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勇++曹宏偉++李松濤++高立霞++朱克
摘 要:探討酸棗莖和葉的顯微特征及生藥學性狀。方法樣品采收后迅速經F.A.A固定液處理,按照石蠟切片法制片,經番紅-固綠雙重染色,中性樹膠封片,光學顯微鏡照相記錄。酸棗莖、葉的表皮細胞外層都具有較厚的角質層,維管束周圍都分布有較多排列緊密的棕褐色圓形細胞,形成含色素細胞環帶;莖和刺的皮層特別在莖部,可見大型的粘液細胞,粘液質經固定呈現同心環狀紋理或弧形紋理,可作為酸棗的鑒別特征。酸棗具有明顯的旱生植物結構特點。
關鍵詞:酸棗莖;酸棗葉;顯微結構
中圖分類號:P285.5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0333208
酸棗(Z izyphus sp inosus Hu)屬鼠李科棗屬植物,在我國各地分布廣泛, 多生長于丘陵山區。酸棗作為中藥應用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酸棗全株均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近年來藥理研究發現,酸棗中含有多種生物活性物質,如酸棗多糖、黃酮類、皂苷類、三萜類、生物堿類、鞣質等,對人體有多種保健治病功效,如酸棗葉片含有葉酸酮,對冠心病有較好的療效;酸棗針刺有消腫、止痛之功效;目前有關酸棗莖、葉的功效學研究及產品開發較多,而對酸棗莖、葉部位的生藥學信息很少有人探究。本實驗從藥材性狀、顯微特征、理化鑒別和含量測定等方面對酸棗莖、葉進行了系統的生藥學研究,旨在為酸棗的不同部位在臨床應用、藥材質量標準制定和植物資源的開發利用上提供科學依據。
1 材料與儀器
1.1 材料
酸棗莖、葉分別于2013年7月和2013年12月采自山東省泰安市泰山紅門附近。樣品經張永清教授鑒定,均為鼠李科棗屬植物酸棗Ziziphus jujuba Mill. var. spinosa (Bunge) Hu et H.F.Chou。憑證標本存于山東中醫藥大學藥用植物園。
1.2 儀器和試劑
數碼顯微鏡(DMWBA200VC,MOTIC CHINA GROUP CO.LTD公司),KUDOSSK5200H型超聲波清洗器(上海科導);RE252A旋轉蒸發器(上海亞榮生化儀器廠);薄層色譜硅膠(G254,為青島海洋化工廠產品);ZF-I型三用紫外分析儀(上海顧村電光儀器廠);HITACHIUV2800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所用試劑為分析純。
2 方法與結果
2.1 生藥性狀
2.1.1 莖
莖呈圓柱形,老莖灰褐色,幼莖灰綠色,長短不一,直徑2~5mm,常呈明顯的“之”字形彎曲,節間較短,節上具平直或彎曲的托葉刺。質地堅硬,難以折斷。氣微,味淡。
2.1.2 葉
葉呈闊卵形至卵狀披針形,長2~3.5cm,寬0.6~1.2cm;先端鈍或漸尖至急尖,基部近圓形、心形或寬楔形,葉緣有鋸齒。表面綠色或黃綠色,紙質或近革質。葉面光亮,主脈3出,側脈通常不明顯;葉柄扁平,長2~5mm。氣微,味淡。
2.2 顯微特征
樣品采收后迅速經F.A.A固定液處理,按照石蠟切片法制片,經番紅-固綠雙重染色,中性樹膠封片,光學顯微鏡照相記錄。
2.2.1 莖
具有典型的雙子葉植物莖的次生構造。
表皮細胞1列,近方形或長方形,外平周壁具有極厚的角質層。皮層較寬,細胞內常含有棕色塊狀物,散有大型的粘液細胞,粘液質經固定,呈現同心環狀紋理或弧形紋理。無限外韌型維管束;外側為薄壁性初生韌皮部纖維,斷續環列,纖維細胞較大,壁薄,微木化;韌皮部狹窄,纖維單個或2~3個成群散在;木質部導管單個徑向放射狀排列,木射線1~3列。髓部寬廣,約占橫切面的1/2,含紫褐色物質的圓形細胞單個或2~3個成群,髓周圍含紫褐色物質的圓形細胞密集,斷續環列。見圖1。
2.2.2 葉
上表皮細胞1~2列,較大,為排列緊密的長方形或方形細胞組成,下表皮細胞1列,較小,細胞外壁較厚,有氣孔散在,上下表皮均被平坦的角質層,在主側脈及葉片邊緣,角質層略呈鋸齒狀。葉肉組織由5~6列長柱形柵欄組織細胞組成,近上表皮的細胞排列較緊密,細胞較長;近下表皮的細胞排列較疏松,細胞較短,無明顯的海綿組織分化,為典型的等面葉結構特征。主脈部位向下突出呈半圓形,上面較平坦;上表皮內方有2~3列厚角組織細胞,下表皮內方有5~6列厚角組織細胞,在厚角組織中有一個大型粘液腔;主脈維管束為無限外韌形,木質部導管呈放射狀排列,韌皮部位于木質部下方呈半包圍狀,在主脈維管束和側脈維管束的上下方均有含紫棕色物質的圓形細胞。見圖2、圖3a、圖3b。
2.2.3 莖刺
呈近圓形,表皮細胞1列,圓形或近圓形,被厚角質層。內方為1~2列排列緊密的纖維束成環狀,皮層細胞多角形或圓形,壁較厚;纖維單個或2~4個成束散在;可見少數大型粘液細胞。近中部有維管束2個,外韌型,導管較小,數個徑向排列。見圖5a、圖5b、圖6a、圖6b。
2.3 小結
酸棗葉的柵欄組織層數較多,葉肉組織無明顯的海綿組織分化,葉肉組織排列緊密。酸棗莖、葉的表皮細胞外層都具有較厚的角質層,維管束周圍都分布有較多排列緊密的棕褐色圓形細胞,形成含色素細胞環帶;莖和刺的皮層特別在莖部,可見大型的粘液細胞,粘液質經固定呈現同心環狀紋理或弧形紋理,此特殊結構在其它植物中少見,可作為酸棗的鑒別特征。
從酸棗的顯微結構可以發現,酸棗莖、葉外層細胞結構致密,如莖表皮下有纖維束帶,莖葉刺表皮細胞外層都具有較厚的角質層,葉的柵欄組織層數多,細胞壁較厚;莖和刺的皮層細胞壁厚,都含有豐富的次生分泌物,有利于光合作用的有效積累,防止強輻射對葉肉的損傷。發達的機械組織可賦予植物堅韌性,而發達的輸導組織則能保證和提高水分輸導效率,也是其適應干旱條件而具有抗旱性的表現。可見酸棗具有明顯的旱生植物結構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