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揚桂
馮玉祥:湖南人作戰勇敢
陳揚桂

馮玉祥
愛國將領馮玉祥(1882—1948)曾先后兩次來到湖南邵陽。
第一次來邵陽是在軍閥混戰的1920年秋天。當時,馮玉祥任湘西鎮守使,駐地在常德,而邵陽屬于長寶鎮守使的領地。所以,他這次來邵陽,是悄悄地來、悄悄地走的。
曾在北京故宮博物院任職的著名文史學家李柏榮回憶:當年他在雙清亭旁的邵陽縣立小學任校長。舊時,雙清亭上有明代建文帝流亡到邵陽時,親筆題寫的橫額“坐看遠樹千峰”,附近住戶把皇帝的墨寶拓印下來賣錢。李柏榮在湖南一師讀書期間,就曾經買了一張送給他的老師、故宮博物院首任院長易培基。后來,易培基投身驅張(敬堯)運動時,多次勸說馮玉祥以觀賞建文帝的宸翰(皇帝墨跡)為名,去邵陽偵探軍情。大概就是因為易培基的一再鼓動,馮玉祥就有了第一次邵陽之行。
那天,正值陰霾蔽日,秋風颯颯,李柏榮獨自一人散步到雙清亭時,看見10來個壯漢,站在雙清亭旁的飛來石上昂首四顧,并且低聲說:“沒見‘坐看遠樹千峰’在哪里?”
李柏榮發覺其中一人很像一師校長熊夢飛,其他的人,他都感到很陌生。到了夜晚,一位軍官帶隊跑到學校問他:“今天有一群人到雙清亭,其中一個是馮玉祥,聽說你與他們見了面。你和他們說話了嗎?你知道他們去哪里了?”李柏榮如實回答:“我是去散步偶然碰到的,并不知道誰是馮玉祥,沒和他們說話,也不知道他們的去向。”
從李柏榮的記述中可知,馮玉祥第一次來邵陽,沒有與邵陽軍政有任何接觸。除了李氏尚未出版的筆記外,目前不見有任何史料記載。
馮玉祥第二次到邵陽,是在1938年秋天。他此行的主要目的是奔走呼號,宣傳抗日。
馮玉祥在邵陽的演講會場設在府門口(現市四中)操坪。在操坪的指揮臺上,掛著紅底白字的大會標——邵陽各界民眾抗日動員大會。時任邵陽專署專員李瓊宣布:“大會開始,請勞苦功高的馮副委員長訓話!”只見一位50開外、比李瓊高出一個肩頭、身材魁梧,身著普通黃制服的軍人,從座位上站到臺前。這時,臺下掌聲四起。
馮玉祥首先譴責了日寇燒殺擄掠、無惡不作的殘暴罪行,特別以南京大屠殺為例,激發廣大聽眾的憤恨之情,號召大家精誠團結,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不做亡國奴,好男兒要當兵上前線……接著他提到“無湘不成軍”,湖南人作戰勇敢。他高度評價了長沙黃興在辛亥革命時推翻清政府,邵陽蔡鍔云南起義、討袁護國的豐功偉績。他風趣地說:“我把娃娃皇帝宣統從紫禁城趕走,現在日本鬼子又扶持他做起皇帝來,怎能容忍!”他最后說:“湖廣熟,天下足,魚米之鄉的湖南,要多打糧食,支援前線,使戰士們吃飽吃好,才有勁頭打鬼子。”
當時,蘇聯援華空軍志愿隊完成保衛武漢空戰任務后,飛抵邵陽機場休整。邵陽專署在儒林街億園(今湖南祁劇團所在地)設立了“蘇聯志愿空軍飛行員招待所”。馮玉祥以國民政府軍委會副委員長身份,專程前往招待所慰問這些援助中國抗日的蘇聯空軍將士。
馮玉祥同時是一個虔誠的基督教徒。據邵陽市政協原副主席、著名眼科專家唐伯福回憶,馮玉祥第二次到邵陽時,還化裝成農民,扛著一根扁擔,來到英國基督教會開辦的普愛醫院(邵陽市第一人民醫院前身),看望院長畢加造、傳教士瑪利夫婦,以及在該醫院工作的英國基督教湖南循道會牧師華倫的女兒卡查。
(責任編輯:齊風)
(郵箱:chenjianxin112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