“人機結合”模式,通過兩方面來提高自身的素質和能力。首先是更新知識結構。圖書館管理人員不但要具備扎實的圖書館學知識基礎,還要熟練掌握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通訊技術,并應涉獵知識產權保護和計算機網絡安全等相關知識,通過計算機和計算機網絡為獲取知識和提供服務。目前,仍有許多高校的圖書館仍然禁錮在傳統的館藏借閱模式中,很多圖書館工作人員學歷低、非圖書館專業畢業,因此圖書館的發展必須要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弊端,要注重對現有人員知識能力素質的培養,熟悉現代網絡技術,使其緊跟時代展的步伐。其次,要改變服務理念,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讀者處于劣勢地位,要主動到圖書館內搜集資源,而數字圖書館的建設無疑為讀者搜索資源提供了便利,這也要求圖書館工作者要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為讀者提供個性化服務,從而實現現代圖書館作為信息中心的價值。
3 結論
高校數字化圖書館的建設既要注重資源建設、硬件建設和管理者素質的培養,又要量力而行,因“校”制宜,充分考慮到教師和學生的需求及學校的現實情況,不應搞“面子工程”,要以突出數字化資源的特色為主,科學規劃、準確定位、特色鮮明、逐步推進。量力而行,充分利用現有的人力資源、財力資源和硬件條件,在建設網絡信息資源中發揮的效能達到最大化,做到“有所為,有所不為”,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信息資源共享。
參考文獻
[1]柴榮.高校數字圖書館的建設和發展[J].大眾科技,2010(7):208.
[2]盧險峰.加強地方高校圖書館數字化建設簡論[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1(11):79-81.
[3]孫濟慶.高校圖書館數字化資源的定位和體系[J].上海高校圖書情報學刊,2001(2):16-18.
[4]孫瑞華.談數字圖書館的特點和功用[J].大學圖書情報學刊,2001(3):40-41.
[5]韓克勤.地市級公共圖書館如何應對數字圖書館的到來[J].圖書館建設,2001(5):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