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昌
摘 要:玉米是農作物中極為重要的一種,對我國農業發展、糧食的供應有著重要的影響。玉米的種植形勢及效益和地區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是緊密相關的,所以,通過對玉米種植現狀的調查、研究與思考,在新時代的新技術中探尋更適合玉米種植的技術,有利于提高玉米產量,促進我國的農業發展。
關鍵詞:玉米;種植現狀;新技術應用
中圖分類號:S51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0333041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我國的玉米需求量越來越大,玉米種植技術也在不斷提高。我國的科技取得了迅猛的發展,相應的玉米種植技術也在不斷地提高和完善。作為我國農業發展的基礎條件之一,玉米種植技術已經成為了眾多研究者關注的對象。
1 簡述我國玉米種植現狀
我國種植玉米的歷史悠久,是玉米產量大國。目前,我國的玉米種植現狀具有以下3方面的特點:玉米的重要性越來越大。我國的農業部門也在玉米種植方面投入了很多的精力,進行了多方面的研究與探索,致力于不斷優化玉米的種植技術,提高玉米產量;玉米的種植規模在逐漸增大。玉米不但可以作為糧食供人們食用,同時還可以作為其他物品的原料、能源等;玉米種植的機械化水平越來越高。這是科學技術水平提高的表現,科技的進步推動了我國農業的發展,也促進了玉米生產工作的效率的提高。
2 對玉米種植中新技術應用效率的分析
2.1 對高產栽培技術的分析
高產栽培技術是每項農作物品種種植的必須技術之一,應用于農作物生根發芽和后期的成長過程之中。所以,栽培技術水平的高低會對農作物產量和質量帶來極大的影響。為了提高玉米的產量,保證玉米的質量,在基本的栽培技術上利用現代科技進行創新就顯得尤為重要。評判栽培技術的先進與否則要結合我國的國情來進行具體分析。由于國外的玉米種植與栽培技術研究早于我國,并且國外的技術創新發展也早于我國,因此,國外很多優秀的玉米栽培和種植經驗是值得借鑒和思考的。當然,國外的經驗是不能照搬照用,因為不同的區域,具有不同的氣候條件,種植玉米的實際情況也會大有不同,因此需要在引進國外技術經驗的同時,綜合考慮我國本土的玉米種植情況,根據實際需求做出必要的調整,從而研發出屬于我國的、適合我國玉米種植需求的栽培種植技術。
2.2 對密植技術的分析
目前,我國農業種植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便是土地利用率低和單位面積種子種植數量有限,而在玉米種植技術中,密植技術是有效解決上述問題的新型技術。密植技術是我國在進行玉米種植研究的過程中研發的重要技術,是對我國農作物種植技術的革新,大大提高了玉米的產量。種植玉米的必備條件是充足的水分、陽光以及肥料等,這些是實現玉米生長的基本條件,只要具備這些條件,玉米就能夠成熟,創造產量,而如果能夠合理地為玉米提供充足的條件,則能夠實現玉米產量的提高。密植技術就能夠為玉米成長提供這樣的條件。因為科學合理的密植技術在充分利用土地的基礎上,設計了合理的株距,保證了每顆玉米植株都能夠接受到充足的陽光、空氣和水分,加之合理的肥料施放。節約了種植面積,增加了單位面積的種植株數;沒有浪費多于的土地和肥料,是一項一舉兩得舉措。因此,密植技術在玉米種植中的應用是值得繼續推進和改進的,值得進一步推廣。
2.3 對病蟲害防治技術的分析
病蟲害是農作物生長過程中必然要面臨的問題之一,同時也是農作物種植必須進行解決的問題,因此與病蟲害作斗爭是農作物種植者需要不斷思考、研究的問題。只有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將病蟲害對農作物的危害降到最低,保證農作物的健康成長,進一步提高農作物的產量。要在玉米的栽培過程中進行控制,可以通過無菌培養的方式培養玉米種子,從而保證玉米種子在發芽生長期內不受到細菌的不良影響,提高玉米種子的成活率以及生長速率。種植人員還要隨時關注玉米的生長情況,提高對病蟲害的敏感度,及時發現病蟲害問題,一旦發現便立刻采取相應的方式進行解決;日常管理中還可以通過定期噴灑農藥的形式將病蟲害扼殺在搖籃之中,防患于未然,降低病蟲害發生的概率,控制病蟲害的蔓延,實現病蟲害的有效防治。
3 小結
我國的玉米種植對我國的農業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是保證我國農業水平提高的重要推動力。通過對我國玉米種植現狀以及各種新技術應用的分析,闡述了新技術的應用對我國玉米種植的巨大促進作用。雖然我國的玉米種植技術已經實現了極大的提高,但仍然需要繼續進行深入研究,實現進一步的發展與提高。
參考文獻
[1]王彥霞.新技術對提高玉米種植效率的作用分析[J].農業與技術,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