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麗
拍片搭檔,彼此照亮
○ 王麗

新銳導演范儉

紀錄片《活著》講述汶川震后
遠在萬里之外的臧妮得知這一喜訊喜極而泣。要知道,范儉獨立創業,曾歷盡艱辛,能摘取頂級大獎,缺不了妻子兼制片人臧妮的鼎力相助。
范儉1977年出生在寧夏,父母都是來自重慶的支邊工人。從武漢大學廣播電視專業畢業后,范儉加入央視的《今日說法》。沒多久,他拍攝了一個死刑犯的故事。故事的主角從農村到城市打拼,在同伙帶動下殺人越貨,被判死刑后,想通過捐獻遺體的方式贖罪。
整個創作過程范儉情感投入很多,后來這片子拿了一個紀錄片的獎,范儉才知道自己做的是紀錄片。并從此為之著迷。
2003年,范儉報考了北京電影學院,成為導演系紀錄片方向的研究生。同時,他被調到《紀事》欄目組。盡管在體制內拍片不愁資金,不愁設備,但他覺得無法全然表達自己,挺苦悶。
2007年,范儉離開央視,獨立制作紀錄片。
汶川地震后一年,范儉來到都江堰。那場災難使5000多個家庭失去孩子。很多夫妻想再要孩子。范儉決定拍攝這個特殊事件。臧妮就在這時出現了。
淺論水利風景區水文化遺產的分類保護利用方法…………………………………………………… 周 波(19.62)
當時臧妮在重慶讀大三。她參加了校話劇社,因流感之類的公共安全問題不能排演。小劇場隔壁是一個小型影展的辦公室,臧妮常過去玩。既然這邊停了,不如去那邊幫忙吧。
影展開幕那天,作為組織者,臧妮帶大家去吃火鍋。嘉賓范儉走在她旁邊,一下就被這個眉清目秀、性格活潑的女孩吸引了,便主動搭訕。
兩人一聊,臧妮頗感驚奇,心想:這個北京人怎么能講一口流利的重慶方言?說話還這么逗?尤其范儉說起正在都江堰拍攝的事,她產生了濃厚興趣,就半開玩笑,“需要幫手嗎?我可以扛三腳架。我從小干農活,身體結實呢。”臧妮一臉認真,范儉覺得她挺可愛,而且因為要拍女人懷孕生子的過程,他怎么都覺得與自己有距離,于是說:“就給你一次機會?!?/p>
采訪對象是一對失去獨生女兒的中年夫妻,??∩腿~紅梅。葉紅梅屬于高齡產婦,只好選擇試管懷孕。每次花費3萬元左右。不幸的是,范儉來到這里時,她第一次嘗試失敗,正準備第二次。
當地醫療條件不夠,要做試管嬰兒只能去成都。每次手術、復查持續幾個月,去成都就得住院或住賓館。雖然國家報銷醫療費用,但來回路費、食宿只能自己負擔,對收入很低的葉紅梅夫妻來說,非常不容易。
沒幾天,臧妮和女主人好得像親姐妹。臧妮沒學過拍攝,但她有強大的直覺和感受力。葉紅梅夫妻在板房門口種菜,臧妮指點著,“多拍拍這個,他們經歷了那樣大的災難,也還是喜歡日常點滴?!狈秲€頗感意外,他的紀錄片都是大主題,拍得也大氣,但總覺缺點什么,這時才明白,自己缺的是女性情感上特有的細膩。
拍攝期間,能力超強的臧妮為范儉做場記、錄音、制片、剪輯等各類工種。她“鬼點子”還賊多。比如山區風大,錄音容易有雜音。臧妮在附近旅游景點尋來套手的保暖條,花花綠綠罩在話筒上,居然管用。
除條件極其艱苦,范儉最頭疼的就是缺錢。當時的制片人梁為超正拉朋友們入股。范儉學他,問剛認識的臧妮,“你要不要入股啊,將來分錢的。”出于對“師傅”的崇拜,臧妮二話沒說,掏出1萬元。三四年后才收到還款,只有本金沒利息。此時,兩人已經快結婚了。
籌來的錢很快用完。走投無路時,2009年12月,范儉用現有素材剪出片花,帶到廣州國際紀錄片大會。NHK和半島電視臺英語頻道先后成為這部《活著》的合作制片方。
2010年春天,葉紅梅開始第二次生育嘗試。體外受精的胚胎移植之后,要住院兩個星期保胎。她謹小慎微,連噴嚏都要忍住。
不料,結果出來后:失?。∵@次葉紅梅夫妻死了心,反倒很平靜。范儉以為拍攝可以結束了,請他們吃了個飯。飯桌上,大家談的是怎么收養一個小孩。
此后范儉回到北京。一個月后,一通電話又把他拽回都江堰。葉紅梅懷孕了,自然受孕。醫生分析,就是因為失敗之后葉紅梅徹底放松了。
2011年5月20日,男嬰的第一聲啼哭響起,端著攝影機的范儉和旁邊的臧妮,忍不住熱淚盈眶。
片子前后拍了一年半,投資方看后非常滿意,且在國內外獲得不少獎項。更令范儉興奮的是,其間因配合默契,他和臧妮的感情不斷升溫,竟成了情侶。

