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狂


我們曾見證過很多時代,喬丹時代,科比時代,勒布朗·詹姆斯時代,卻從沒有見過任何一個以數據命名的時代。
但現如今,聯盟正刮起一股前所未有的三雙浪潮。三雙一直是籃球場上最富挑戰性的數據技能,多年來只有極少數球員能完成這樣的壯舉,但本賽季,威斯布魯克、哈登和一群天才球員拿起三雙來似乎毫不費力,全面性猶勝前人。
到底是怎么回事?NBA真的變天了?
三雙狂潮
近來,三雙世界里頻頻搞出大新聞。
威斯布魯克剛剛拿到賽季個人第31次三雙,據媒體估計,他仍有60%的幾率可以打破號稱史上最難破的41次三雙歷史紀錄。同時截止目前,所有NBA球員共拿到84次三雙,從而打破了1988-89賽季的78次三雙歷史紀錄。更令人瞠目的是,如能延續這個勢頭,本賽季全聯盟的總三雙數將會突破100大關。回顧一下歷史,僅僅是在五年前,當時還在凱爾特人效力的拉簡·朗多拿到了6次三雙,而當年整個聯盟也不過是有18次而已。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三雙并非拿得勉勉強強,而是含金量十足。威斯布魯克和哈登至今都各自拿到了5次40+三雙,和“大0”并列歷史第一。而他們合計拿到的賽季10次40+三雙,只比1983-84至2013-14賽季總共拿到的16次略少。如果我們加以時間限制,又能看到一些不同的東西。在低于40分鐘的上場時間內,球員至少拿到10次三雙的數據統計中,只有五人次上榜,而威斯布魯克和哈登就占據了其中的三席。同時,兩人還聯手拿到三次50+三雙,要知道,在過去70年里,始終沒有哪位球員打出過一次50+三雙。
從表面上看,你會很容易認為這和威斯布魯克和哈登的輪番瘋狂三雙表演有莫大關系,但事實上,本賽季至今已有22人次拿到三雙,以此推算,到賽季結束時將會至少有30人達標,同樣會打破1988-89賽季的歷史紀錄(26人),創下歷史新高。此外,近六季有三季的三雙人次至少達到24次,這比1983-84到2009-10賽季只少了一次。所以,這個三雙時代的到來,絕非僅僅是上述二人之功,更非一夜促成的奇跡。
結論很明顯,威斯布魯克和哈登并不會異類,他們瘋狂飆三雙的球風已經引來聯盟里一眾天賦球員的爭相效仿,他們更像是這股三雙浪潮的引領者。
贏球之道
毫無疑問,NBA正步入一個三雙時代,而僅僅在近四個月前,凱文·麥克海爾還不認為這一幕會出現。
去年11月中旬,這位前火箭主帥和凱爾特人名人堂成員看到威斯布魯克在10場比賽里毫不費力地多次拿到三雙,場均數據也逼近三雙,但他并不認為這種勢頭能延續下去。甚至直到20場比賽過后威斯布魯克拿到場均31.2分、10.5個籃板和11.3次助攻時,麥克海爾仍保持懷疑態度。
其實正如麥克海爾所懷疑的,如果威斯布魯克回到他和伯德所處的年代,想要在整季拿到場均三雙,根本是不可能的。
“我在賽季打了1/4時曾以為他根本不可能一直保持這種狀態。”麥克海爾說,他現在是NBATV和TNT的解說員。“但你看看,現在賽季已經過去2/3,他還是勢頭不減。”
是的,如今威斯布魯克緊緊追隨奧斯卡·羅伯特森的腳步,成為NBA變革的標志性人物。聯盟正在他和哈登的推動下醞釀著巨變,正像麥克海爾所描述的那樣“有些特別的事情真的發生了”。
所以,直接身處這個聯盟的球員們,很難無視這種巨大的差別。
“現今的聯盟充斥了一群極具天賦的球員,他們不但能得分,也可以抓下籃板,并送出助攻。”勒布朗·詹姆斯說。
即使你全力防守也沒用,尼克斯后衛康特尼·李在去年十月曾這么做過,但依然無法阻止威斯布魯克在紐約麥迪遜花園拿到27分、14個籃板和17次助攻。“事態完全失控了。”李說。
事實上,這些三雙狂人并非只為自己刷數據,更重要的是,這種極具爆炸力的全能演出能彌補團隊的缺環。在三雙榜單上,有11人所處的球隊排進東西部前八,勇士、快艇、公牛各有兩人上榜。
這一點對威斯布魯克和哈登而言尤其如此。在如今這個以抱團為超級球隊核心標識的聯盟,這兩人用三雙開啟了單核贏球模式。盡管火箭在休賽期失去了德懷特·霍華德,但球隊在哈登的帶領下如今位居西部第三。
而在哈登打出三雙的15場比賽中,火箭的戰績為12勝3負,而威斯布魯克的三雙戰績比他的一倍(25勝6負)還多。不出意外,火箭和雷霆都能穩穩拿到一張季后賽門票。
“他們找到了贏球的辦法。”麥克海爾說。“反過來說,我認為如果球隊不能贏球,再多的三雙也毫無意義。”
在休斯敦,第一年執教火箭的德·安東尼圍繞哈登重建了球隊的進攻體系,后者首次擔當控衛,就打出了場均29.1分、11.2次助攻和7.9個籃板的炫目數據。而曾執教哈登三個賽季的麥克海爾,也認可了這種思路。
“我以前總是要求詹姆斯更多的無球跑動。”麥克海爾說。“但很明顯,他在持球時更舒服。德·安東尼所做出的變革非常偉大,‘好吧,他是我們的最佳選擇。”
時勢造就
那么問題來了——有越來越多的球員拿三雙如砍瓜切菜,為什么?
首先,你要拿三雙,必須要有能力穩穩拿到得分、助攻的兩雙,而現實是,這基本不成問題。
這實際上和規則的改變有很大關系。在此,我們必須要提及那個臭名昭著的“被廢止的手部接觸防守”規則。聯盟成立至今,共有66人次能拿到場均22分、7次助攻,而其中又有24人次是在2004-05賽季新規施行后打出這樣數據的。該數據造成的最直接的蝴蝶效應是,它讓聯盟出現三雙數據的幾率,從2004-05賽季之前的每賽季0.7激增到2004-05賽季之后的2.1。
傳統籃球講求“位置感”,得分手就是負責得分,這沒有問題,但傳球手就是傳球,這在新規下卻不再行得通,主要是因為給站在油漆區里的球員喂球,不再是最高效的得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