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偉
摘 要:目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國內投資下降,對礦產資源的需要減少,礦產勘查進入由快到緩的轉型期,傳統的地勘行業也受到不小的沖擊,下行壓力增大,地勘行業要更加主動地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提出的新任務、新要求,更加主動地服務國家重大戰略,更加主動地轉方式、調結構,更加主動地依靠全面深化改革、實施創新驅動,推動地勘經濟發展提質增效升級。地勘隊伍的改革發展離不開人才的支撐,必須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關鍵詞:地勘單位;人才隊伍;建設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地質工作的需求結構也在發生變化,從以地質找礦為中心逐漸向大地質領域拓展,全國地勘經濟發展結構也將隨改革發生巨大變化。國土資源部黨組成員、副部長汪民要求:地勘行業要更加主動地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提出的新任務、新要求,更加主動地服務國家重大戰略,更加主動地轉方式、調結構,更加主動地依靠全面深化改革、實施創新驅動,推動地勘經濟發展提質增效升級。地勘隊伍的改革發展離不開人才的支撐,必須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一、地勘隊伍的現狀
目前國有地勘單位中,工作人員分為管理崗位、專業技術崗位、工勤技能崗位三類崗位人員。歷史原因,成立較早的野外地探隊中,90年前招用的工人還有很多,文化程度偏低,技能單一,在計劃經濟時期,國營單位大而全,后勤輔助人員較多,分配的大中專學生也有很多非地質類專業的人員,如教師、醫學、經濟、會計等,后來地勘不飽滿進行多種經營,又招了一些五花八門的專業人員,而多種經營多數不成功,體制原因造成人員富余臃腫,隊伍老化,一些單位人員與工作任務不匹配,地質專業技術人員不足,學歷職稱不高,導致勘查資質和相關資質低或不足,市場競爭能弱,經濟效益不高,發展后勁不足。
二、科技人才是地勘單位發展的重要資源
科技人才是科學人才和技術人才的統稱,是在社會科學技術勞動中,以自己較高的創造力、科學的探索精神,為科學技術發展和人類進步做出較大貢獻的人,他們具有專門的知識和技能,從事科學或技術工作,有較高的創造力,對社會做出較大的貢獻。
(一)人才就地勘單位發展的關鍵
在知識經濟的大環境下,經濟競爭的實質是科技實力的競爭,而科技實力競爭的核心是人才實力的競爭,人才實力競爭的關鍵則是人才創新能力的競爭。地勘行業改革和發展的關鍵,當然也在于人才。地勘單位要想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上占有和擴大份額,就必須把人才工作作為頭等大事來抓。地勘經濟的振興和發展,迫切需要一支高素質的地礦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和一大批懂管理、善經營的管理人才隊伍。
(二)科技人才對地勘單位發展的重要性
目前,地勘單位的科技人才主要就是各專業的技術人員和技能人才,按照其技術水平能力的高低分為:高級專業技術人員、中級專業技術人員、初級專業技術人員、技師、技術工等崗位,特別是地勘行業主專業高中級專業技術人員,他們是各地勘單位的技術支撐,與各單位的地質勘查資質、巖土勘察資質等面向市場承接業務的證書掛鉤,如果沒有一定數量的相關技術人員,地勘單位就沒有相應的從業資格,在地勘市場中無法立足,沒有參與競爭的資格,連生存都會難以為繼,更無從談發展了。所以,科技人才是地勘單位的重要資源,它的重要性與資金等其他生產要同等重要,甚至是最重要的資源。
三、加強地勘單位人才隊伍建設
在過去的歲月里,老一代地質人創造了輝煌的業績,勘探出了大量的礦產資源,為國家和地方的工業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也培養、鍛煉了一大批優秀的地質科技工作者,形成了多學科門類,層次結構齊全的技術人才隊伍。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新形式下,地勘單位面臨新的任務和挑戰,要在市場競爭中發展壯大地勘經濟,需要用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以人為本,加強地勘單位的人才隊伍建設。要充分發揮人才作為第一資源的作用,堅持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重大方針,建設一支規模適應、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創新型地質科技人才隊伍。
(一)提高地質專業技術人員能力
