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濤
摘 要:俗話說得好“要想富,先修路”,這就話充分體現出交通運輸和經濟發展的密切關系,二者相輔相成、互利互助,雖然當今公路、鐵路、航空等運輸經濟已十分繁榮,但是在經濟發展的新常態下,交通運輸經濟面臨著諸多的挑戰和機遇,需要交通運輸企業切實做好應對對策。
關鍵詞:經濟;交通運輸;對策
目前,我國交通運輸經濟發展雖然十分迅速,但需要提起注意的是,在現有交通運輸體系下,政府及企業對交通運輸設備的投入力度較小,內部管理體制也存在很多漏洞,雖然現在還沒有引起較大的問題,但是假以時日就會阻礙交通運輸經濟的發展,另外城鄉規劃不合理也給交通運輸經濟的發展帶來了一定的影響,交通運輸企業要加快改革步伐,推動企業進一步發展。
一、交通運輸與經濟發展的關系分析
首先,交通運輸業的發展能夠帶動地方經濟的發展。發展交通運輸業可以向外輸出一個地區的地質資源和地方產業,獲得經濟效益。據調查,交通運輸業發達的城市,其居民的生活水平和質量相對較高。以山東省舉例說明,建國初期,山東省整體經濟實力較差,經濟在國內的排名相對靠后,但山東省比較注重交通運輸網的建設,從而實現了山東省經濟飛躍式的發展。其次,地方經濟發達也可以促進交通運輸業的發展。縱觀全國的高速公路和城鎮道路的質量,通常是一線城市和比較發達城市的高速公路和城鎮道路的質量高于其他城市。這是一個良性循環,即地方經濟越發達的地區,反而對交通運輸業的投人較大,而交通運輸業的發展又能帶動地方經濟的發展,進而出現了兩者共贏的局面。反之,經濟相對落后的地區對交通運輸業的投人較小,交通運輸業停滯不前,限制了地方經濟的發展,不利于實現兩者的共贏。
二、我國交通運輸經濟面臨的困難和挑戰
(一)有效的資金投入和較高建設成本間的矛盾。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使得國內物價不斷發生變化,據近調查,人工成本呈現逐年上漲的趨勢,同時交通基礎設施原材料價格浮動較大,這些不利因素均極大的增加了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成本。在可支配資金十分有限的條件下,要完成高質量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是十分困難的。
(二)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不足。隨著城鎮居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大部分居民購買了私家車,這無疑給落后的交通基礎設施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另外,從事交通運輸業的服務人員的文化水平較低,服務意識不強,無法為用戶提供更為人性化的服務。同時,因受成本的限制,使得國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相對落后,并且在施工過程中還會出現偷工減料的情況,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質量和使用壽命。
(三)城市規劃不合理。雖然現階段地方政府加大了對于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投入,但依然未能有效改變高峰時段堵車的情況,產生這一問題的根本原因是城市基礎規劃欠科學。要想改變現狀,就要對城市進行大規模的改造,以適應發展需要。
(四)管理體制相對落后。目前,我國交通運輸管理體制已經很久沒有改變,其已經不能很好的適應新時期的社會發展形勢,所以必須完善落后的管理體制。運輸管理崗位工作人員綜合素質較低,對物流等新時期運輸管理方向不夠了解,為大眾的服務意識不強。在執法的過程中,有時還會出現以罰代管的情況。
三、發展交通運輸經濟的對策
(一)拓寬用于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投入渠道。為加強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地方政府必須加大對交通基礎設施的資金投人。地方政府可以充分運用財政稅收的杠桿作用,有效控制交通運輸資金的投入渠道。同時想方設法招商引資,或者吸引外資企業到地方來投資,并要求其分攤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費用,從而推動交通運輸經濟產業的快遞發展,實現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二)促進城鄉一體化建設。促進農村經濟與城市經濟的同步發展,是為了最大限度發揮農村的資源優勢,通過制定農村發展計劃,不斷擴大農村的規模,提高鄉鎮的聚集效應,推動區域經濟的發展,從而縮短城鄉間的差距,杜絕農村出現“斷頭路”,優化配置城市與鄉村資源;在城鄉交通運輸道路建設過程中,要不斷推廣和借鑒先進的經驗和技術,及時解決道路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切實保障城鄉之間能夠及時的交流,互相的幫助,各地區也要對傳統的觀念進行更新,對“規模效應”有充分的認識。
(三)完善和優化全面預算管理模式。所謂的預算全面管理工作,主要是通過預算的方式分配、考核以及控制內部的各個單位的財務和非財務活動。它的主要目的是幫助考核或者協調完成企業的各項運營和生產活動。為了有效提升運輸企業的資金收益和核心競爭力,只有對預算管理的重要性能夠全面的認識,才能將現代化管理理念應用其中。嚴格遵循現金收支兩條線的管理模式,才能夠集中并合理的應用資金,從而使財務風險得到有效降低,使企業生產效率和競爭力的目標不斷提高。
(四)適當開展個性化服務。交通運輸經濟也具有消費屬性,在購買行為發生時,消費者希望出現相應等值的服務,所以交通運輸經濟需要將服務水平進行不斷提升,讓消費者能夠享受到優質舒適的個性化服務,從而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不過在對我國交通運輸發展程度進行分析以后可以看出,有必要適當地開展個性化的服務,如果過多的投入人力和物力,會對運輸設施的建設造成一定影響。
總而言之,面對交通運輸經濟中諸多不足,企業要積極擴寬資金籌集渠道,加大基礎設施的投入力度,對自身的管理體制和管理方式進行完善,根據用戶的不同需求適當開展個性化的服務方式,實現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董軍.新時期交通運輸經濟面臨的挑戰及對策[J].科技經濟市場,2016,05:34-35.
[2]馬越舒.新時期交通運輸經濟面臨的困境及對策[J].科學中國人,2016,18: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