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提·伊沙
摘 要:該文對我國政府如何優化目前事業單位人力管理制度進行淺層次的探究,主要從推動企業有關人才市場管理體系的改革,創新體制;合理分配人才資源,加快建設人才市場體制;制定、完善相應人力管理系統法律法規;提升專業管理部門工作人員的專業素養等方面進行初步探究。目標是優化我國事業單位人力管理,從而創建更合適的制度,依據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改革事業單位的需求,改革建立新模式,發展我國人才力量,確保事業單位永葆其競爭方面的有力性和實際能力。
關鍵詞:事業單位 優化管理 初步探究
中圖分類號:F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6)11(b)-0123-02
隨著人才市場的不斷變更,人力資源管理制度應運而生,這使得人事管理的性質由以往的日常性過渡到戰略性,由工作性發展到事業性。可我國相關企業部門的管理制度依舊受到原有人事管理體系的影響,尤其在創立體制和管理思想方面,其所帶來的效應與當前的新人才市場格局大相徑庭。因此,為適應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發展,事業單位人力管理體系改革勢在必行。
1 更新理念
縱觀當前人才市場的變更格局和人力管理的現象,為滿足當今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發展潮流;適應時代需求;提高專業人才管理效益;更新人力資源管理理念一定要放在首位。
1.1 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
加強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要求在實施制度時深化以人為本的理念,將幫助員工成才和釋放員工才能作為首要考慮因素,以人的本性作為管理的出發點。可將以往的“固定控制型”管理、剛性管理及身份管理轉化為“指導激勵型”管理、柔性管理及崗位管理;建立具有特色的管理辦法,為員工的多方面發展提供環境。
1.2 樹立“人才是首要資源”的理念
在科技,經濟等競爭日益加大的今天,不同國家、地區逐漸將人才作為可使用資源深入開發、分配、使用和管理。在企業部門發展創新的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到人才資源的三大性質,即基礎性、決定性和戰略性的影響。
1.3 樹立“大人才觀”的理念
篩選識別人才應該本著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準則,科學地、辯證地、多方位地進行審核;將品德、知識、能力和業績作為鑒定人才的幾個主要標準。有較高專業知識水平、創新能力突出的員工和具有豐富實踐經驗與一技之長的老職員都是人才,事業單位應該為每個員工的成長提供和諧適宜的環境,盡可能讓每個員工成人成才。
1.4 樹立“高層次人才”的理念
高層次人才的數量與質量,決定一個國家、地區或單位人才資源的整體水平和隊伍的綜合實力。因此,政府人事管理機構在事業單位制度改革的工程中,要堅定高層次人才資源開發與利用在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中的重點作用,全力培養競爭實力強,創新精神活躍的高層次人才隊伍。
1.5 增強人才市場理念
為提高工作單位人才管理效率,最大可能釋放市場機制在人才資源優化配置上的基礎性作用,就需要慎重考慮人才的合理有序流動。建立并不斷健全政府宏觀調控、事業單位微觀協調以及市場的靈便服務相結合的新人事管理體制,用“無形之手”取代“有形之手”。新體制帶來的變更,就要求注意運用市場機制來協調人才資源的優化配置,激活人才的創新潛能;既要利用市場的激勵機制吸引、培養、鼓勵、留住人才,也要經過市場的競爭機制來篩選所需人才,在自由流動組合中實現優化配置。
2 推動企業有關人才市場的管理體系的改革,創新體制
2.1 任聘制度
事業單位招聘員工時除遵循國家政策規定的必須安置外,其余員工全部公開透明招聘。
依照人員自主擇業、單位自主用人、政事職責分開、政府依法監管的規定,建立滿足不同事業單位需求的,以聘用制和崗位管理制度為重點的新任聘制度。
2.2 激發競爭機制
“競爭是最好的管理。”在事業單位員工之間推行優化配置、雙向選擇、競爭上崗,待崗等制度,徹底消除能進不能出、干多干少一個樣、能上不能下的不良現象;形成人人奮發向上、人人具有危機意識和競爭意識的良好環境,促進人才脫穎而出,優化人力資源分配。
2.3 多元化工薪待遇
逐步創建滿足不同類型事業單位要求的、充分展現分級分類管理以及崗位業績的事業單位薪酬制度,同時,建立事業單位工資總量宏觀調控機制。逐步加強對基礎教育、基礎研究、重要公益研究、戰略高技術研究等事業單位的分配制度激勵程度。并且,搞活內部分配,鼓勵事業單位在包干工資總量內,根據單位本身情況,按照多元化的分配制度,合理調整待遇檔次。
2.4 建立、健全事業單位人員流動機制
創新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可把不同類型的事業單位,依照不同的考核標準實行一定進退、獎罰分明的崗位責任考核,這些內容劃歸到新體系中。事業單位既具有充足招聘的主動權利,也有必要的辭退員工的決定權。
2.5 建立、健全社會保險制度
逐步建立社會保險制度,確保各項社會保險種類完善,建立滿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要求,以養老保險為首要任務的,符合多形式事業單位特色的社會保險制度。
3 加快建設人才市場體制,優化人力資源配置
首先,做好市場調查,完成人才市場體系規劃,搞懂人才市場功能本質,逐步提升人才市場服務性能,督促人才市場多方位發展。同時,更深層次發揮市場在人才資源管理中的基礎性作用,包括專業技術人員的供求、競爭、價格、信息等多方面。
其次,深化體制創新程度,確定人才市場發揮真正的主體作用。政府部門主導的人才服務機構要堅定不移地走公益性道路,充分釋放政府在人才公共服務中的主導作用,為其他制類型的事業單位提供更廣泛、更優質的公共人事產品和公共人事服務。逐步實現政府部門職能轉變,由辦市場向管市場發展。
再次,綜合運用法律、經濟和相應的行政手段,對人才市場進行依法監督和管理,強化對人才市場的有效監管,確保人才市場有效流動運行。根據行政許可法和人才市場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的規定,加強對人才中介機構市場準入和年檢等的合理管制,保證人才市場體系健康發展。
最后,政策和立法是政府建立、健全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法律法規體系的重中之重,即建立、健全的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法律法規體系,擁有社會透明度性、工作穩定性和結果可預見性。同時,根據我國依法治國、依法行政的政策,調整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立法進程。在制定法律和運行法律的進程中,充分發揮人事部門的機能。設立符合事業單位整體人力資源發展要求的高效政策。此外,要將事業單位制度改革過程中總結的成功經驗和做法,及時上調至法律條規,將其規范化,制度化。
綜上所述,全面推進社會公共事業協調發展,必須堅定不移地促進各類事業單位的健康發展,而提高人力資源管理的水平就是其本質要求。依據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改革事業單位的需求,必須從應對內外環境變革的雙重挑戰出發,形成獨具特色的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客觀要求的人力資源管理新模式。建立起以人為本、能產生高績效的、核心競爭力的、具有戰略意義的現代人力資源管理體系,不斷促進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現代化、科學化和民主化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 李建文.論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J].改革與開放,2011(18):112,118.
[2] 管來華.我國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問題思考[J].農業科研經濟管理,2011(4):32-36.
[3] 張敏.淺談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創新[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5(14):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