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上午,我市召開電視電話會議,傳達學習全國兩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兩會期間重要講話精神,部署我市貫徹落實工作。市委書記孫政才主持會議并講話。
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國清出席會議。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張軒、市政協主席徐松南分別傳達有關精神。
孫政才在講話中指出,這次全國兩會,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是在黨的十九大召開之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勝階段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我們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準確把握全國兩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兩會期間的重要講話精神,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決策部署上來,認真落實張高麗同志在參加重慶代表團審議時對重慶工作提出的要求,牢牢把握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堅持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快推動發展動力轉換和結構優化升級,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突出問題,進一步凝聚共識、堅定信心,開拓進取、扎實工作,保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
孫政才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視察重慶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貫徹全國兩會精神,按照“一個目標”“兩點定位”“四個扎實”的要求,扎實做好今年我市各項工作。
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導,深入實施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
【路徑】
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是重慶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載體和平臺,是全市發展重要的空間布局。要全面提升五大功能區域互聯互通水平,構建聯通順暢、高效便捷、一體融合的五大功能區域基礎設施保障體系。進一步健全促進各功能區域差異發展、協調發展、一體化發展的制度體系,促進各功能區域協調發展、互促共進、資源共享。
【鏡頭】
聽說家鄉旅游業火爆,原本在外務工的周書林回到了老家——武隆區趙家鄉新華村。
在當地黨委、政府對鄉村旅游的支持下,周書林辦起了一家接待能力達80人的農家樂,開始了另外一種生活——旅游旺季時,他忙著接待游客;遇到淡季,他就經營自家的田地,產品除了自己吃,還能賣給游客,一舉兩得。
“現在一個月的收入就相當于以前我打工一年的收入,打死我都不愿意再出去打工了。”嘗到創業甜頭的周書林打趣道。
按照重慶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提出的功能定位,武隆強力實施“綠色崛起、富民強區”戰略,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探索出了一條綠色發展、特色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路子。
沿著這條可持續發展道路,不少人像周書林一樣通過旅游創業致了富。
【聲音】
“作為渝東南生態保護發展區組成部分,酉陽縣的工業得到嚴格控制。依托‘桃花源旅游品牌,酉陽縣將打造‘全域桃源產業體系,將全境建設成為國家級民俗生態旅游度假區和全國知名民俗生態旅游目的地。”
——酉陽縣旅游局局長冉云峰
“依托阿蓬江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帶,我開起了農家樂。農家樂剛開起來,就遇上旅游旺季,幾個月就掙了將近兩萬元,日子越過越好了。”
——黔江區馮家街道中壩生態扶貧搬遷點村民粟軍
精準務實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路徑】
要著力解決重大結構性問題,堅定不移深入推進“三去一降一補”;統籌存量與增量的關系,著力增加有效供給,優化產業結構;統籌改革、開放、創新三大動力支撐,著力優化制度供給;統籌區域城鄉協調發展,著力優化資源要素配置。把發展壯大實體經濟擺在更加突出位置,加快國家重要現代制造業基地建設,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切實為實體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環境。注重供給與需求良性互動,擴大有效投資,促進消費穩定增長。
【鏡頭】
2017年3月的一天 ,入夜后的北碚區,兩萬盞路燈自動點亮。
人們站在敞亮的人行道上,將視線延伸向遠方,不禁傾慕于北碚之夜的魅力。
