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我國的水稻種植朝著集約化和產業化的方向發展,目前種植水稻的過程中,由于常見的病蟲害的影響,水稻種植的產量逐漸減少。本文主要是針對水稻種植中常見的病蟲害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病蟲害防治方法,以此來提高水稻的產量,提高我國的經濟收益。
關鍵詞:病蟲害;水稻;分析及防治
中圖分類號:S435.11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0333096
種植水稻的過程中,由于水稻很容易受到病蟲害的影響,最終導致水稻無法正常生長,降低了水稻的產量。為了能夠促進水稻的種植和生長,提高水稻的經濟收益,特對水稻種植中常見的病蟲害進行分析,并針對相應的病蟲害提出防治措施,進而提高水稻的產量和經濟收益。
1 水稻種植中常見的病蟲害
1.1 水稻種植中的病害種類
水稻種植過程中常見的病害種類主要有稻瘟病、水稻紋枯病以及水稻爛秧病3種。所謂的稻瘟病,主要是在水稻生長以及發育的過程中發生,能夠在水稻的苗期、分蘗期以及抽穗初期中發生,使水稻的葉片以及葉鞘等部位呈現出淡的紅褐色,莖部呈現灰黑色,雖然沒有出現較為明顯的病斑,但是若不能及時進行防治,很容易阻礙水稻的生長;水稻紋枯病主要是由于病原真菌引起的,水稻在生長過程中出現水稻紋枯病很容易限制水稻的正常生長。紋枯病的發病期是有限制的,一般是在水稻的抽穗期以及孕穗期中發病,溫度高的時候更容易出現水稻紋枯病。若是水稻被紋枯病侵染的話,在初期水稻的葉片會呈現出灰綠色,直至水稻整個葉鞘和葉片枯萎,若是嚴重的話,水稻會出現不抽穗或者是抽穗不實的現象,進而導致水稻早期倒伏,影響水稻的生產和產量;水稻爛秧病主要是在缺氧和低溫的情況下容易出現,水稻若是患有爛秧病,主要的病變現象是水稻的幼根逐漸變黑,水稻的幼芽出現變色、干黃、卷曲等現象,若是不及時進行防治的話,水稻的莖根逐漸腐爛,最終導致水稻的枯死。
1.2 水稻種植中的蟲害種類
水稻種植過程中常見的蟲害種類主要是稻螟蟲、稻苞蟲以及稻縱卷葉螟。稻螟蟲會咬斷水稻的葉片、葉鞘、心葉以及其他部位,而導致水稻出現死穗或者是白穗的現象,造成水稻的株干、葉鞘等逐漸枯死,影響水稻的生長;稻苞蟲的出現會導致水稻葉片的殘缺以及斷落,使水稻的稻穗出現卷曲的現象,進而影響到水稻的正常生長,減少水稻的產量;稻縱卷葉螟這種蟲害主要是吃水稻的葉片,尤其是在水稻抽穗過程中,這種蟲害能夠對水稻的葉鞘進行蠶食,導致水稻的葉片出現發白或者是透明的現象,最終導致水稻的葉片枯死,影響水稻的正常生長。
2 水稻種植常見病蟲害防治的措施
2.1 水稻常見病害的防治措施
針對水稻種植過程中常見的3種病害,主要的防治措施有:稻瘟病的防治措施主要是在水稻進行播種之前,對種子進行消毒以及殺菌處理,將相關地殺菌消毒藥品以一定的比例和水稻的種子進行浸泡,一般的浸泡時間是1d,這樣能夠為水稻的生長提供更加有利的環境。值得注意的是,在水稻的日常管理中若是出現稻瘟病,可以用稻瘟靈乳油與水進行混合,噴灑到水稻上,繼而防治稻瘟病;對水稻紋枯病的防治措施主要是在水稻種植之前,對田地進行深翻,這樣能夠從種植土壤中將病菌進行深埋,降低病害的產生,同時,也要注意在進行藥物治理的過程中,用退菌特可濕性粉劑和水進行配制,然后對水稻進行噴灑,在調配的過程中要注意水和藥物的比例,同時也可以使用井岡霉素也水進行混合調配,然后對水稻進行噴霧或者是潑澆處理,值得注意的是,在使用藥物噴霧進行水稻紋枯病的處置過程中,要保證水的深度達到3cm;對水稻爛秧病進行防治,主要是對敵克松可濕性粉劑進行溶液處理,然后用于生長中的水稻,進而防治水稻爛秧病。
2.2 水稻常見蟲害的防治措施
針對水稻種植過程中常見的3種蟲害,主要的防治措施有:針對稻螟蟲的防治措施主要是在水稻的生長過程中,用三唑磷20%或者是0.2%的高滲甲維鹽對水稻進行噴灑處理,這樣能夠有效地防治稻螟蟲,保證水稻能夠正常生長;對稻苞蟲的防治措施主要是在水稻生長過程中,及時處理田野邊上的雜草,然后將晶體敵百蟲與水按照比例進行混合,然后對水稻進行噴灑,一般是選擇下午或者是陰天進行噴霧處理;對稻縱卷葉螟的防治措施主要是將晶體敵百蟲與水按照2:1的比例進行混合,然后對水稻進行噴霧,進而達到有效的蟲害防治效果。
在水稻的病蟲害防治過程中,按照水稻的生長規律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病蟲害的防治,進而促進水稻的正常生長,提高水稻的產量。
3 總結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我國對農業的發展愈加重視,并且出臺了一系列的惠農政策,進而不斷調整農業的結構,提高農業帶來的經濟收益。農業中的水稻種植產業,為了能夠提高水稻的經濟收益,在水稻的種植過程中,增加水稻的種植規模和面積,同時還要采取一定的措施進行病蟲害的防治,促進水稻的正常生長,同時提高水稻的種植產量,提高我國的經濟收益,促進水稻的可持續種植和發展。
作者簡介:宋永科(1970-),大專學歷,農藝師,研究方向:農業技術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