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八荒有機草藥培植記
當前,全球刮起了“有機草本風”,開始提倡“草本”保健,這讓流傳數千年的草藥絕地大反攻,在國際市場上越來越成為香餑餑。

草藥文化是全人類的珍貴遺產。圖為墨西哥游牧部落阿茲特克的一位婦女(右)正在為生病的丈夫使用草藥。
印度在草藥研究和使用上的歷史可謂源遠流長,幾千年來對許多國家的傳統醫學產生了重大影響。2016年《國際草藥醫學》雜志載文稱,印度約有6200種植物可入藥,其中約有1800種被印度的傳統醫學體系“阿育吠陀”所采用。印度在國際有機食品展上頻頻推出自己的有機草藥產品,體現了該國對有機藥材的重視。2014年,《印度時報》的一則報道披露印度甚至遠赴非洲種植有機藥材,這是怎么回事呢?
原來,印度恰蒂斯加爾邦巴斯塔縣的前銀行家拉杰拉姆·特雷帕西,在2001年退出銀行業后,轉而在當地經營一家草藥公司,雇傭了300多名當地婦女,種植405公頃的有機草藥。特雷帕西2012年因獲得蘇格蘭皇家銀行為生物多樣性保護設立的“地球英雄獎”而聞名,他的公司善于利用農業廢棄物中的有機肥料(包括葉子和牛糞等)。此番千里迢迢前往非洲拓展事業,是因為2014年他的草藥公司和阿聯酋一家公司簽署協議,接受了后者的大筆資助,于是進軍埃塞俄比亞開展草藥種植。根據雙方的協定,初期種植面積4047公頃,最終擴大到1萬公頃。

印度咖喱所采用的原料姜黃本身也是草藥,其主要成分姜黃素具有消炎作用。
廣袤的土地為特雷帕西的團隊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他們把28種草藥列入有機種植的名單,其中不乏瀕危的草藥品種。談起選擇在非洲開發有機種植業,特雷帕西認為“埃塞俄比亞的氣候和土壤條件有利……而在印度,很難因為任何項目獲得如此大塊的土地,即使是農業用地”。特雷帕西的回答凸顯了束縛印度發展的一大痼疾,即私有土地因為歷史原因保持著既小又散的狀態,所以并購一塊大面積土地需要大量時間和精力,高昂的成本成為有機草藥種植的攔路虎,難怪特雷帕西要出國尋找機會。

印度有機草藥公司“馬丹特斯瓦里”培育的有機草藥種苗,該草藥公司由拉杰拉姆·特雷帕西創立。
在醫藥大國美國,草藥長期不被主流社會所接納。但近些年來,公眾對草藥接受程度開始慢慢提高。2014年,俄亥俄州的克利夫蘭市甚至有了一家中藥治療診所,這是全美首批設在醫院的中藥診所之一。對草藥興趣的提高為部分農場主提供了一個小眾市場,他們發現,在自然棲息地生長良好的西洋參,只要用有機的方式加以培育,每磅干重成品的價格高達100美元,這可比小超市和加油站賣常規種植的中國人參和高麗參更有利可圖。于是在當下的有機農業熱潮中,一批種植者果斷加入了有機草藥種植的淘金團。
美國東北有機農業聯合會的《有機農夫》雜志,2012年刊登了部分有機草藥種植者的心得。他們在有機草藥農場里普遍采用多樣化種植,其中混栽法對防治蟲害頗有成效,也就是將兩種或更多草藥混種,用一種草藥的氣味和成分為另一種草藥驅逐害蟲。
此外,用魚類和海藻混合制成的有機肥料,特別適合一年生或者盆栽的草藥,因為魚類的含氮量很高,海藻的微量元素很豐富。對于多年生的草藥,該雜志建議在每個生長季用堆肥的方式來改變土壤。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西北部是有機農業圣地,肥沃的土地條件和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吸引了許多有機農場主前來發展事業。1997年,美國人里克·思蓋爾佐把自己的蓋亞有機草藥公司遷到了這里。經過近20年的精耕細作,蓋亞現在成為美國西海岸最大的有機草藥公司,占地101公頃。
思蓋爾佐對當地被稱為“特蘭西瓦尼亞細泥”的土壤很滿意。這種土壤呈深褐色或黑色,有些砂質,幾乎沒有石頭,而且地塊附近有河流,草藥的灌溉有天然保障。在具體的耕種作業上,思蓋爾佐認為輪作很重要,他每年都變換田中的草藥種類,如果今年種根莖入藥的草藥,那么明年他就種葉子入藥的草藥。種植者還向地里運送碎貝殼,來增加土壤中的礦物質。
蓋亞公司每年例行的另一項耕作程序是把黑麥、奧地利豌豆和野生豌豆混合在一起,給藥材做原地覆蓋物,抑制雜草生長。思蓋爾佐并不排斥在田間操作中使用機械,不過從2011年開始,蓋亞公司所有的拖拉機和卡車都用上了生物柴油,體現了思蓋爾佐較好的環境意識。

蓋亞農場的農民用機器種植“纈草”(有鎮定作用)。這臺機器包攬了刨坑、播種草藥種苗、灑水等功能,可減輕人工種植壓力。

美國蓋亞公司種植的有機草藥圣羅勒
為了向消費者證明蓋亞的草藥安全可靠,蓋亞公司開發了一個名為“認識你的草藥”的可追溯平臺,消費者可以在網站或者手機APP輸入包裝上的唯一號碼,獲得草藥的種植地、生長方式、提取方法、檢測方法等信息。這套管理系統要為每批次的有機草藥產品建立一個完整的數據庫,運行成本不低,但得到的回報也是豐厚的。幾年前,蓋亞的草藥通過了俄勒岡州的OTCO有機認證,思蓋爾佐頗為自豪,他認為這是美國最嚴格的認證之一。

澳大利亞的旋轉鋤有助于有機草藥種植除草
幅員遼闊的澳大利亞自然環境優越,有機種植業開展得有聲有色,在有機草藥栽培方面也積累了一定經驗。
對有機種植者而言,雜草控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澳大利亞政府的調查數據顯示,大多數有機種植者是規模較小的經營者,由于不能使用常規種植中常見的農藥和除草劑,雜草控制成了他們盈利的絆腳石。
澳大利亞政府在調查有機草藥和蔬菜種植者時發現,受訪者對可持續的雜草管理表現出強烈關注。他們控制雜草的具體方法或策略達40多種,最常見的是手工除草,其他方法包括輪作,有機物覆蓋,使用旋轉鋤將田間雜草拔出后打碎還田,間作套種(按照不同比例種植不同種類作物)和田間放牧。其中手工除草、有機物覆蓋被視為最成功的除草方法,地膜覆蓋的成本最高,很少用。
這些年,手工除草使用率有所下降,輪作和覆蓋等招數用得越來越多,說明該國草藥種植者在雜草控制上更為老練了。此外,草藥種植者還對火焰除草、蒸汽除草等未成熟的新興技術流露出興趣。
有人用植物界的“煉金術師”來形容草藥,這個比喻可謂非常貼切。這些形態各異的植物在捕獲陽光雨露后,為人類貢獻出大量具特殊作用的化學成分。至今在草藥領域里還有太多未知的秘密有待揭曉。把越來越多的草藥請進有機種植園,正是為了使其發揮更大的價值。

美國三菲斯特(Sunfest)有機草藥農場的雇員正在車間挑選有機草藥
(本文寫作中參考了《自然農夫》雜志、《印度時報》、東北部有機聯合會、澳大利亞農業產業研究與發展公司和參考消息等網站的信息,特此聲明并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