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解明++龐麗
摘 要:水稻是勐海縣主要糧食作物,是勐海縣各族群眾的主食,隨著人類社會、經濟的發展,糧食的產量和種植技術也在不斷提高,在現今水稻種植中需要不斷的加快水稻種植機械化發展步伐,對社會經濟建設、發展有積極的促進、推動作用,這是農業科技工作者一直以來在不斷探索、尋求如何減輕農民的勞動強度,提高勞動效率,以此來推進現代農業農機化發展的建設進程。
關鍵詞:水稻種植;機械化;現代農業;發展;對策
中圖分類號:F323.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0333065
勐海縣是云南的產糧大縣之一,素有滇南糧倉之稱。從2005年開始推廣機械插秧,勐遮鎮2015年、2016年已推廣水稻機械化種植保持在2000hm2以上,形成了一定規模,并穩步發展。勐混鎮從2007年開始試實驗示范、推廣,2016年機插秧種植示范6.67hm2,近幾年已累計推廣33.3hm2左右。通過機械化種植水稻,填補了水稻機械化種植的空白,實現節本增效、降低農民的勞動強度,提高勞動生產率,是一項值得推廣的新技術。截止2016年底,勐遮鎮有5個農機專業合作社進行機插秧和工廠化育秧,擁有高速插秧機29臺,手扶式插秧機25臺;勐混鎮有1個農機專業合作社進行機插秧和工廠化育秧,擁有手扶式插秧機3臺,高速插秧機2臺,勐阿鎮有手扶式插秧機30臺。通過總結近幾年勐海縣在水稻種植機械化發展的生產特點、存在問題,尋求解決方法,以此來促進勐海縣農業種植技術的創新和水稻種植機械化技術的發展。
1 水稻種植機械化發展的前景及重要性
為更好的推進農業高新技術在水稻種植中的發展應用,不斷的完善和推進現代高新技術在糧食生產中的推廣應用。在農業科技快速發展的今天,水稻等糧食作物在生產中如何實現增加產量、降低成本,而改進種植技術、模式,是實現農業生產節本增效的一條重要途徑。通過對勐海縣近幾年來水稻種植中的機插秧育秧技術和機插技術的配套進行總結,對水稻種植機械化技術發展現狀、存在問題進行交流、探討,提出如何推進水稻種植機械化發展在糧食生產中的發展趨勢,促進勐海縣水稻機械化種植技術水平的提升和改進。
水稻種植機械化的發展是勐海縣水稻種植全程機械化技術中的基礎,是農業發展手段不斷完善的又一重要體現,是不斷的總結和改進現今水稻種植技術中存在的各種問題。水稻種植農機化在勐海縣糧食生產發展中是極為重要的,隨著勐海縣經濟的不斷發展和農業種植技術的不斷提高,水稻種植從人工插秧向著機械插秧的轉變和發展,是現代農業發展中水稻種植技術發展的重要方向,也是推進水稻種植機械化技術在種植和生產中不斷的提高勐海縣農業和經濟效益的手段。
在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發展的歷史階段,農業機械化水平高低決定著農業現代化的進程和農業競爭力的強弱。
2 機械化種植在水稻種植技術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為加快發展水稻種植機械化技術,提高勞動生產效率,降低農民的勞動強度,降低水稻種植成本,增加水稻產量和收益,需不斷的完善水稻種植機械化技術在水稻種植過程中的推廣應用、服務工作,不斷的提高水稻種植的綜合生產能力。在勐海縣,近幾年水稻的種植面積穩定在2萬hm2左右,是主要的糧食作物,水稻的生產和種植已成為勐海縣農業、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保障。水稻種植機械化的發展關系著勐海縣在糧食安全和農業增效方面的提升,是增加農民收入、實現節本增效的有效途徑、方向。
農業要全面實現現代化,要實現糧食(水稻等)生產全程機械化,而水稻種植機械化是實現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的基礎。目前制約和影響勐海縣水稻種植機械化發展的主要因素有:農民的傳統思想意識;國家對插秧機等農機補貼力度不夠大;還有就是農田水利設施、灌溉溝渠、田間道路、田塊面積小不適合機械化作業等。在政策扶持力度方面,要繼續實施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并向農民專業合作社等傾斜。縣政府和農業、農機等部門提供無息或貼息貸款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對參加示范點的農戶進行補貼等。
3 結束語
隨著社會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勐海縣在現代農業經濟不斷發展壯大的今天,在水稻種植機械化發展中仍然有很多困擾著提高水稻產量、品質等的問題需要解決,需對水稻種植機械化技術在農業科技發展中不斷的探索和研究,從農藝與農機配合方面探討水稻種植機械化技術在農業發展中所需解決的問題,以此來提出發展水稻機械化種植技術、方法。隨著水稻種植機械化的面積不斷擴大,機械化技術不斷發展和完善,來推動勐海縣在現代農業、經濟發展中的前進步伐。
參考文獻
[1]朱德峰.我國水稻種植機械化的發展前景[J].北方水稻,2015(7).
[2]方存金.水稻機械栽植技術應用[J].福建農機,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