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晨雯
摘 要:人才是社會經濟發展中有效的助推器,尤其是在當今這個知識經濟時代中,人才發展是決定國家經濟高低的活水源泉。新疆地區的經濟建設一直是這些年我國西部開發的重點工作,而從新疆地區人才的數量和質量上分析來看,相較于全國地區的平均水平,其還存在很大的劣勢。所以,怎樣進行新疆人才資源的開發建設是當前順應社會發展形勢的重點問題,本文就對此方面做出具體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新疆;人才資源;開發建設
近些年,我國西部開發的建設工作稍微有了一些喜人的成績,但是離經濟建設騰飛的發展目標還是有很大的差距,在經濟建設的過程中大批的人才投入其中,發揮其知識和技能上的優勢,但是從具體情況分析來看,其人才的投入與經濟的發展目標顯然是不成比例的,這與新疆地區人才資源的分配、人才的質量、數量等有著直接的關系,在下文中就對此方面做出詳細的分析。
一、我國新疆地區人才資源的基本特點
截至目前,新疆人才數量相較于前些年比,已經有了明顯的上漲,所占該地區人口總量的比值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在所有的勞動人員中,參加過高等教育的人員占比是13%,擁有高技術水平的人才占比是23%,并且據相關統計,處于專業技術層次的人員還在逐年增加,在人才貢獻上相較于前些年比也會有一個很好的結果。從人才資源的質量方面分析來看的話,目前新疆地區的不接受國家義務基礎教育的人員明顯減少,通過對新疆地區的人口普查發現,該地區的文盲率明顯降低。現今新疆地區的教育事業也取得了快速發展,該地區的普通高等學校達到了三十余所,高校內的專業教師近兩萬人。這對于新疆地區來說是一個不錯的成績,但是從總體上看,該地區存在高技術水平人員增長速度過慢的缺陷,這與新疆地區經濟的發展肯定是不相符的,要實現該地區經濟的快速增長,目前這些人才的數量難以滿足實際要求。
二、新疆人才資源現狀的原因分析
(一)人力資源投入趕不上人口數量增長的速度
據統計,新疆地區人口的增長速率已經高于全國人口的平均增長水平,并且哪怕是近些年該地區的生育條件是處于很低的形勢,這種龐大的人口系統也將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這種情況使得新疆地區教育投資費用的安排很難平均分布在不同的教育工作中,比方說在九年義務教育和高等教育兩者之間就很難進行合理的分割,在教育經費的統計中發現,一般世界平均水平的教育經費占取當地國家生產總值比例的6%,而新疆地區教育經費的比重僅僅是4%。
(二)人才資源的配置與新疆產業需求的配置不合理
新疆的產值與勞動力就業結構存在很大偏差,大量勞動力滯留在農業上,專業技術人員的構成來看,教學人員占了總量的很大部分,而農業技術人員僅占7.32%,這與新疆加快農牧業現代化發展對農業科技人才資源的大量需求產生了突出的矛盾;同時專業技術人員中科學研究人員比例過低,這直接導致新疆科技創新后勁不足,嚴重制約了新疆經濟的發展。
(三)新疆地區人才的流失制約經濟的發展
這些年來,沿海、特區經濟的強勢,條件、環境的優越,尤其是東西部收入差距的進一步拉大,使新疆以往的優惠政策顯得微不足道,人才流失日趨加劇,且流走的多是層次較高、能力較強的工作骨干和實踐經驗較豐富的人才。改革開放20年來,通過正常渠道調出新疆的干部達4萬多人。而實際流出的各類人術包括能工巧匠達20萬之眾。這已成為新疆經濟發展滯后的重要原因。
三、新疆人才資源開發建設的有效途徑
(一)加強人才的教育培訓
解決人才隊伍建設問題,教育和培訓必須先行。要使國家公務員、專業技術人員和企業經營者三支隊伍的培訓納入繼續教育的管理范圍,盡快形成政府主導,行業主管,企業自主,社會參與,個人自覺的管理體制,解決好繼續教育的經費來源。抓好邊遠艱苦地區和基層單位短缺專業技術人才的培養,認真解決基層急需的實用人才。同時還要加強對技術工人等級的培訓,全面推進職業技能開發,提高勞動者整體素質,形成一支以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為骨干,中級工為主體,結構合理,具有良好職業風尚,技術過硬,適應新疆經濟技術發展的技術工人隊伍。
(二)加快人才結構調整
人才資源開發必須面向經濟建設,服務于經濟結構調整。大力調整現有人才的結構,重點是調整人才的地區分布和產業分布,優化人才隊伍的知識結構和專業結構,使人才結構與產業結構相適應,推動新疆經濟社會發展的進程。尤其要結合科技、教育、文化、衛生等行業的體制改革,盤活現有人才,充分挖掘人才潛力,引導和鼓勵各類專業技術人才向各類企業轉移,直接進入國民經濟主戰場,鼓勵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創辦高新技術企業,使技術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
(三)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要始終圍繞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這一主線推進人事制度改革。要在機關不斷完善公務員制度,努力創造一個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用人環境,建立一個能上能下、能進能出、促進優秀年輕人才脫穎而出的機制,形成一套法制完善、紀律嚴明的監督體系。企事業單位的人事制度改革,主要是推行聘用制,逐步做到按需設崗,競聘上崗,實行由身份管理向崗位管理,由國家用人向單位用人的轉變,形成企、事業單位自主用人、人員自主擇業、政府依法監管、配套措施完善的科學分類管理體制。改革職務晉升和職稱評定制度,淡化評審,強化聘用,防止重學歷、輕能力傾向,使職稱評聘真正發揮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黃悠悠.關于新疆有色企業人才隊伍建設的思考與對策[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5(2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