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雨
領袖之道
在主場以102比95擊敗雄鹿之后(2月28日),騎士在二月的比賽全部結束了。
因為全明星周末假期,騎士在這個月一共打了11場比賽,他們贏下了其中的9場。出色的進攻成了二月騎士最明顯的標識,119.1的進攻效率問鼎聯盟,59.9%的有效命中率和63%的真實命中率都遠高于排在第二的金州勇士。
如果說一月的騎士(7勝8負)是一副毫無生機的樣子,那么二月的他們就像是一頭睡醒的雄獅,隨時準備著撕裂眼前的一切。而這一切轉變,都離不開那個熟悉的名字——勒布朗·詹姆斯。
詹姆斯本月一共出戰10場,率隊取得9勝1負。他只有兩場比賽的命中率低于六成,其余比賽全部打出了極其高效的籃球,有三場比賽將自己的投籃命中率控制在了七成以上。并且在這十場比賽當中,勒布朗七次拿到兩雙,一次拿到三雙,有兩場助攻數達到了15次以上,其中一場17次助攻締造了生涯新高。
單月場均得到25.9分、7.2個籃板、10.6次助攻,投籃命中率和三分命中率分別高達63.7%和56.8%。同時期助攻數排在聯盟第二,僅次于約翰·沃爾的12.6次;投籃命中率排在同期聯盟第二,僅次于卡佩拉的78.1%;三分命中率排在同期聯盟第二,僅次于科沃爾的58.9%。(以上數據設定單月至少出場5場,場均投籃出手超過5次)。
理所當然地,詹姆斯當選為二月東部月最佳球員,這已經是他職業生涯第34次得到這項殊榮。更可怕的是,這也是詹姆斯連續第六年在二月當選東部月最佳球員。
在本賽季初期球迷經常調侃詹姆斯打起了養生籃球,但是按照現在球隊對他的依賴程度來看,騎士23號的擔子其實更重了,這一點從他的場均上場時間幾乎是聯盟第一就能看出來。
在對于團隊的貢獻上:當勒布朗在場時,球隊的進攻效率為120.8,防守效率為106.9,百回合凈勝13.9分;當他下場之后,進攻效率下滑至115.1分,防守效率跌至116.6分,百回合凈負1.5分。當詹姆斯在場時,球隊的有效命中率會從58.2%提升至60.6%,真實命中率從62.2%提升至63.4%。
勒布朗在場或不在場,牽動著騎士的整個攻防體系。而和賽季前半程相比,詹姆斯到底提升了他的哪項技能?答案是他的中距離投籃。
自從回到騎士之后,詹姆斯的投籃穩定性就一直受到外界的詬病,尤其是到了2015年季后賽,他的三分命中率突然大幅下滑。一度有過論調認為是詹姆斯解雇了自己在熱火時期的投籃助教才導致自己的投籃效率下降,但在這個月,他的投籃展現出了在熱火時期連續六場30+得分命中率超六成的風采。
在面對對方“防突放投”的策略時,詹姆斯之前的表現并不怎么樣,四到六英尺內無人防守的投籃命中僅40%,六英尺無人防守的完全空位投籃更是離譜的39.6%。但在整個二月的十場比賽里,詹姆斯將自己面對四到六英尺無人防守的投籃命中提升到了五成,六英尺以上無人防的大空位更是達到了56.3%。
出色的投籃把握性為詹姆斯自身樹立了非常強的外線威脅,也為他的突破提供了更多更廣闊的空間。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騎士并不像勇士和火箭那樣,會為了取勝瘋狂投三分。但事實上,當我們翻開數據,會發現這支在大半個賽季中一直坐穩東部第一的球隊對三分球的依賴遠超我們想像。賽季至今,他們場均出手33.7次三分球,命中13.1次。這兩項數據都僅次于火箭排在聯盟第二;而他們的三分命中率達到了38.8%,僅次于馬刺依舊高居聯盟第二。考慮到馬刺場均三分出手次數比騎士少一些,說“騎士是三分投得最多的球隊中投得最準的那一個”,似乎也沒什么不對。
對于那些崇尚老派籃球、崇尚身體對抗、喜歡聽到籃下肌肉碰撞的人來說,三分球是一種投機取巧的方式,不是真正的籃球。但無論你喜不喜歡三分球,它的確主導了整個聯盟。
