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其國
電子紅包存差異個稅計繳各不同
樊其國
雞年春節電子紅包,憑借簡易交互和社交關系的裂變式傳播,成為人們在新春佳節中歡愉互動的快捷方式。據騰訊科技官方提供的數據,1月27日除夕全天,微信紅包共收發多達142億個,比猴年除夕猛增了75.7%。在除夕夜24點,微信紅包收發達到頂峰,一秒鐘就有76萬個紅包在飛。電子紅包存差異,個稅計繳各不同,個人搶紅包是否納稅不能一概而論。企業在通過網絡隨機向個人派發紅包,達到廣告宣傳、商業促銷、擴大企業用戶的同時,還應當重視依法履行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義務。否則的話,扣繳義務人應扣未扣、應收而不收稅款的,由稅務機關向納稅人追繳稅款,對扣繳義務人處應扣未扣、應收未收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取得網絡紅包情形不同,申報繳納個稅政策存在差異。那么,個人取得企業派發的網絡紅包,申報納稅時如何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呢?
派發現金網絡紅包就是讓大家樂呵樂呵,一般而言應該沒多少錢。根據支付寶提供的數據,共有超過1.6億人集齊五福。微信紅包除夕收發142億個,峰值達76萬個/秒,1.6億人辛苦集福一個月,每人分了不到1.2元。由此可以推導,絕大部分人分得的微信紅包不到1元。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1元以下應納稅額和滯納金處理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2年第25號)規定,主管稅務機關開具的繳稅憑證上的應納稅額和滯納金為1元以下的,應納稅額和滯納金為零。對于派發的的現金網絡紅包每筆金額不足1元的,均適用免征規定,扣繳義務人在計算申報納稅時應注意每筆代扣稅款明細數據都應符合上述規定。
企業派發的電子紅包屬于向個人贈送禮品,是隨機派發的,其目的在于業務宣傳和打廣告。同時,企業很可能將這筆支出作為業務宣傳費列支,從而影響企業所得稅的稅基,對此理應征收個人所得稅?!蛾P于加強網絡紅包個人所得稅征收管理的通知》(稅總函[2015]409號,以下簡稱稅總函[2015]409號)第一條要求,對個人取得企業派發的現金網絡紅包,應按照偶然所得項目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稅款由派發紅包的企業代扣代繳。偶然所得,是指個人得獎、中獎、中彩以及其他偶然性質的所得。偶然所得沒有起征點,應按照項目全額適用20%的稅率繳納個人所得稅,稅款由派發紅包的企業代扣代繳。其計算公式為: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20%%
稅總函[2015]409號第二條規定,對個人取得企業派發的且用于購買該企業商品(產品)或服務才能使用的非現金網絡紅包,包括各種消費券、代金券、抵用券、優惠券等,以及個人因購買該企業商品或服務達到一定額度而取得企業返還的現金網絡紅包,屬于企業銷售商品(產品)或提供服務的價格折扣、折讓,不征收個人所得稅。因此,也就無需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
《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八條規定,工資、薪金所得,指個人因任職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資、薪金、獎金、年終加薪、勞動分紅、津貼、補貼以及與任職或者受雇有關的其他所得。因此,員工取得企業通過微信平臺發放的紅包屬于“定向紅包”,應當并入當期應納稅所得額,按照“工資、薪金所得”稅目繳納個人所得稅,并由企業代扣代繳。紅包屬于獎金性質,對員工來說屬于工資薪金所得,應按稅法繳納個人所得稅。工資、薪金所得,是指個人因任職或受雇而取得的工資、薪金、獎金、年終加薪、勞動分紅、津貼、補貼以及與任職或受雇有關的其他所得。個人取得的所得,只要是與任職、受雇有關,不管其單位的資金開支渠道或以現金、實物、有價證券等形式支付的,都是工資、薪金所得項目的課稅對象。因此,企業給員工發微信紅包按“工資、薪金所得”代扣個稅。計稅方法為:
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應納稅所得額=工資薪金收入-三險一金-扣除標準(3500元/月)
