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洪喜
摘 要:應制作符合學生身心發展和不同課型特點并合理分配教學內容的課件,使其更加突出教學重點,彌補傳統教學模式的不足,教學內容形象直觀,促進理論聯系實踐,及時更新教學內容,激發了學習興趣,正確處理文字、插圖與影像的關系,正確處理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的關系,合理應用多媒體技術開展解剖學教學。多媒體技術引入解剖教學,營造了良好的教學環境,更好展示教學圖像,創造良好教學氛圍,豐富教學內容,抓住教學重點與難點,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進一步提升學生良好的觀察能力與思維能力,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獲得良好教學效果。
關鍵詞:解剖學 多媒體教學 課件制作 合理應用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6)11(b)-0157-02
多媒體技術引入解剖教學,能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更好展示教學圖像,創造良好的教學氛圍,豐富教學內容,抓住教學重點與難點,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進一步提升學生良好的觀察能力與思維能力,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學過程中,應制作良好的多媒體課件,在課堂教學中合理應用多媒體技術,在提高教學質量的同時完成學科教學目標。
1 多媒體課件的制作
1.1 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特點
根據學生具有較高的接受新鮮事物能力的特點,通過合理整合聲音、圖像、光線等產生更強烈的刺激,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1.2 合理分配教學內容
多媒體教學是一種輔助教學手段,必須突出教材,符合教材內容,達到增強學生學習認知水平的目的。如課件蘊含的內容較多,或設計理論知識較深,學生可能難以看懂或掌握,甚或出現學生認知與社會實踐相脫節。
1.3 符合不同課型的特點
應用多媒體教學應為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內容,且需要突出教學重點與難點。所以,應根據課型的不同制作多媒體課件。新知識的講解應利用多媒體課件將其逐漸分解每一知識點,并讓學生聽懂,切實掌握相關新知識;而課前復習應運用多媒體課件濃縮學習過的內容,建立一定的知識體系,幫助學生梳理學習過的內容。
2 多媒體教學的優點
2.1 更加突出教學重點
教師通過多媒體課件的制作,能將該節課的重點內容體現在多媒體課件上,盡量避免教材中比較枯燥繁雜的內容,全面細致歸納與總結課題內容,能進一步把握教學重點和難點。
在多媒體課件設計過程中,不僅能歸納與總結課內教學內容,同時還能拓展課外知識,做到觸類旁通厚積薄發,不斷豐富學生知識結構,拓展學生眼界。
2.2 彌補傳統教學模式的不足
解剖學是需要實踐操作的形態學課程。應用傳統教學模式時,受到教學條件的限制,學生很難充分掌握教學目標中所要求的結構,且理解三維立體概念千差萬別。通過多媒體技術能在課件上直接投放三維立體圖像,這可增強學生掌握和掌握三維立體概念,能夠直觀研究和學習無法實際解剖的器官,進一步優化解剖課程的相關內容。
2.3 教學內容形象直觀,激發了學習興趣
解剖學名詞繁多,記憶難度大,學習過程十分枯燥乏味,多媒體教學的直觀性較強。它利用聲、光、電技術將大部分信息詳細化,讓本身存在枯燥乏味的特性,讓教學內容升華到生動形象、栩栩如生。利用課件多媒體演示,讓部分運用傳統教學方式無法滿足教學內容或難以觀察結構能直觀表達出來。
相比傳統的教學模式,“灌輸式”教學法很難提升學生的情感,尤其是不能很好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但多媒體課件能將視頻、文字、圖像、音頻進行統一整合,全方位、多角度刺激學生的視覺和聽覺,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2.4 教學時空寬闊,促進理論聯系實踐
解剖課通常是新生入學后接觸的第一門醫學課程。學生以往并沒有觸碰醫學知識,所以對實驗室存在好奇感、興趣,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多媒體技術觀察實物,進一步能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教學的趣味性與啟迪性。并將理論知識和實踐運作整合在一起,學生在學習階段減少了理論和時間耗費的時間,將抽象的講解細化、形象化,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2.5 及時更新教學內容
醫學是發展較為迅速的一門學科,教師應將前瞻性知識納入到課堂教學之中。多媒體教學尤其符合知識更新,并在教學環節中添加全新的內容。多媒體課件不斷增添、刪除、修改,汲取前瞻性知識,并在教學環節里將教材以外的有關內容進行有機整合,如:和教學內容有關的不同信息、畫面或學科前沿知識;同時描述教科書中的經典圖或表。所以,多媒體教學能降低教師的工作量,讓其能重視課堂教學內容組織與講授,充實學生的知識面,活躍思維,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
3 多媒體教學的注意事項
3.1 正確處理文字、插圖與影像的關系
一是合理設定各幅幻燈片的字數、字體、顏色、圖像和影像;二是背景與文字中的差異性需突出;三是圖片與影像需要適宜,若讓學生筆記課件內容,那么每學時一定要安排10張幻燈片左右,當中圖片應當控制在3 min內最佳。教師上課需要按照學生人數、教師規模、光線、投影機質量合理調整字體及其顏色。
3.2 正確處理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的關系
多媒體技術應用于解剖學教學如不適宜,課件會成為紙質教案的另一體現形式,教師成為“放映員”,難以形成良好的師生生動的交流和溝通,不能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這是多媒體教學中最需要忌諱的。
課件作為教案的構成部分,它和板書、講解、質疑、提問,教師恰當的動作、表情,體現了教師的語言邏輯思維與組織教學能力。課件制作較好,教師若具備的知識、臨床經驗較為缺乏,那在解剖教學課堂中不能很好講解相關知識,無法達到較好教學效果。
在解剖學課堂教學中,多媒體無法取代傳統教學與教師的主導作用。解剖教師需要充分發揮主導功能,誘導、啟發、提問作為輔助性手段,完成傳道授業之任務。
教師將講述視為理論教學的關鍵,無法通過口頭語言闡述抽象的理論知識,學生理解難度大,且傳統教學手段無法滿足抽象理論知識的精彩講解和理解,多媒體體現可將抽象的知識形象化直觀化,有利于學生掌握和理解相關知識要點。
3.3 多媒體教學的合理應用
將多媒體教學技術應用到解剖教學實踐中,首先要求教師能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對象和教學資源的不同合理地進行教學設計;其次能夠合理選擇且運用現代化多媒體技術,與傳統教學手段相結合;最后是能夠合理選擇與運用多媒體技術來補充和創新傳統教學,充分做到與傳統教學手段互補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劉旭,汪昕.多媒體在神經科解剖教學中的應用[J].大學教育,2016(5):150-151.
[2] 周愛華.多媒體手段在解剖學教學中的利弊分析[J].四川解剖學雜志,2015,23(2):55-56.
[3] 崔玉發,米樹文,屈豐,等.標本與多媒體輔助教學效果差異的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5(7):250.
[4] 黃銳,吳鋒,趙健,等.動畫與視頻應用于解剖學教學的效果及分析[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5,28(4):546-547.
[5] 劉求梅.新時期人體解剖學實驗教學模式改革探析[J].衛生職業教育,2015,33(23):86-87.
[6] 高圣軍.多媒體在中職生醫護專業解剖學教學中的合理使用[J].現代職業教育,2016(3):158.
[7] 崔玉發,鄭焜文,屈豐,等.模型與多媒體輔助教學效果差異的研究[J].衛生職業教育,2015,33(16):109.
[8] 馬楠,李輝,趙晉波,等.眼球解剖教學方法探討[J].解剖學雜志,2016,39(3):385-386.
[9] 張海平.多媒體技術在人體解剖學教學中的應用[J].甘肅科技,2016,32(10):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