如今排名聯盟前四的球隊(勇士、馬刺、騎士和火箭)都堪稱是三分大隊。波波維奇總說不喜歡三分球,但他顯然也順應了時代的變化,就連保羅·加索爾都開始頻繁拉到三分線外出手了。
這就不難理解,三分球的紀錄為何被頻繁改寫了。自1985年之后,NBA常規賽中只出現過22次單場三分球命中數超過20次的比賽,其中10次是在本賽季出現的,而球隊球隊單場命中三分球數紀錄剛剛成為騎士的囊中之物。
3月4日的飛亞特蘭大飛利浦球館,騎士在客場以135比130擊敗老鷹。本場比賽第四節還剩1分17秒時,科沃爾借特里斯坦·湯普森的無球掩護兜出來接詹姆斯傳球命中三分,將比分改寫為127比123。這一記三分球,不禁讓科沃爾作為老鷹舊將奠定了比賽的勝利,更是騎士全場比賽的第25記三分球。全場比賽,騎士三分球46投25中,以高達54%的命中率打破了NBA常規賽球隊單場三分球命中次數的紀錄。
如此一來,由火箭與掘金共同保持的,單場24記三分的紀錄,就這樣被騎士超越。值得一提的是,在季后賽中,相應的紀錄也由騎士保持,而且對手和數字也完全相同:2016年5月5日,在東部半決賽第二場中,騎士全隊三分球45投25中,打破了季后賽球隊三分球命中數的紀錄。而就在那場比賽之后,騎士又轟進了21記三分球再下一城。整輪系列賽,騎士場均命中19.3記三分球橫掃對手。
時隔303天后,當騎士復制歷史時,更讓人感到匪夷所思,因為凱文·樂福和J.R.史密斯——兩個以三分見長的家伙——還因傷沒出現在球場上。
“我們有許多偉大的三分射手,對于球隊來說,要做的就是在合適的時間,把球傳到這些家伙的手里,然后,他們就能按部就班的把球一個個扔進籃筐。這是他們的工作,而目前的成果,無非是工作后的產物罷了。”詹姆斯在談及球隊的三分球時,輕描淡寫。
對于騎士而言,三分球并不是他們的全部,但卻是贏球的利器——即使他們不像火箭那樣視三分如命,但三分球還是將他們推向了東部第一的寶座。
陣容升級
在騎士主場同熱火的比賽上(3月7日),新援安德魯·博格特將迎來賽季首秀,但意外的事情隨之發生,他上場還不足一分鐘,便因為左腿脛骨骨折而下場。相比意外輸給對手而言,博格特的無限期休戰顯然是更大的打擊。
然而就算沒有澳洲中鋒,用《克利夫蘭老實人報》的記者瓦爾頓的形容,本賽季騎士的陣容深度也是隊史47年之最。
當騎士陣容完整時,博格特也大概會是球隊的第10人。毫無疑問,這是令人驚嘆的陣容深度,到了季后賽,泰倫·盧甚至可以使用九至十人的輪換陣容。而過去兩年的季后賽,騎士的正常輪換人數是八個,甚至七個。
比如在2016年的總決賽上,騎士只有七位球員的場均出場出場時間超過8分鐘,這個數據說明了克利夫蘭的主力球員都處于超負荷運轉。而他們的對手,勇士差不多是十人輪換,其中有八名球員至少場均出戰12分鐘。
而在2015年總決賽,勇士更是有10個球員至少場均出戰10分鐘,騎士則受傷病困擾,雖然也有八名球員場均至少出戰18分鐘,但關鍵的是當時的莫茲戈夫和詹姆斯·瓊斯都得到重用,而且歐文在受傷的第一場比賽里打了43分鐘。
詹姆斯在那輪系列賽里場均出戰45.7分鐘,投丟了創系列賽紀錄的118記投籃,同時也成為了史上第一個總決賽得分、助攻、籃板領跑系列賽的球員(2016年他再次做到)。
但現在,即便J.R.史密斯和凱文·樂福因傷無法出戰,騎士依舊可以應付眼前的局勢。一個重要原因是騎士在今年一月得到了聯盟歷史最佳三分射手之一的科沃爾。此前在老鷹時,科沃爾因為運動能力和三分穩定性下滑,出場時間被壓縮,場均只能貢獻9.5分,三分球命中率為41%。而來到騎士后,科沃爾已經打了23場比賽,場均11.3分,三分球命中率高達50%。他在騎士23場比賽已經命中了66個三分,而在老鷹32場才命中65個。
