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與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的提高。我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幅員遼闊地域寬廣,人口眾多。據調查顯示,我國的農村人口占據相當高的人口比例,而基層農技的推廣體系還存在著一些問題。本文將就基層農技推廣體系發展和改革的內容進行一個綜合性的論述,以期能夠借此來提高我國的基礎農機推廣水平,提高農業生產力,降低勞動強度,提高整體收益水平。
關鍵詞:基層農技;推廣體系;發展與改革
中圖分類號:S-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0333150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也是一個農業大國。隨著國家推進基層農技推廣體制改革的進一步貫徹落實,基層農技的推廣工作也在穩步發展,逐步建立健全為一個功能完備、體系完善,保障有力,精干高效的基層農技推廣體系。為了進一步貫徹落實國家關于推進基層農技推廣體制改革的政策,也為了提高農民的生產效率,降低勞動強度,提高綜合收益水平,必須加強基層農技推廣管理體系建設工作。
1 我國基層農技推廣中出現的問題
1.1 基層貫徹落實有阻力
在縣、鄉、村3級落實過程中,回訪調查顯示,只有縣里的貫徹落實情況較好,而在鄉、村之中,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國家關于基層農技的推廣并沒有得到很好的貫徹落實。地方上的農民也由于缺乏基礎知識文化水平,對相關政策的認識理解不到位,從而形成一定的阻力。
1.2 整體素質偏低
我國鄉、村的農技人員主要年齡分布在40~50歲之間,只有少數年齡在30多歲,同時這些人員的整體文化水平不高,文憑的含金量也不高。雖然我國有農業政策扶持,開辦廣播學校,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鄉村的文化水平,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與科技的進步,這一部分農技人員的素質已經與現代化基層農技推廣的要求不匹配,形成了一定的推廣阻力。
1.3 待遇整體水平不高
盡管國家一再提高相關崗位的工資水平,但是在鄉村農技工作者的調查過程中發現,我國的基層農業技術人員的待遇普遍偏低,甚至有些地區的月工資不足千元,這也就造成了積極性的消磨,不利于推進現代化農技的體系建設。
1.4 財政經費缺少,設施相對落后
發展基層農技推廣必須要堅持軟件與硬件齊頭并進,但是由于一些地區的財政收入較少,沒有足夠的資金投入到相關領域中去,再加上基礎設施建設程度低,加之農業設備機械老化,鄉村辦公場所簡陋等等諸多問題。
2 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的整體思想
我國的基層農技水平在全球范圍內還屬于一個相對比較落后的水平上,由于基礎設施不齊全,工作方式與工作環境落后,農民依然沒有改變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工作模式,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的目標就是把農民從繁重的勞動中解放出來,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時做到降低勞動強度,最終實現生態農業,現代化農業的目標。
為使得我國的農業生產與現代化建設接軌,必須搞好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我們的基層工作服務人員提高自己的工作主動性,堅持改革創新,加快建設步伐,切實提升公共服務的實際能力。
3 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對策
3.1加強組織領導
在地方上要加強組織領導構架,破除三農難題,將基層農技的推廣工作作為地方政府的主要任務來抓,將基層農技推廣放到一個戰略性的高度上進行執行,提高執行力,從而完善推廣服務體系。
3.2 創新管理機制
在基層農技推廣過程中要做好管理機制的管理工作,要提高管理人員的素質與水平,提高專業素養,幫助管理人員要轉變意識觀念,把每一個推廣任務都要認真對待。上級領導要組織檢查小組對地方基層進行隨機檢查,確保基層工作人員認真負責,責任到人。
3.3 加強宣傳力度
通過各種宣傳手段來增強宣傳力度,要利用好電視、報刊等新聞媒體,也要利用好各種現代化宣傳手段,在縣內形成良好的基層農技推廣氛圍,真正把農業技術推廣到家家戶戶,真正提高老百姓的農業技術,改善農業勞動形式,提高綜合收益。
3.4 強化監督環節
基層最難以控制的就是監督環節,由于一些鄉村地處偏遠,縣上的監管機構不能很好的做到監管,這就要求國家出臺一些相關政策,在保證偏遠鄉村利益的同時也要把農業技術基礎推廣做到最需要的地方去,這樣才能夠真正做到科技興農。
4 總結
我國的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建設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與發達國家還是具有較大的差距,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希望工作人員戒驕戒躁,為我國的農業事業發展繼續貢獻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
[1]謝建華.基層農技推廣體系發展與改革研究[D].中國農業大學,2004.
作者簡介:高敏(1981-)助理農藝師,就職于東阿縣農業局,主要研究方向:農技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