其他所得,是指經國務院財政部門確定征稅的其它所得?!敦斦繃叶悇湛偩株P于企業促銷展業贈送禮品有關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財稅[2011]50號)第二條第二款的規定,企業在年會、座談會、慶典以及其他活動中向本單位以外的個人贈送現金、消費券、物品、服務等,對個人取得的前述禮品所得,按照“其他所得”項目,全額適用20%的稅率繳納個人所得稅,稅款由贈送禮品的企業代扣代繳。參照該項稅收規定,企業向參加上述活動的特定群體派發的現金網絡紅包,應當按照“其他所得”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其他所得,以每次取得該項收入為一次。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適用20%的比例稅率。其計算公式為: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20%
《個人所得稅法》第八條規定,個人所得稅,以所得人為納稅義務人,以支付所得的單位或者個人為扣繳義務人。代扣代繳義務人,是指稅法規定的有義務借助其掌握納稅人合法收入的條件,在向其納稅人支付收入時,代扣納稅人的應納稅款并向稅務機關代為繳納的單位或個人。由于企業派發紅包的活動是一種宣傳推廣的營銷行為,如果將派發紅包的促銷行為外包給第三方支付微信紅包,應由外包支付方代扣個稅。
企業股東、高管個人出資派發的現金網絡紅包,不屬于個人所得稅法規定的應稅所得,不征收個人所得稅。稅總函[2015]409號第三條明確,個人之間派發的現金網絡紅包,不屬于個人所得稅法規定的應稅所得,不征收個人所得稅。個人之間派發的現金網絡紅包,就個人派發微信紅包來說,這種行為是一種饋贈或捐贈行為。就現行稅法來說,接受饋贈和捐贈所得是不征收個人所得稅的,這種所得并不包含在目前征稅的十一類所得中。
稅總函[2015]409號第三條明確,個人之間派發的現金網絡紅包,不屬于個人所得稅法規定的應稅所得,不征收個人所得稅。個人之間派發的現金網絡紅包,就個人派發微信紅包來說,這種行為屬于人情交際,禮尚往來,包括親友、戰友、同學、同事、同鄉之間互發的娛樂性質的小額紅包,不應該被收稅。這既于法有據,又于情有理,與現行稅法并不相沖突。就個人派發微信紅包來說,這種行為與現實生活中給“壓歲錢”“湊份子”相似,是一種饋贈或捐贈行為,接受饋贈和捐贈所得就現行稅法來說,是不征收個人所得稅的,這種所得并不包含在目前征稅的十一類所得中。以電子紅包比較現金紅包來說,僅僅是形式上有變化,不屬于個人所得稅法規定的應稅所得,同樣也應是不征稅的。
隨著手機軟件(APP)的普及,我國互聯網用戶人數迅速增長。微信、微博、知乎以及各類網絡直播平臺均成為使用率較高的APP。有人在社交平臺撰寫的文章或者網絡直播博得網友的點贊,與此同時,為了答謝作者分享以及精彩直播的內容,社交平臺及時開通了類似微信打賞、微博打賞、微信公眾號贊賞、知乎贊賞等功能,搭建了快捷的溝通及“打賞”款項支付渠道。APP為作者或表演者搭建分享專業知識經驗、網絡進行直播及發表犀利觀點的平臺,同時,APP通過與主流互聯網金融平臺支付寶、微信的合作,及時開通“打賞”收付款接口,為網民提供“打賞”作者的機會。盡管網絡作者獲得的該項勞務所得并不是由軟件平臺直接進行支付,但是平臺卻為作者的勞務價值提供了一次“市場檢驗”的契機,即作者的答復或者文章到底價值幾何,均由網民“打賞”決定。由此可見,“打賞”屬于個人所得稅勞務報酬征收的范疇,微信打賞收入需要視贈與人身份申報納稅,
收發紅包如此自如,小小紅包會不會成為輸送利益的工具?對利用現代物流快遞送禮,以禮品冊、提貨券代替實物商品,利用電子商務提供微信紅包、電子禮品預付卡等行賄行為,中紀委已將“利用電子商務提供微信紅包、電子禮品預付卡等”列入“反四風”查處范圍.對于接受者而言,獲得的紅包屬于非法所得,由于受賄行為主要涉及到黨紀政紀、司法法律,截至目前稅收政策法規尚無明確的規定和具體的界定。網絡紅包存在漏洞,有人拿它行賄。網絡紅包的發出人,其初衷與目的,不排除會涉及一些企圖規避法律的經濟往來、賄賂問題,這都需要從制度、法律上完善相關制度規定。對利用現代物流快遞送禮,以禮品冊、提貨券代替實物商品,利用電子商務提供微信紅包、電子禮品預付卡等行賄行為,中紀委已將“利用電子商務提供微信紅包、電子禮品預付卡等”列入“反四風”查處范圍.對于接受者而言,獲得的紅包屬于非法所得,由于受賄行為主要涉及到黨紀政紀、司法法律,截至目前稅收政策法規尚無明確的規定和具體的界定。網絡紅包存在漏洞,有人拿它行賄。網絡紅包的發出人,其初衷與目的,不排除會涉及一些企圖規避法律的經濟往來、賄賂問題。由于網絡紅包的規則由運營商自行制定,監管方面存在不少盲點。有人或企業把發卡送禮變成網絡紅包,取代傳統紅包,企圖規避法律的經濟往來、賄賂問題,這都需要建立備案制,從制度、法律上嚴密相關規定。相關部門應該出臺相關法律法規在數額數量上對“網絡紅包”進行規范,監察部門可以和第三方平臺合作,通過“大數據”等手段,對海量的紅包數據進行監控,及時發現大額的可疑資金轉移問題。同時,充分發揮互聯網的交互功能,拓寬做實渠道,比如鼓勵網友舉報,來盡力避免“網絡紅包”可能被利用作為賄賂犯罪的工具的問題。

植樹節期間,湖北省荊州市國稅局積極參加“創森林城市、建設美好家園”為主題的義務植樹周活動,在華中農高區桃花村318國道加油站旁種植中山杉200棵。(圖/文:荊州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