“科沃爾已經在球隊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盧說,“我們還有兩個新人(德里克·威廉姆斯、德隆·威廉姆斯)和兩個傷員。這將會是一個過程,但當我們擁有出色的球員時這就會是一個偉大的過程。”
德里克·威廉姆斯只是騎士用十天合同簽下的球員,他的表現算是意外之喜。賽季前半程在熱火效力時他場均得到5.9分和2.9個籃板,命中率39%,三分球命中率29%。而來到騎士后,德里克場均已經能得到10.5分和3.4個籃板,命中率提升到了56%,三分球命中率都升至38%(所有數據都截止到3月4日)。如今德里克已經成為了騎士隊板凳席上的中堅力量,騎士也和他簽約到本賽季結束。他的表現不禁讓人們想到了2015年初騎士從尼克斯交易到J.R.史密斯,直接從毒瘤到奪冠拼圖。
相比而言,德隆的到來是讓壓在騎士胸口的那塊石頭總算落了地——去年休賽期德拉維多瓦離開后,騎士終于尋找到完美的替代者。
巔峰時期的德隆是場均可以得到“20+10”的頂級控衛,在杰里·斯隆的調教下,當時在爵士效力的他把一手擋拆傳切配合打的風生水起。身體強壯,雖位居控衛一職,但面對任何一個同位置選手,德隆都可以打出碾壓式的錯位感。但他的球風又不失靈性,他的體前變向迅捷且大幅,持球變向晃動過人堪稱德隆最強殺手锏。
當然了,這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自從2012年腳踝滑膜炎變的嚴重之后,德隆的腳踝傷就一直在反復地發作,治療和疼痛不僅折磨著他的內心,更讓曾經支撐他急速變向的腳踝變脆弱不堪。
但騎士為什么還這么迫切的想要得到德隆呢?那就是他們需要他的組織能力,進而可以最大程度的減輕詹姆斯的壓力。
作為一名老將和昔日超級控衛,德隆的大局觀不會隨著時間的變化而消失。本賽季之前為小牛效力時,他通過擋拆發起的個人進攻,每回合可以拿到0.9分,雖然算不上頂級水準,但也比聯盟里71.6%的人要來的出色。詹姆斯通過擋拆每回合可以拿到0.96分,歐文則是0.93分,對比之下,對于德隆擋拆得分的能力也就有了一個較為清晰的概念。
當年的卡洛斯·布澤爾與梅米特·奧庫,是德隆最好的兩個內線搭檔,一個能內切完成得分,一個能外彈完成投射,內線聯合翻江倒海。而在騎士,他可以在銜接段找到同樣的配置——湯普森和弗萊——前者在擋拆進攻當中,作為拆開順下的球員,每回合可以拿到1.25分,這是他進攻當中最重要的一環;后者作為更喜歡撤出三分線投籃的大個子,每回合也可以拿到1.08分,同樣比聯盟里多數的“墻”要來的優秀。
即便沒有這兩個擋拆選手,騎士一樣可以為德隆配備一個完美的搭檔,那就是詹姆斯。
德隆加盟之后,詹姆斯終于不用再像過去的幾個月里做的那樣,無窮無盡的在半場陣地當中通過突破撕扯空間,來為隊友做嫁衣了。他就可以重新回到上賽季的那個角色,更多的在德隆身邊打無球繞切。利用自己的空手跑位為球隊創造更多戰術空間的同時,也減少了自己在與對手直接硬碰硬過程當中的損耗,算是一舉兩得。
無論如何,能夠在買斷市場用一份底薪合同簽下德隆,這樣的牽手方式對于克利夫蘭而言,堪稱完美。事實上,騎士得到博格特的過程也堪稱是“打劫”,澳大利亞人先是被小牛交易到76人,然后被買斷后,才有機會選擇來到克利夫蘭。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騎士都在去追逐一名護筐使者。而博格特擁有聯盟中最好的低位頂防能力,以及他的身高和肩寬所帶來的巨大的籃下防守面積,是騎士現有內線群所完全不具備的。澳大利亞人所能做的遠遠不止提供低位防守那么簡單,他在勇士時期的表現已經證明了他是這個聯盟最好的擋拆手。
