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榮偉
談建筑設計方法
王榮偉
社會經濟的發展,人類對建筑工程設計的要求愈來愈高,建筑工程的設計過程,按工程的復雜程度及審批要求劃分不同的設計階段。一般采用的設計階段分為兩階段設計和一階段設計兩種。兩階段設計是指初步設計和施工圖設計兩個階段,這兩個階段要分別做出設計文件。初步設計文件必須經主管部門批準后才能作為施工圖設計依據進行施工圖設計。一階段設計則不再提供初步設計文件報送主管部門審批,而是提供設計方案經建設單位同意后直接開展施工圖設計。對于特別重大或技木特殊復雜的項目,經上級主管部門批準,在初步設計及施工圖設計之間,另增加技術設計階段。

1.準備階段
建筑工程的準備階段是設計的前期工作,它主要解決兩個方面的問題,即熟悉設計任務書及收集必要的設計基礎資料。設計任務書是關于設計要求的正式文件,它是建設單位提供的主要設計依據。建設單位提供的設計任務書要經上級主管部門批準后才能生效。設計任務書一般包括以下內容:(1)建設項目總的要求、用途、規模、投資等方面的說明。(2)建設項目的組成及各子項工程的規模。(3)各子項工程的內部面積分配及具體使用要求和設備標準。(4)建設項目的投資分配,包括各子項建筑物、構筑物、室外工程等投資分配。每個子項工程的土建費用及設備費用的投資分配。(5)建設基地的用地、外部運輸、供水、供電、供熱條件以及與有關的協議情況。(6)建設進度的計劃安排要求。
2.方案設計階段
經過準備階段熟悉任務書及收集必要的設計基礎資料,對設計項目的內容及要求和制約條件有了初步了解。在開始方案設計時,必須首先分析建筑各部分的相互關系及矛盾,這些分析是在考慮外部條件制約的前提下進行的。通過分析可以把握住設計項目的主要矛盾及內部規律,從而著手去解決矛盾和構思設計方案。
3.初步設計階段
初步設計是在確定的方案設計基礎上進行的。作為初步設計依據的方案設計,必須經過建設單位討論同意。初步設計的內容包括:確定建筑物位置及組合方式,作出結構方案,選定建筑材料,確定主要建筑構造,說明設計意圖,分析設計方案在技術上經濟上的合理性,并提出概算書。初步設計文件一般包括設計說明及圖紙,主要材料及設備明細表、概算。有工藝設計時應包括工藝設計圖。這些設計文件包括各工種的設計內容,建筑設計是其中的主導部分。初步設計是為管部門審批而提供的設計文件,也為施工圖設計提供可靠的技術依據。初步設計文件要滿足主要設備及材料訂貨的要求,并滿足征用土地、場地施工準備的要求。已經批準的初步設計在編制施工圖時一般不得任意更改。因而,盡管初步設計文件所表達的內容并不十分深入,也必須在設計的技術措施方面作深入推敲。
4.施工圖設計階段
施工圖設計是建筑設計的最后階段,是直接交給施工單位付之施工的設計文件。一階段設計的工程,可把建設單位或主管部門同意的設計方作為施工圖設計的依據。兩階段設計的工程,則以主管部門批準的初步設計作為施工圖設計依據。施工圖設計要滿足施工要求,必須詳盡而準確地標出工程的全部尺寸及用料。施工圖設計不僅要綜合建筑、結構、設備各工種的技術要求及相互配合,同時要符合建筑材料供應及施工技術條件等客觀情況,還要力求簡明清晰、正確齊全、便于施工查找。
1.平面功能(流線)法
建筑平面設計是解決絕大部分建筑功能的一個重要環節。在對建筑物的功能分析時就會對所構想的建筑設計進行具體的分析。雖然建筑是一個三維向量的產物,不應該也不可能單一談論一個局部,但是對于建筑的今后使用,平面分析還是有必要單獨提出和研究的。平面處理的好壞直接作用于建筑的使用功能。我們所要研究的是怎樣通過使用流線的分析,設計出合理的建筑功能來。平面功能(流線)法是目前建筑設計人員大量采用的一種設計方法,其主要概念是,先分析用地關系,通過了解建筑物的使用性質,從功能出發進行平面功能的合理組合,同時考慮建筑的空間設計等環節。
2.構圖法
現代建筑的基本體量、空間或其它要素,都可以歸納為簡單的幾何形體,如矩形、正方形等。建筑設計通過構圖要素來分析幾何形體之間的關系,從中分析出形體之間的比例、尺度、對比、主從、韻律、均衡、重點等形式美的規律。使用構圖法進行建筑設計的一個前提是:建筑師是怎樣對其所設計的建筑進行定位的。關于探討幾何關系與構圖也并不是到現在才有的,早在希臘和羅馬時期,研究幾何關系就已經相當深入了。
3.結構法
結構法亦稱為結構主義的建筑設計方法,其主旨是通過建筑的結構形式來表達建筑設計。結構與建筑空間是密不可分的,可以通過結構設計的表達來演繹建筑物的性質,現代建筑大師也曾經把建筑結構要素當作裝飾要素來處理。但那些結構要素本身依然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結構外露,就像要告訴人們建筑內容是如此的豐富,以至于人們看到此類建筑有時甚至會有點不知所措。
4.符號象征法
我們把特定的或約定俗成的符號,使用在建筑表面或建筑內部的特定裝飾部位;或者,用這些符號來演繹建筑平面以及空間體量。比如國內經常能看到運用傳統大屋頂這一特定符號來說明歷史文脈的呼應和延續。雖然部分建筑設計生硬地照搬這一特定的符號并不一定能很好地體現建筑文化的傳承,但是縱觀國內外的很多建筑作品,符號象征法在建筑設計中還是不斷的采用。
5.建筑沿革法
建筑沿革法,就是要對以往的建筑設計進行系統的分析,從中提煉自然法則、歷史、文化和人們的生活習慣、情趣以及人們的思想,作為建筑設計的出發點,從而進行建筑設計,力求通過建筑設計來改變人們的生活習慣及行為習慣。
現代建筑業的不斷發展,在建筑工程設計的過程中,要體現適用、經濟、美觀等特點,所謂的適用,最主要的是要保證建筑物的安全性,保證其能滿足人們的使用要求;其次是經濟性,這主要是指建筑物在設計時要考慮其經濟成本,在保證其性能得到發揮的同時,盡量不斷降低成本;建筑是藝術,藝術追求美,單調的建筑物會使其本身和城市失去色彩。因此,美觀也是建筑設計中不可缺少的一個方面。建筑設計的好壞將直接影響著每個人的生活質量。應當在形成作品前充分考慮社會環境、經濟、政治、人文以及美學各方面的條件制約,通過建筑設計原理及方法,對作品進行系統分析,從而使建筑不僅能夠滿足現階段人們的使用要求,并且能夠豐富我們的生活環境。作為從事建筑設計的人員來說,人性化的、不斷完善的、優秀的建筑設計將直接作用于人民生活,從而帶動整個社會的發展。
(作者單位:南陽市建筑設計研究院)