但人們并不知道,這絢麗夜景的“締造者”——中國四聯集團,曾經歷過一次生死抉擇。
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四聯集團因不重視技術研發,導致產品技術落后、利潤微薄,企業曾一度瀕臨破產。
“技術創新是唯一出路!”抱著“砸鍋賣鐵也要搞技術開發”的決心,四聯集團決定調整發展戰略,開啟了艱難的轉型之路。
通過瞄準一批重大項目,四聯集團建立了技術開發、工藝質量保證和技術管理支撐三大體系,如饑似渴地引進和吸收國外先進技術,并對這些技術進行消化吸收再創新,逐漸催生和健全了自己的核心技術體系。
如今,在業內主要產品門類上,四聯集團已與世界級領軍企業建立了深入合作關系,實現了自身在國際產業鏈分工中的升級。
【聲音】
“我們要實現‘機械換人、機器人換人。我們有信心成為智能制造及機器人產業的龍頭企業。”
——重慶南商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華
“現在看來,并不是農民不夠努力,而是農業、農村以及市場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因此,必須通過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跟上這樣的變化。”
——潼南區田家鎮佛鎮村黨支部書記王海燕
著力深化改革、擴大開放
【路徑】
堅持問題導向抓重點、關鍵突破帶全局、結果導向求實效,全力推進重點領域改革,發揮好改革試點示范帶動作用,狠抓改革責任落實,推動一批具有標志性、引領性、支柱性的改革任務取得突破。堅持“全國一盤棋”,在融入和服務全局中審視重慶、發展重慶、提升重慶,立足功能定位,扎實推進各項具體目標和任務舉措,加快實現互聯互通,建設內陸國際物流樞紐和口岸高地,形成“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在重慶貫通融合的格局,加快重慶自貿區建設,深化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范項目合作,提升開放平臺和口岸功能,推動外貿轉型升級。
【鏡頭】
重慶著名地標磁器口古鎮十多公里外,一座新地標正在沙坪壩區團結村崛起。
這是一座“零”字型的建筑,象征著“渝新歐”國際鐵路聯運大通道的起點。
這條全程11000多公里、橫跨歐亞大陸的鐵路聯運大通道,如今已成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重要載體。
自運行以來,“渝新歐”班列(現更名為中歐班列)開行班次穩定增加,吸引了華東、華南等地的電子產品“借道”出口歐洲,也讓NTT公司、德迅集團等一批世界知名物流運輸企業入駐重慶。
未來,歐洲貨物將通過“渝新歐”到達重慶,再經空運通達東南亞——屆時,將形成一個“上萬公里鐵路+4小時空運半徑”的鐵空聯運國際貿易輻射圈。
【聲音】
“通過不斷增強物流輻射能力,果園港可助推重慶鞏固自身在‘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建設中的戰略支點地位。果園港的投運正推動著重慶建設長江上游航運中心,并打造中國西部通江達海、連接太平洋的國際物流大通道。”
——美國《美中時報》副社長陸昱
“我經常在重慶保稅港區的網店下單,然后直接到線下店鋪取貨,在家門口就能買到國外的東西,點贊!”
——江北區居民屈艷芳
堅持不懈保障和改善民生
【路徑】
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按照“五個堅持”原則,滾動實施好重點民生實事,全面提升整體民生水平。按照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要求,在“準”“實”“嚴”上下更大功夫,堅決限時打贏脫貧攻堅戰,建立健全長效扶貧機制,鞏固脫貧成果。積極研究應對人口老齡化問題。
【鏡頭】
陽春三月,春風送暖。
黔江區鄰鄂鎮松林村的一塊農田里,簡義相正領著鄉親們平整土地。
34歲的簡義相畢業于重慶師范大學,是松林村2015年引進的本土人才。
辭掉在主城的工作回鄉后,簡義相利用自己的特長,帶動一些村民種植食用菌,并成立了專業合作社。
2016年,合作社利潤達到了121萬元,參與的村民戶均增收近2萬元,不少貧困戶靠這項收入脫了貧。
針對貧困村在發展過程中缺人才、缺技術等問題,重慶積極吸引本土人才參與結對幫扶貧困戶,通過人才集聚、技術培訓和資源整合,為脫貧攻堅打造一支“不走的工作隊伍”。
如今,像簡義相一樣投身精準扶貧、帶動鄉親致富的年輕人,在全市已有1萬余人。他們參與落實了一大批扶貧攻堅項目,直接帶動3.2萬戶、近13萬貧困群眾增收。
【聲音】
“我們村子現在一天一個樣,如今已有了超市,平時也能買到各種東西,生活越來越好了。”
——彭水縣長生鎮龍匯社區農民梅先碧
“近年來,受益于交通條件改善,我們村發展了近2000畝青菜、花菜,存欄土雞超過萬只,更多的產業扶貧項目正在落地,村民正在走上致富路。”
——涪陵區珍溪鎮卷洞村黨支部書記況明清
堅決防控好經濟社會運行風險
【路徑】
加強經濟、社會、自然等各領域風險防控,防止各領域風險交叉傳導,確保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風險。始終堅持穩定是第一責任,著力深化平安建設,創新社會治理,統籌維護好經濟秩序、社會秩序、網絡秩序、安全秩序。
【鏡頭】
2015年3月的一天,重慶市司法局團委辦公室。
3名“法幫義工”志愿者將一段視頻存進手機,旋即出了門。
經過數小時的長途跋涉,他們來到了武隆縣(今武隆區)白馬鎮車盤村的一座農舍外。
正要敲門進去,就看見70余歲的屋主楊婆婆背著柴禾蹣跚而來。
在這個貧寒之家,楊婆婆苦撐苦熬,拉扯著一雙年幼的孫兒孫女。
6年前,兩個孩子的父親因犯故意傷害罪被判刑10年,他們的母親也離家出走,剩下婆孫三人相依為命。