當然,博格特的意外受傷使得這些都成為空談,但騎士也不需要過于擔心。考慮到澳大利亞人的傷病史,他的上場時間原本也不會太多。再說的直白點,騎士要博格特,就是以備不時之需,為的是給球隊準備一個古典中鋒,以保證自己不會在低位吃太大的虧。如果騎士有幸能夠連續第三年打進總決賽,而他要面對的對手是勇士或者火箭的話,那么博格特存在的意義并不大。反之要是碰到馬刺,澳大利亞人就有用武之地。
詹姆斯在2014年重返騎士后,傷病一直是盤旋在克利夫蘭上空達摩克利斯之劍。但正如詹姆斯所言:“只要我還在陣容中,我們就有機會。”
運籌帷幄
交易截止日,騎士并沒有盲目地進行交易,而是把重點放在買斷市場。但在今年1月,克利夫蘭人該出手時也不手軟,用鄧利維和2019年首輪簽為代價,換來科沃爾。
這筆交易本身已足夠出色,帶來的影響更是無與倫比。騎士繼續手握三個重要的交易砝碼:新秀控位凱·費爾德、土耳其新星切迪·奧斯曼的交易權、和960萬美元的交易特例,并且此舉也為克利夫蘭省了奢侈稅。
這為騎士總經理大衛·格里芬一年來的出色工作打上完美的印記,也足以讓他在年度最佳經理候選人中取得領先。他并沒有對球隊陣容做出很多改變,但他在上賽季結束以來對于工資帽的運作,卻像巫師一般神奇。
實際上從2014年夏天開始,格里芬一直在捉襟見肘的預算中探尋解決方案。騎士2014-15賽季超過工資帽1800萬美元,上賽季更超出了3700萬。到了本賽季,騎士以1億3040萬的總工資超出工資帽3500萬美元。
在正常的思維運作下,得到科沃爾的那筆交易騎士本需要付出更多。這也是兩年前克利夫蘭人交易得到香波特,J.R.史密斯和莫茲戈夫時的情況——騎士付出了迪昂·韋特斯和兩個首輪簽——一名輪換球員和兩個最好的交易籌碼的代價。在常規手段交易得到三人后,騎士隨后打出34勝9負的不錯戰績。
格里芬的神奇運作始于在上個截止日交易得到弗萊。在此之前他已將布蘭登·海伍德和麥克·米勒交換到開拓者——以加上兩個次輪簽的代價共計得到1330萬的交易特例。格里芬隨后用其中的1050萬從魔術得到弗萊,同時送出賈里德·坎寧安。
但格里芬的神奇還不止于此。去年二月,他把2018年首輪簽加上瓦萊喬送去開拓者,換來目前的960萬交易特例,同時讓開拓者通過解約瓦萊喬釋放了薪金空間。事實上格里芬用一個首輪簽和兩位非輪換球員,就為這支冠軍球隊新添了輪換球員和大額的交易特例。
從去年六月騎士奪得總冠軍以來,格里芬盡其所能,以確保騎士能再次奪魁。從選秀夜開始,他以240萬美元從老鷹隊得到54號簽,選中費爾德。接下來,他讓莫茲戈夫和戴拉維多瓦進入自由市場,前者在湖人拿下四年6400萬的大合同,后者也以四年3800萬簽約雄鹿。不得不說,如果騎士用相似的合同留下這兩人,他們幾乎沒有任何引援的空間。
妙筆生花的是,格里芬成功說服雄鹿,為一名昔日同區對手的輪換球員提供大額合同,而沒有為此付出任何代價。并且從中取得的480萬交易特例,剛好足以讓球隊從亟需清空的公牛手中拿下鄧利維。
J.R.史密斯的合約有些不盡如人意,他的談判拖到了訓練營時期。不過格里芬還是最后談成了一份四年5700萬的合同,對于這樣一名有價值的主力后衛來說也算是頗為合理了。格里芬還帶來了利金斯,當史密斯因傷缺陣時一度作為首發出戰,表現不俗。
總結一下:格里芬最近兩年總計用兩個首輪、三個次輪選秀權、瓦萊喬、坎寧安、德拉維多瓦和鄧利維換回弗萊、科沃爾和960萬交易特例(用于得到另一名輪換球員)。他們事實上沒有付出任何關鍵籌碼(莫茲科夫和德拉維多瓦在去年總決賽并未躋身輪換陣容),同時為后續行動保持了足夠的靈活度。
在不斷跳漲的工資帽和變幻莫測的工資帽系統下,格里芬得以在一支高薪球隊創造性地顯著提升陣容實力。他的人脈,智慧以及老板在奢侈稅上的開明通達,確保騎士在工資帽的重壓下還能完成漂亮的手筆。
格里芬對此的居功至偉,他幾乎已經鎖定了本賽季的最佳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