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云勝
摘 要:農業是我國的一項弱勢產業,農業生產落后將嚴重影響我國經濟的發展和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所以,為了提高我國農業的生產水平,促進我國經濟整體健康、穩定發展,加強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訓勢在必行。本文從當前新型職業農民培訓中存在的問題入手,分析闡述了加強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的實踐及思考。
關鍵詞: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實踐與思考
中圖分類號:G725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0333213
1 目前我國新型職業農民培訓中存在的問題
培訓內容與實際需求相背離,農民缺少接受培訓的熱情。在河北孟村回族自治縣農業局農廣校開展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訓過程中,普遍存在著這樣的問題。從當前教學形勢來看,當地的教學資源并不豐富,教師的專業水平及實踐能力不強,對農村農業生產及經營的現實情況也不清楚、不了解,這使得培訓環節過于側重對知識的機械式灌輸,農民將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生產中的機會比較少,實用技術能力得不到鍛煉及提高。這種培訓形式明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培訓手段相對落后,難以滿足新型職業農民技能提升的需求,在培訓過程中對農村社會實踐的忽視,會直接造成培訓內容過于形式化的弊端性。
當地位于平原地帶,在農業生產中小麥可以產出300~500kg/667m2,玉米是400~700或750kg/m2不等。當地的青壯年大多會在彎頭管件、扣件鑄造、建筑工程、谷子小米加工等行業中提供勞動力,而當地的玉米價格并不高,前年是0.54元/kg,去年是0.475元/kg,今年更是下降到0.375~0.41元/kg,所以農民在農業生產中并不會看到廣闊的發展前景,種糧積極性普遍不高。只有農業項目中涉及的補貼才能吸引農民自愿接受培訓,因此不難發現,如果培訓內容不能與農業發展速度相協調,就會難以滿足農民的實際需求,職業農民的真實訴求也就無法達成。
對職業農民培訓投入的經費十分欠缺。雖然我國在早期就已經提出了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制度,并采取相應措施減少了青壯年中的文盲數量,但是在部分農村地區,特別是發展速度較為遲緩的地區,文盲數量仍舊居高不下,輟學問題頻繁發生。在我國取消了農業稅制度以后,部分地區由于財政緊張,會直接影響鄉鎮財力,并呈現出逐漸枯萎的現象,尤其是在部分缺少經濟來源的地區,鄉鎮財政連最基本的支付職工薪酬都很困難,并且資金的專項使用中也存在問題,因此,在經費如此緊張的情況下,出資對農民進行培訓也就無從談起了。
職業農民培訓的基礎設施不足,師資力量薄弱。 目前,我縣不僅缺少專業培訓教師,基礎設施更是較為匱乏,這就使得我縣的培訓現狀難以與快速發展的農業需求相符合。而農民大多對培訓提出了多元化的需求,這就進一步加深了培訓工作的分散性,對于集中組織培訓班提升職業農民的綜合素質難度較大,并且農業市場上急需的專業工種培訓工作無法開展,設施少而落后、師資力量薄弱、教師專業水平低下、缺少完整有效的培訓教材等,也是制約我縣開展職業農民培訓工作的關鍵因素。因此不難發現,面對難度如此之大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訓,需要各個部門的積極配合,通力合作。
2 加強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的優化對策
建立統一的職業農民培訓體系。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并不是一項獨立的培訓工作,它所涉及的領域及范圍是相當廣泛的,需要政府等相關部門對當地的農業生產及經營狀況進行全面了解,從農民需求出發,將當前職業農民培訓及農業發展中存在的矛盾解決,做出統一領導,全面指揮統籌規劃。應當在中央國務院相關領導同志的帶領下,創設強而有效的協調機構,使職業農民培訓工作成為全民普遍關注的重點,從根本上促使農民形成正確的職業培訓意識;各級政府要明確各個部門責任,使其職能優勢能夠充分發揮到實處,在實際工作中要當堅決抵制應付了事的工作行為,并保持高度負責的態度,使各個部門之間都能夠深刻領會到職業農民培訓機制的指導精神,嚴格按照規定要求對自身行為做出約束,確保該機制能夠有效落實,在運行過程中不斷完善,從而為職業農民培訓打造良好的培訓平臺。
創新職業農民培訓機制。在我國的市場環境下,人們可以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對自身所要從事的行業進行自主選擇,職業農民的培訓也應當建立在這一現實情況下,以市場為根本,通過促進市場運行環境的良好發展,達到豐富服務權限的目的,從而科學有效地提升培訓質量,使培訓工作更加具有針對性,滿足農民職業能力提升需求。因此在培訓過程中,應當在強化農民理論知識的基礎上,提升農民的實用技術水平,將培訓側重點放在與現代化農業發展水平相協調的實踐培訓上。職業農民的培訓并不只局限在農業技術方面,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就業方向也能夠在培訓過程中得到規劃,這有利于農村職業結構的優化,從而進一步豐富農村職業農民的培訓模式。
3 總結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我國當前極為重要的一項工作,需要高水平、種植技術強的新型職業農民去推動其發展。雖然當前職業農民培訓中存在一些問題及矛盾,但是只要采取相應有效的措施就能轉變農民對培訓的認識,進一步提高職業農民培訓水平,從而促進當地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小明.新生代型職業農民培訓模式的探索與實踐[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5.
[2]張鍇.關于新型職業農民教育培訓模式的思考[J].農村發展,201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