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僑農場的奇跡
解放前我到過福建常山,聽過當地人悲憤的傾訴。這里呀:匪多、風大、地旱、土瘦、人窮。這里呀:“百里無樹,曬死老虎。”
如今我去看,簡直被驚呆了!這里,祖國早在十年前就為歸國僑胞建立了華僑農場。歸僑們在國家的關懷和幫助下,用自己雙手,改變了常山的模樣。
站在田野上,我放眼望去,嚯!猶如萬頃綠海。挺拔的桉樹,成排成行;菠蘿園、咖啡園盈疇一碧。萬畝良田,遍野連畦。秧苗茁壯整齊,有稻子、甘蔗、花生……拖拉機在山坡犁地、大卡車在趕運化肥。場員們一群一伙,在地里愉快地忙碌著。

常山農場職工的農業生產場面
眼見這幅好圖景,我打心眼里贊頌僑胞們那顆愛國的心,那雙勤勞的手!然而,他們自己卻高唱這樣的頌歌:常山菠蘿甜又香,口吃菠蘿心中想,多虧有了共產黨,“海外孤兒”有了娘。回國安家在農場,黨的恩情永不忘,摘個菠蘿送北京,獻給親人嘗一嘗。
(1962年7月28日《中國青年報》)
◆點評:20世紀五六十年代,受國際關系惡化的影響,華僑們受到沖擊,紛紛要求回國。他們的回國經歷大不相同,有的順利,有的像是逃難。而遍地開花的華僑農場成為他們最普遍的歸宿。
(責任編輯:葉筱)
(郵箱:wind.011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