面對目前多種礦產資源嚴重緊缺,資源勘探地質條件復雜,難度不斷加大的情況,地勘單位擔負大力加強資源勘探、突破復雜地質條件限制,擴大現有資源儲量的重任,需要我們的地質專業技術人員進一步解放思想,不斷學習,刻苦鉆研,在重點研究地質成礦規律,發展礦山深邊部評價與高效勘探技術、復雜條件礦產快速勘查技術等方面進行不斷探索,以增強我們找礦的水平能力。
一是要積極吸收引進高層次的科技人才。通過招聘重點院校地質專業優秀畢業生,充實地勘單位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形成主專業技術人才合理的梯次結構。
二是要加大對技術人員的教育培訓力度。地質技術人員要適應新形勢的需要,須強化業務培訓,不斷更新知識,提高業務素質,增強服務能力。要結合實際,立足自主培養,加強實踐培養,加強交流合作開發,形成多元投入、多種渠道、形式多樣、有機結合、協調發展的人才培養開發體系,提高地勘單位人才隊伍整體素質和創新水平。要加大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培養地質找礦專業技術人才的力度,與高等院校聯合建立地質找礦專業技術人才培養(實訓)基地,完善資源勘查項目安排與人才培養相結合制度,注重在地質找礦實踐中培養人才。健全地質找礦專業技術人才繼續教育制度,有計劃地定期組織地質找礦一線專業技術人才,到高校和科研機構接受以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為主要內容的繼續教育。
三是要為科技人才成長和創新提供平臺。要發揮地質工作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地勘單位要積極創造條件,改善環境,充分發揮現有地質隊伍和廣大地質工作者的作用。廣大地質工作者要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主動面向經濟社會發展的主戰場,積極拓展為現代化建設服務的領域。通過地勘項目工作的參與,鍛煉地質技術人員,積累實踐經驗,老專家和高級技術人員要積極對年輕的技術進行傳、幫、帶,使他們不斷提高成長。
(二)加強地勘單位企業文化建設
在地勘單位半個多世紀的歷程中,老一輩地勘工作者發揚“以獻身地質事業為榮、以艱苦奮斗為榮、以找礦立功為榮”的優良傳統,艱苦創業,留下了寶貴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在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今天,要加強對地質技術人員的思想工作,教育地質技術人員樹立積極向上的世界觀、人生觀,要大力弘揚“熱愛祖國、追求真理、開拓創新、無私奉獻”的精神,在新時期地質工作中再創輝煌。
一是要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要在廣大職工中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二是要提高職工的道德素質。要加強集體主義和職業道德教育,營造團結干事的良好氛圍,培育敬業向上的良好風尚。
三是要堅定職工理想信念。國家對地質工作的重視,經濟發展對礦產資源的需求,給地勘行業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機遇和大好事業前景,單位要從多方面加強對人才的思想工作,使他們堅定依托地質事業實現自我價值及做好地質工作的信心。
(三)大膽探索創新人才管理機制
改革是發展的動力,人才隊伍建設需要制度和機制改革來推動。要在才隊伍建設的制度、機制上創新,在人才選拔使用上,可采取管理干部、專業技術干部競爭上崗的方式,形成鼓勵有專長、有能力的人才脫穎而出的機制;大膽提拔好學上進、有專業技術特長、綜合素質好的年輕人,給他們壓擔子、安位子,使其充分發揮個人能力,人盡其才,推動了青年專業人才和技能人才的成長。在激勵機制上,應根據地勘行業對人才培養的不同要求,制定了相應的人才考評標準和指標體系,逐步建立、健全了合理的人才分類考評制度,形成鼓勵人才成長的“大氣候”。
(四)創新人才激勵機制
按照國家政策完善分配、激勵、保障制度。積極推進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符地勘單位特點、體現崗位績效和分級分類管理的各類人才薪酬制度。要進一步完善收入分配激勵機制,根據職工的崗位、技術、投入、貢獻等要素,制定工資和獎勵性績效分配辦法,逐步形成與工作業績緊密聯系、充分體現人才價值、有利于激發人才活力和鼓勵人才創新創造的分配激勵保障機制;在單位內部分配上加大向科研關鍵崗位和優秀人才傾斜,向野外一線和貢獻大的崗位傾斜。堅持“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在提高地勘單位經濟效益的基礎上,不斷提高改善人才的收入水平和福利待遇,吸引、留住優秀科技人才,促進地勘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四、結語
地勘單位只有通過不斷加強自身人才隊伍建設,依靠人才創新,增強公共服務能力,提升服務的深度與廣度,增強服務的質量與效果,才能適應新常態,實現地勘經濟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