而這次登門,“法幫義工”為他們準備了一份特殊禮物。
走進昏暗的屋里,義工們拿出準備好的手機,播放了一段視頻。
屏幕上,孩子們的父親周某淌著熱淚,傾訴對孩子們的想念。
“你們的爸爸在監獄里表現很好,如果一切順利,明年他就能回家了!”看著眼前的場景,義工們也泛起了一陣心酸。
聽到這個好消息,姐弟倆抬起了頭,期盼和眼淚一同涌出了眼眶。
自“法幫義工志愿服務總隊”成立以來,“法幫義工”通過親情走訪、法律援助等方式,持續對服刑人員生活困難的未成年子女開展關愛活動,使數百名兒童在學業、生活、心理方面得到關懷,對促進服刑人員教育改造、幫助特殊青少年健康成長、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產生了積極作用,有效促進了社會和諧穩定。
【聲音】
“家門口有治安崗亭,背街小巷有監控,無論是出門買菜還是逛街遛彎,安全感都比以前提升了不少。”
——渝北區居民李桂芳
“自從社區成立專職巡邏隊后,大量的消防隱患和安全事故都被消滅在萌芽狀態,居民的幸福感和安全感切實得到了提升。”
——北碚區社區專職巡邏大隊復興中隊中隊長鄧兵
更加注重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
【路徑】
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更加突出位置,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嚴守“五個決不能”,持續推進五大環保行動,筑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加快建設美麗山水城市和生態文明城市,努力使重慶成為山清水秀美麗之地。
【鏡頭】
2017年2月的一天,奉節縣夔門街道金盆社區。
道路兩旁,水果攤一字排開,農戶們喜笑顏開,向過往行人兜售鮮橙。
不遠處的臍橙加工廠里,同樣是一派熱鬧景象。
盯著快速運轉的加工生產線,廠長周登平樂開了花:自己的加工廠又一次摘得全縣臍橙銷售冠軍。
黨的十八大以來,奉節圍繞生態涵養發展功能定位,著力推動臍橙產業從“一棵樹養活30萬人”向“一顆橙致富30萬人”轉變,將這個傳統產業演繹成當地生態資源產業化的代表,讓臍橙成為名副其實的“搖錢樹”。
2016年,奉節臍橙面積近30萬畝,年產量達24萬噸,綜合產值達15.5億元。“奉節臍橙”品牌價值已位居全國臍橙產業第二,行業增速位列第一。
“奉節臍橙”品牌的成功塑造,僅僅是奉節生態產業蓬勃發展的一個縮影。憑借將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的智慧和底氣,奉節正在開辟一條生態蝶變之路。
【聲音】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這在重慶已從共識成為自覺行動。”
——重慶師范大學旅游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羅茲柏
“在我看來,錳礦總有挖完的一天,皂莢卻是一項可以持續生財的行當,所以,我從錳礦老板轉行搞起了農業。這皂莢樹是好東西,不僅可以產皂角,樹干上的皂刺也是很好的中藥材,既能富村民的口袋,也能富當地的生態。”
——秀山縣梅江鎮興隆坳村佳成林木種植專業合作社業主吳佳成
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
【路徑】
始終把嚴的要求貫徹到管黨治黨全過程和各方面,真管真嚴、敢管敢嚴、長管長嚴,為我市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根本保證。要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確保各項工作更加符合中央要求、符合客觀規律、符合重慶實際、符合人民期待。各級領導干部要帶頭貫徹執行《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和《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把好用權“方向盤”,系好廉潔“安全帶”,著力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要始終堅持低調務實、少說多干,敢于擔當、積極作為,走對路、扎實干,開好市第五次黨代會,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鏡頭】
2016年10月10日,特邀監察員韋純強又一次來到南川區車管所暗訪。
“你好,哪個窗口對外辦事啊?”韋純強找了一個辦事理由。
“您好,按這張流程表上的步驟到隔壁窗口辦就行。”工作人員遞來一張紙,禮貌地回應。
隨后,韋純強在評議表上記錄自己的辦事過程和辦事感受,并交回區紀委相關部門。
在之前的評議中,車管所進入了全區“最難辦事科室群眾評”前十名。
“現在看來,整改挺到位的。”韋純強說。
2014年12月,南川區開展“最難辦事科室群眾評”活動,每季度評選出10個科室,倒逼黨員干部轉變作風。如今,“入選科室”作風已煥然一新。
【聲音】
“黨員干部只有把好用權‘方向盤,系好廉潔‘安全帶,才能真正做到激濁揚清,扶正祛邪,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渝北區紀委派駐區發改委紀檢組組長劉成軍
“這兩年,黨風政風轉變較大,對一些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的不作為、亂作為單位震懾較大,作風建設取得明顯成效,確實改了不少!”
——南川區居民談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