范儉上臺領I ID DF FA A評委會特別獎
接著范儉拍《吾土》。沒找到專業制片人加盟,臧妮就學當制片人。她報了新東方的英語課程,學著做預算,準備資料,寫海量郵件。見她忙得一塌糊涂,范儉很心疼,但沒抱太大希望,因為說服別人來投錢太難。
然而,臧妮一個“黃毛丫頭”,竟奇跡般申請到了釜山電影節的AND基金、圣丹斯電影節的紀錄片基金。范儉喜出望外。他在講述如何為紀錄片找資金的文章里調侃,“估計看完這篇文字的導演們,都會去請自己老婆做制片人。”
有了能干的媳婦,范儉再也不為錢發愁了。也許受臧妮影響較深,他的風格也漸漸清晰:畫面干凈沉穩,敘事流暢細膩,有娓娓道來之感。
2015年年初,因出生時缺氧造成腦癱的余秀華,憑借詩作《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紅遍中國。在臧妮撮合下,視頻網站優酷答應出資,讓范儉給余秀華拍個短片。
第一次去拍攝,在余秀華湖北農村的家里呆了七天。余秀華說,19歲那年,母親為她招了上門女婿。他外出打工時,兩人相安無事?;丶揖筒惶?,兩人分房住,在一個房間必定吵架。“他看我老寫詩就不順眼,我看他在那兒也不順眼?!?/p>
她很早就想結束這段毫無愛情的婚姻。以前因為經濟不獨立,沒法照顧自己,成名后經濟獨立,加快了離婚進度。她不停地與家庭和社會博弈,其間經歷了妥協、反抗。同結婚近20年的丈夫離婚,是《搖搖晃晃的人間》的一條主線。終于離婚后,片中又出現了不同女性價值觀的反差:余母淚流不止,罵女兒“心硬”,她認為為了“完整的家”不該離婚,而余秀華堅持為自己活著。
拍片時,大大咧咧的余秀華有時會露出大腿或乳溝,范儉會避免拍到。臧妮說:“為什么不拍?女人就是要展示她的身體啊,包括她梳頭發,往臉上擦油,都應該拍?!狈秲€仔細想想,覺得她說得對。
生活中范儉和臧妮幾乎不吵架。但牽涉到做片子,常爭得昏天黑地。最激烈的一次,范儉覺得《搖搖晃晃的人間》名字太長,不如改成《搖搖晃晃》。臧妮覺得改后會失掉許多味道。誰也說服不了誰。臧妮說:“你要改了,我就跟你分手!”范儉只好屈服。
臧妮聲音軟軟的,“我第一次這么說。這個也只能用一次,再用就沒效啦?!标澳葑哉J為對細節很敏感,可沒有范儉的全局意識。范儉很有智慧,好多時候臧妮很佩服他。
這部紀錄片拍攝制作了一年多。2016年11月23日,29屆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節上,《搖搖晃晃的人間》獲得IDFA 紀錄長片評委會特別獎。
范儉給妻子發去幾個字:“評審團特別獎”。國內還在半夜。第二天一早,臧妮醒來看手機,嗚嗚哭了好久。為這部片子,他們付出了太多艱辛。
如今,夫妻倆已從北京移居重慶,它是臧妮和范儉父母的家鄉。這里的生活跟北京不大一樣,比如人們只愛吃應季蔬菜。冬天有包包白、兒菜,有熬到粥里粘粘的東灣菜,春天有嫩胡豆、牛皮菜,夏天有各種豆和瓜。
范儉喜歡上了這種生活。他決定“以后有了小孩就放農村養,讓孩子去網蜻蜓,野到無邊無際”。
現在,范儉憑借眾多獲獎作品,已成紀錄片大牛。昔日小幫手臧妮,也“煉”成業內小有名氣的制片人。歷經7年的人生風雨,這對“黃金搭檔”終于用愛照亮了彼此的前程。
(圖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編輯趙瑩zhaoyingno.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